产学研创新体系的提升与深化

2014-03-19 08:55孙承波
上海企业 2014年3期
关键词:科研院所产学研成果

孙承波

“政产学研用资”是一种创新系统生态工程,是生产、学习、科研、应用的系统合作,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及创新环境与最终用户的对接与耦合,是对产学研结合在认识上、实践上的的不断提升与深化。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技术创新引领经济发展已成了各阶层的共识。说到技术创新马上就会想到“产学研”,产学研在以往的技术创新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知识社会的到来,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凸显了政府在开放创新平台搭建和政策引导中的作用以及用户在创新进程中的主体地位,“政”和“用”的地位更得到重视,推动技术创新从“产学研”向“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转变。

与创新形影不离的还有一个投入的问题,随着政府融入了产学研,政府拨款、税收优惠政策等,解决了部分资金问题,但高端技术的研究和独创技术的开发及产业化过程都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是一个“烧钱”的创新,力度远远不够。要把资本、知识、生产有机结合,必须要吸收金融机构的参加,这就诞生了“政产学研用资”的创新体系。从国外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资本公司不仅是高新技术孵化资本的提供者,而且还是整个“政产学研用资”的管理服务提供者。他们在合作体系内特别是生产企业出现问题时,可以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提供战略指导、运营咨询,协助各单位搞好合作关系。

“政产学研用资”合作就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环境和资源以及在人才方面的各自优势,把技术创新活动与政府融合、与资本整合、与用户结合,并在社会资源和社会环境的更广泛的认同和支持中发挥更大的系统能量,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政产学研用资”是一种创新系统生态工程,是生产、学习、科研、应用的系统合作,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及创新环境与最终用户的对接与耦合,是对产学研结合在认识上、实践上的的不断提升与深化。

一、政产学研用资的概念简释

政(政府以及创新政策的制定)

由政府牵头推动开放创新平台搭建并出台相关政策来推动系统创新生态工程的推进与发展,在强有力的政策保证下使产学研用资合作围绕应用转化和创新价值实现得到快速发展。制订规则,标准引领,信息共享,提高效率,加强监管,政策支持,搭建平台,共赢发展。财政入股,政府采购,PPP,第三方运营等创新模式的出现将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创新系统中的指导作用和引领作用。

产(生产企业以及创新产品的生产)

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企业寻找更加适合企业发展的合作方式,以科研机构、高校的人才、研究成果输出作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同时也为高校、研究机构提供研究和人才开发的利用资源。在此基础上,为市场和用户提供产品、服务以及相关价值消费。BT、BOT、BO、BOO、PPP、第三方运营等合作模式的探索有利于生产企业更好地与用户合作,为社会提供创新产品和价值服务。

学(高校以及人才培养与基础理论研究)

高校的人才培养能更加适应社会企业的需求,以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来完成对行业内的转型需求。同时在人才产出的同时引进社会专业人才对高校的人才库进行充实。并以学校的基础理论研究为产业应用研究提供基础实验支持和理论方向保障。

研(科研机构以及科技应用研究)

借助社会企业的良好平台及资源,科研机构在技术开发的同时完成对研究方向的规划,以单纯的技术型研究机构转型成技术、方向性兼顾的研究结构,同时研究成果将推动企业以及行业的整体发展。这是一个中继站,一个成果库,一座创新成果变为社会价值的坚实的桥梁。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创新研发的价值回归,落实高科技高风险高收益的市场运作机制。

用(用户以及科技创新的应用推广)

知识社会以及创新民主化的进程使得生活、工作在社会中的用户、大众成为创新的主体,传统意义的实验室的边界以及创新活动的边界也随之“融化”。知识社会重新定义了创新中用户的角色、应用的价值、协同的内涵和大众的力量。以生产者为中心的创新模式正在向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模式转变,以用户为中心、社会为舞台的面向知识社会、以人为本的创新模式正逐步显现,用户创新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战场。在现阶段更强调用户参与创新,协同创新,委托创新,并逐步提升自主创新等。

资(资金以及资本方对创新的资金投入和资源整合)

在传统金融模式基础上,通过向企业提供并购贷款、融资担保、风投引导等,为各类企业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将创投基金、产业基金、绿色银行等引入产学研合作项目,加速推进科技型企业科研成果产业化。除此之外,资金以及资本方还有另一层面的责任或优势,那就是资源整合以及为创新提供管理助推和服务保障。这一点越来越重要,并且随着商业模式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在这方面正释放着越来越不可估量的能量和价值。

二、产学研创新体系的发展与局限

(一)、产学研创新体系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创新体系的发展是一个从片面到全面,从单一到综合,从逐步到完善的过程。最早的创新体系即“产学研”体系,它是由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等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系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围绕新技术开发和应用的横向交易大量增加,产学研结合的规模与势头不断扩大,但由于观念不同、利益分配、信任危机等问题的存在,许多结合体间的合作出现问题。随即“政”、“用”、“资”逐渐融入到这个合作体系当中,逐渐形成了以政府为指导,企业为主体,资本为助推,以用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突出了知识社会环境下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为特点的“政产学研用资”体系,自此许多由政府提倡甚至出面牵头的高新科技园区、产业联盟、资源整合等大量涌现。

(二)、产学研创新体系的问题与局限性

1、体系的合作观念存在差异

企业、大学、科研院所,是三种完全不同类型的组织,它们的目的目标截然不同。大学、科研院所立项研发的目的多是以学术目的,出人才,出成果,出论著,出技术,而企业则需要是有明确市场需求的项目,而且在没有其他力量介入、扶持前提下,许多有较好市场背景的项目往往被忽视,而学校、科研院所又往往存在忽略成本导致项目存在转化困难等问题。现在各类展会、科技洽谈会,常常存在中看不中用的问题,参展厂商、项目玲琅满目,能开花结果的却不是很多。

2、体系的信任、利益分配问题

创新体系“产学研”间的合作其实也是一种买卖技术的交易行为,既是交易自然存在信任与利益分配等问题,企业无视大学、科研院所的投入未能给予相应的利益,成果成功应用市场后又过河拆桥;大学、科研院所将合作成果转让他人后,成果又拒不交付企业,自己单干等。合同履行困难,利益分配不均,这些商品交易中会出现的问题,自然也会在“产学研”体系中出现。

3、资金投入的问题

“产学研”体系中另一个问题是资金缺乏。学校、科研院所自不必说,本身的科研资金就不会太多,而我国的大多数急需发展的中小企业多存在现金短缺的问题,我国的大企业相比国外也存在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国外大企业,如三星电子在成为全球出货量最大的智能机厂商后,为加速摆脱山寨印迹,努力改善创新基因,把每年大约6%的营收投入到研发之中,其市场表现自然也卓尔不群,现在的三星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将近是苹果的2倍。苹果在2012年财年的营业额为1750.39亿美元,研发投入34亿美元,研发投入销售占比也就是2%的样子,也就是三星的三分之一,其市场表现不如三星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回过头再看国内,我们与国外这些企业在研发投入上的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

4、合作的长效机制缺乏

重大技术创新需要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大学与科研院所的团队流动性太强,合作周期很短,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关系比较松散,比如,一些地方的产学研合作仍然停留在单纯的技术转让及项目合作阶段,围绕解决影响该产业发展的这种复杂重大技术问题研究还比较少。目前,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在如何建立长效的合作发展战略,人才交流与培养,项目开发及平台如何搭建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探索。

5、政府的自我定位

对于我国的创新体系来说,政府在其中担当了主导作用,政府各部门各尽所能,有力的促进了产学研结合工作的开展。但又都希望保护自己所属基层单位的利益。另一方面经贸系统、科技系统、教育系统各自运行机制不尽相同,政府对产学研合作的机制如管理机构、管理程序、管理制度和政策等都不尽完善。我国虽然在《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对成果转化中科技人员的奖励办法有了明确规定,但是政府任期问题至重大项目没有长时有效的支持,在实践中很难落实,特别是股权奖励更加困难,成为国有单位进行科研成果转化的普遍问题。政府如何实现定位转变——如何从以前的居高临下指导者向现在的服务者转变,渐成为现阶段我国创新体系急需解决的问题。

6、社会创新环境的培育和认同

创新意识的培育,创新成果的保护,知识产权的价值评定,创新风险的认识,创新过程的支持,创新价值的认同,这些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法律、财税、中介等创新服务保障体系机制还不够健全。最需要创新的企业自身创新意识也远远跟不上市场发展的需要,有一种说法:规模以上企业90%都缺少研发活动,更不用说对研发业态的研究和实践,以及如何提高研发效率和研发效益。

三、产学研创新体系的提升与深化

我们国家的经济已经从短缺经济进入了过剩经济时期。短缺经济是卖方市场,过剩经济是买方市场;短缺经济是解决有无问题,过剩经济要解决好坏问题,短缺经济可以通过扩大规模获取效益,过剩经济则要能人所不能,追求稀缺性效益;短缺经济比速度、比规模,过剩经济则要比质量、技术、服务、效益等等。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要支持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必须从过去的技术追赶促进经济发展的方式转变到技术创新引领经济发展的方式,技术创新已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创新力度,较前几年有一定的改善,但因为行业的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的“二次创新”能力不够,影响了整个产业的提高。一些实验成功的项目,在投入批量生产时失败。人们往往容易把失败的原因归于研发方技术成果的不成熟,而较少关注“二次创新”对企业产学研成果转化的瓶颈问题。如,我国每年至少有70%的行业利润要被进口零部件吃掉。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在高端产品方面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具备了独立的设计能力,但是产品的零部件多数是从国外进口的,国内无法进行配套,尤其是一些通用件,包括纸板、套管、硅钢片等都需从国外进口,而国外往往在这些基础件上要高价,甚至不卖给我国的企业。我国一些高技术企业虽然具有较强的制造能力,但是核心装备和原材料都来自于进口。比如深圳瑞声科技声学有限公司,在手机配件的细分市场上占据了较大的份额,但是生产设备和原材料也基本上来自于进口。我国在产业高端技术取得点的突破后,迫切要求通过政产学研用资结合开展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实现成果转化,提高产业的整体效率、效益和持久竞争力。

企业通过对市场的调查、反馈或遇到产业发展瓶颈产生创新需求,或政府为了解决产业发展瓶颈,重大科技瓶颈而将任务委托给企业,企业为了解决问题而搜集讯息,找到现有技术专利或学校、科研院所立题开始研发阶段,研发创新期间找到用户进行试中参与,用户的参与对未来成果转化、市场推广都有决定性的作用。创新试验成功后便进入到成果转化阶段,投入市场技术应用。再通过企业的管理渠道搜集反馈信息,进行成果的提升。在这个过程期间政府与资本方负责协调、监督,助增利益,规避风险。

政产学研用资协同创新即实现技术互补,信息共享,人才交流,资本互通的深度合作,协调资源或个体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合作。在创新体系中政府给钱不如给政策,给政策不如给订单;企业自主研发不如和用户合作研发,如基础件生产企业可以与主机厂商结成创新联盟,传统的制造企业要转向以研发为基础的制造,实验室单环节研发要转向产业链协同合作的工厂化研发,等等。

政产学研用资的创新体系必将推动技术创新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体系保障。

(作者系上海西重所重型机械成套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科研院所产学研成果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基于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科研院所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策略
验收成果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劳动成果评比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
基于财务视角的科研院所内控体系建设研究
浅谈科研院所无形资产管理
科研院所科研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