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经济特区背景下喀阿组合城市研究

2014-03-19 03:03毕剑李悦铮
世界地理研究 2014年1期

毕剑+李悦铮

摘 要:目前,城市合作是城市在更大范围内参与区域竞争和国际竞争的重要选择,组合城市是城市合作的表现形式之一。2010年5月国家正式批准建立喀什经济特区,喀什经济特区的建立将吸引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从而推动喀什市及周边地区经济快速发展,阿图什市需要利用这一机遇积极向喀什市及喀什经济特区寻求深度合作。目前喀阿两市还缺乏同城化和一体化的必要条件,喀阿合作可以借助组合城市模式,以喀什经济特区建设为契机,在两市间合理调整产业布局,以安全协调作为保障推动交通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并最终实现两市的同城化发展。

关键词:喀什经济特区;城市合作;组合城市;喀什市;阿图什市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城市经历了剧烈的转型[1],同时,转型过程也伴随着城市间的持续竞争。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深度参与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为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国内城市也从城市间的互相竞争逐渐转变为城市间竞争与合作并存,特别是处于同一区域的城市间更希望通过互相合作以形成城市集合体,从而更大范围地参与跨区域竞争。一定区域内城市的联合与协作逐渐成为促进整个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2],因此,城市合作日益受到重视。

喀什市是喀什地区行署所在地,阿图什市是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下简称为“克州”)首府,两市同处我国西部边陲,具有边疆城市、边防城市、绿洲城市、民族城市、伊斯兰教城市和生态脆弱城市等共同身份,同时两市也是我国沟通中亚、南亚的重要节点城市,是我国打击境内外“三股势力”的前沿城市,在我国西部大开发及南疆经济健康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喀、阿两市相距30余公里,彼此地域相连、文化相近、语言相通,人员交流频繁。长期以来,受交通及区位限制,喀、阿两市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发展迟缓,尽管其分别作为各自地级行政单位的首位城市,但未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2010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喀什经济特区,以对口支援的方式推动喀什乃至整个西南疆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喀什经济特区的建立将会吸引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此汇集和交换[3-4]。尽管阿图什市并不在喀什经济特区的空间范围之内,但在喀什经济特区背景下,阿图什市完全可以借助喀什经济特区的政策优势,主动向喀什市靠拢,寻求与喀什市的合作发展,共同进步。

2 城市合作与组合城市

2.1 城市合作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和经济竞争加剧,城市日益成为新世纪推动国家、地区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动力”[5]。许多城市意识到,必须通过相互合作和协作以寻求城市更大的发展[6],因此,城市合作正受到国家、地区和城市的高度重视。城市合作是区域合作的重要基础,是生产力社会化和地区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7]。

城市合作是特定地域空间范围内城市共生演化的动态过程,城市合作的形成与发展是多种行为主体在多种环境因素和历史因素作用下互动博弈的结果[8]。合作城市之间一般具有地域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通、经济相融及利益相同[2]等特点。城市合作在不断的发展实践中逐渐形成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大都市区、城市联盟、组合城市、一体化和同城化等多种表现形式[5,8],并以科层式、自发式、混合式三种合作模式推动着城市合作的健康发展[1]。目前,珠三角一体化、长三角一体化及长株潭一体化是我国城市合作的典型代表。

在现阶段,同城化和一体化是城市合作发展的重要方向。同城化是指区位相近、人文历史相似、产业结构明显互补的两个或多个城市在经济社会联系达到一定程度后所呈现的空间一体化、经济一体化和制度一体化的地域现象。同城化相比较城市一体化更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9]。

2.2 组合城市

我国组合城市研究最早开始于1993年[10],其后不同学者从城市形态[11]、内涵界定[12]、发展模式[13]、理论联系实际视角[14]及区域融合视角[15]等方面对组合城市进行深度解读,也有部分学者通过具体案例对沪杭甬[16]、环杭州湾[17,18]、厦漳泉[19]、辽西走廊[20]、穗莞[21]等地区提出组合城市设想,其中,胡刚还对环杭州湾组合城市提出“葡萄串式”[22]及“V式”[23]组合方案。总体而言,组合城市在促进城市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得到部分学者的积极关注,形成一定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但随着都市圈、城市群、同城化、一体化等既具有合作价值又更容易被民众特别是政府所接受的新型城市合作形式在国内的出现,组合城市建设逐渐趋于边缘化。事实上,组合城市作为城市合作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尽管近年来有相对弱化的趋势,但其发展理念一直影响着部分城市间的合作与协作,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所谓组合城市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城市在一定历史和现实条件下,其建成区在空间上相近或相连,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相似,具有便捷的交通网络和信息通道,形成一个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都市地区或城市地域实体,空间结构呈多中心格局,行政地位平等且独立[12,21]。城市之间建立起相对完善和牢固的协调机制,并通过专业化的对话平台和委员会进行具体事宜的协商和沟通,从而形成行政上相互独立、产业上相互补充、政策上相互认同、行动上相互对接的城市综合体。

组合城市强调以下特性:①相同等级性[14]。尽管早期的同城化和城市一体化也强调各城市间级别相当,但随着同城化和一体化的发展,一些级别较低城市主动向级别较高城市靠拢,寻求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效提高了级别较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实力,例如太榆同城化、宁句同城化等。组合城市则必须要求两个或多个城市在级别上相同,经济实力上相当,并且相互独立。它们的合作是在同一个平台上、同一个层面上的抱团取暖,是合作而非合并,是组合而非重组。②平等自愿性。组合城市间必须是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的城市共同发展,而非来自于外部压力或上级行政命令[24]。③合作侧重性。组合城市并不是要求在所有方面的全面合作,而是在“以存量资源为载体,以增量资源合作为重点,存量不变,增量合作”为侧重的合作形式[21],各城市在原有行政区划内保持国家赋予的原有权利和责任,并在此基础上对存量资源进行管理。同时,在保证各城市基本意愿及确定原则的前提下,在能产生增量价值的经贸、交通、旅游、教育、文艺、住房、城市规划等增量资源领域,实现在各城市间合理分配,增量合作及增值合作。④交通顺畅性。与同城化城市距离门槛相似,组合城市的空间距离也应控制在“1小时通勤圈”内[25],即50公里以内。

审视国内的同城化和城市一体化可以发现,不管是最早提出同城化的香港和深圳,还是后来的郑汴一体化、西咸一体化、乌昌一体化、沪苏嘉一体化等,都是一个核心城市与另一个或几个经济相对较弱城市的同城化或一体化。喀什市和阿图什市作为喀克两地州的首位城市,尽管有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扶持措施,但受绿洲经济影响,喀阿两市经济发展依然相对迟缓,任何一方都很难通过自身的经济影响来推动两市的共同发展。相比较而言,喀阿两市在短时期内还缺乏进行一体化、同城化发展的客观条件,其现实情况更符合组合城市发展的基本要求,因此组合城市建设将是未来喀阿两市的重要发展方向。

3 喀阿组合城市的基础条件

3.1 区位与交通

喀克两地州西通中亚各国,南通巴基斯坦、印度,北连吉尔吉斯斯坦,它们大多属于伊斯兰文化区域,文化互通性较好。2013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巴基斯坦时提出的喀什至瓜达尔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项目得到巴方的积极回应,并且中亚、南亚各国与我国特别是喀克两地州经济互补性较强,因此从战略意义上讲,喀克两地州是我国深化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同时,随着喀什经济特区建立,喀什市及周边地区将成为内地开放型企业寻求向西产业转移并参与中南亚合作的重要前沿区域。喀阿两市作为喀克两地州的首位城市,有着相互依托的对外开放口岸和相互连通的对外开放物流通道,具有参与西向合作的地缘和区位优势。

喀什市和阿图什市作为喀克两地州的行政中心,目前已形成良好的交通网络。国道314线贯通两市并与国道315线在喀什市对接,喀阿高速公路也于2011年开工建设。南疆铁路作为联结天山南北的重要交通通道,对喀阿两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11年6月喀什至和田铁路与南疆铁路的接通更使喀阿两市成为南北疆经济联系的重要枢纽。另外喀什—格拉特(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铁路建设国际项目已正式立项,喀什—瓜达尔港(中国—巴基斯坦)铁路和公路项目也得到双方国家领导人的正式肯定,即将投入实施,这些跨境铁路和公路的建成将会为喀阿两市与中亚及南亚各国的经贸联系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1993年喀什机场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机场,目前已开通至北京、上海、乌鲁木齐、伊斯兰堡等城市的多条航线,是喀阿两市对外联系的重要交通平台。

3.2 特殊政策

西部大开发是国家宏观区域发展的重要举措,经过十几年的实施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喀阿两市在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扶持下,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引进外来资金,推动了两市经济发展。目前上海合作组织已成为我国与中南亚各国友好合作的重要平台,在推动双边与多边合作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为了深入参与中南亚合作,国家进一步把扩大喀什向西开放纳入国家沿边开放的整体战略之中,设立喀什经济特区并赋予其享受产业、税收、金融、土地、外贸等特殊扶持政策。西部大开发和喀什经济特区的国家特殊政策将为喀阿组合城市建设提供基本的政策保障。

3.3 文化底蕴

喀什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南道、北道、中道的交通枢纽和商埠重镇,曾经的繁盛带给喀什深厚的文化底蕴。喀什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维吾尔族的发源地,如今喀什市维吾尔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90%以上,伊斯兰文化和浓郁的维吾尔族风情使喀什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旅游城市。阿图什市是伊斯兰教在新疆的发源地,也是维吾尔族现代教育的摇篮,目前维吾尔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80%以上。喀阿两市都以维吾尔族人口为主,人文传统接近,语言相通。浓郁的西域民族特色、淳朴的民俗风土人情、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成为喀阿两市共有的文化资源,也是两市合作中民众心理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基础。

3.4 空间结构

2012年3月通过审查的《喀什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规划设计到2030年将建成具有100万人口,以喀什城区为核心,整合疏勒和疏附两县城区的“大喀什”空间发展框架,确定规划期内喀什城市空间将向东拓展,立足区域层面整合“一市两县”范围内的优势资源,打造涵盖喀什、疏勒、疏附以及阿图什等周边城镇的“大喀什两小时经济圈”。《阿图什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指出要整合、提升老城区现有功能,加快东部和南部新城区的发展,实现老城区与这两个区域的“合核”发展。阿图什市的城市空间南拓和东进及喀什市城区空间的向东发展将使两市具有更为接近的城市空间结构,为喀阿两市合作提供了便捷的区域管治基础。

3.5 城市定位

喀什市处于中亚弧形经济圈中心位置、是连接中亚、西亚、南亚的天然路桥和通道[26]。正是基于喀什经济特区的建立,喀什市要建成西向加工基地、进口能源和稀缺矿产资源的国际大通道,开发能源资源和开拓国际市场的新欧亚大路桥,同时构建南疆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并最终成为中南亚经济圈核心。阿图什市的城市定位不仅突出首府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特色,还将从“大喀什”城市组群概念中打造边疆特色宜居城市。但目前仅仅依靠自身力量很难实现两市各自城市定位,因此喀阿合作既来自于阿图什市的主动靠拢,也来自于喀什市的强烈愿望。

4 喀阿组合城市的机制分析

4.1 管理机制

组合城市的区域管治需要在多个部门间建立起跨行政区的专业委员会,通过各专业委员会间持续不断的协调,在达成共识、自我约束、建立互信的基础上,形成互动协调管理局面,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和公共资源占有者之间的公平,建立牢固有效的管理机制[27-28]。

喀阿两市由于处于少数民族地区,基于民族政策和国家宏观政策,需要先在两市间建立外贸、交通、旅游、产业协调、城市规划、民族政策、环境保护等专业委员会,这些专业委员会作为两市协调和沟通的专业平台,并接受“喀阿组合城市委员会”的统一管理,同时在各专业委员会下又有两市原有各相关部门作为具体执行单位,从而形成“喀阿组合城市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各城市相关部门”的三级管理体系。其中“喀阿组合城市委员会”可由新疆自治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喀克两地州相关负责人、两市市长或副市长及两市发改委主任组成。“喀阿组合城市委员会”应充分协调两市在行政管理中遇到的障碍,有权否决和调整涉及两市重大影响的行政命令和措施。另外,喀阿两市可以根据先行建立的各种专业委员会的合作情况及合作效益,进行更多增量资源领域的合作。

4.2 产业协调机制

目前喀阿两市产业基础薄弱,但随着喀什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未来将会有更多国内外企业向喀什市及其周边地区汇集。在保证喀阿两市生态环境、民族利益、政治安全的前提下,“喀阿组合城市委员会”需要根据各自优势制定产业分配方案,有选择地引进企业投资,充分协调喀阿两市产业布局,使两市形成优势互用、产业互补、政策互认的良性产业机制。喀阿组合城市产业协调机制必须克服两市各自为政、面上合作面下拆台的行政区经济弊端,避免“行政区”演化为“利益区”,“行政区边界”演化为“经济利益的冲突边界”[29],两市需在“喀阿组合城市委员会”的协调下建立起充分的信任。

4.3 权力分配机制

随着个人及利益团体使用公共资源时产生各种集体行动,如冲突、共享、承诺、协作等,管治问题随之出现[28]。区域管治侧重不同层级政府或发展主体之间、同级政府之间的权力互动关系[30]。其主要目标是要实现善治,善治是通过合作治理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31],其中权力合理配置是实现善治的重要途径。

喀阿合作其实也是一种区域管治的过程,其中,权力分配是喀阿两市进行组合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权力分配不均很容易导致“表面合作”现象。首先,“喀阿组合城市委员会”在两市区域管治过程中应该具有绝对的权威,有权否决对两市合作及地区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的单一政策。其次,各专业委员直接接受“喀阿组合城市委员会”的领导,并就各自业务需要进行相应工作安排,使两市各相关部门能尽可能地按同一政策具体操作。各专业委员会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它们尽管没有具体执行权力,但却维系着组合城市的正常运转。

4.4 资金分配机制

缺乏资金支持的组合城市合作协调只会停留在“议而不行”阶段[21],因此喀阿两市在合作中需要借助资金扶持、两市共筹、社会投资等渠道获得启动基金。其中资金扶持可以通过对口支援、自治区拨款、喀克两地州拨款、喀什经济特区补贴等形式来筹措。资金合理分配是喀阿组合城市正式运转的必要条件。由于喀阿合作城市涉及外贸、交通、旅游、产业协调、城市规划、民族政策、环境保护等多个部门,必须根据这些部门的切实需要合理调配,并可邀请社会组织或两市市民代表对资金分配进行监督。同时“喀阿组合城市委员会”需要对每笔款项进行认真负责地审核,以消弥两市合作中可能产生的“猜忌”情绪。

5 喀阿组合城市的路径分析

5.1 以喀什经济特区作为切入点

喀阿两市的合作需要借助喀什经济特区建设这一重要契机,以国家、自治区及对口支援省市给予喀什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和资金为支持,积极抓住这些政策和资金所带来的发展机会。“喀阿组合城市委员会”作为协调两市合作发展的平台,需要充分厘清两市目前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状态,以喀什经济特区的产业布局和产业承接为核心,合理分配产业投资,形成产业互补机制,从而节约资金成本、交通成本和环境成本,避免两市产业竞争激化。阿图什市需要主动融入喀什经济特区,承接喀什市及喀什经济特区部分产业功能,并在外贸、交通环境保护等方面与喀什市进行充分合作。

5.2 以交通、经济一体化作为标志

交通一体化是指将区域内的交通设施、交通信息、交通工具等交通资源进行整合,统一规划布局、配置调控和组织管理[32],强调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缩短城市空间距离,形成高速公路、城际快速通道、城际铁路和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等相互融通的立体交通网络。同时,两市交通一体化还需要从城市内部交通向外部交通延伸,对两市原有公交系统进行合理调整,开行城际公交,并对两市原有公交卡互认,使市民真正体会到合作实惠。

经济一体化原指两个或多个国家或地区间的经济一体化,目前这个概念已经扩展到包括同一个国家的两个或多个城市之间的经济一体化。喀阿经济一体化要求在两市间商品、资本和劳务能够自由流动,不存在任何行政区限制,以“喀阿组合城市委员会”来监督执行和实施具体的政策和措施,从而形成“组团式”、“捆绑式”发展[33]。

5.3 以安全协调作为保障

安全是喀阿组合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由于两市地处我国西部边陲,正处于国内外“三股势力”的前沿阵地,特别是近些年随着国内外反动组织的渗透,进一步加大了两市的安全和维稳压力。地区发展需要和平、稳定、安全的发展环境,这里的安全包括政治安全、资金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等,由于两市特殊的地域环境和民族背景,任何一类安全处理不当都可能对两市合作及全面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在喀阿合作中建立各类安全预警机制,针对安全问题能做好早预警、早防控、早协调,时刻关注安全领域的破坏行为并进行有效遏制,保障喀阿组合城市的正常运转。

5.4 以喀阿同城化作为目标

喀阿合作对喀什经济特区建设具有重要的道义,目前两市还缺乏同城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任何一方都没有经济实力利用自身经济优势带动对方发展,也缺乏产业互补的现实基础。但随着喀阿组合城市在充分协调的基础上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加大基础交通建设力度,特别是借助于喀什经济特区建设的巨大推动力,未来两市更可能形成产业互补、交通互通、经济互助、人员互动的同城化发展方向,而且这也应该是喀阿组合城市的重要目标。

6 结语

喀阿组合城市是基于现有行政区划和行政级别不变且经济实力相当、地域相连、文化相近的背景下,两市以喀什经济特区建设为契机,在自主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通过“喀阿组合城市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各城市相关部门”三级管理体系,以交通、经济一体化为标志,以安全协调为保障、以喀阿同城化为目标的特殊合作模式。在喀阿合作过程中,阿图什市需要积极融入喀什经济特区,承接喀什市及喀什经济特区部分产业功能,并在“喀阿组合城市委员会”的统一协调下,实现喀阿两市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小龙,沈建法.长江三角洲城市合作模式及其理论框架分析[J].地理学报,2007(2):115-126.

[2] 郭佑,宋良金.长江三角洲城市合作与发展研究[J].唐山学院学报,2004(4):53-56.

[3] 毕剑.从边缘到中心——喀什经济特区背景下刀郎文化开发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35-38.

[4] 毕剑.刀郎文化旅游区开发构想——以喀什经济特区为背景[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4):110-112,117.

[5] 王红霞.城市群的发展与区域合作:城市与区域合作发展研究热点综述[J].上海经济研究,2006(12):115-123.

[6] 张建伟,杜德斌.基于演化理论的城市合作模式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2):82-88.

[7] 范恒山.关于深化区域合作的若干思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4):1-10.

[8] 苗长虹,张建伟.基于演化理论的我国城市合作机理研究[J].人文地理,2012(1):54-59.

[9] 桑秋,张平宇,罗永峰,高晓娜.沈抚同城化的生成机制和对策研究[J].人文地理,2009(3):32-36.

[10] 周复多.组合型城市发展研究——兼论昆阳镇与鳌江镇的组合[J].经济地理,1993(4):34-38.

[11] 王宁.组合型城市形态分析——以浙江省台州市为例[J].经济地理,1996(2):32-37.

[12] 胡刚.从城市群走向组合城市[J].特区经济,2006(12):12-14.

[13] 孟祥林.港城经济互动与环渤海临港产业的组合城市发展模式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0-14,75.

[14] 王宁.略论组合城市的理论与实践——以浙江省奉化市为例[J].规划师,2000(4):103-106.

[15] 吴晓群.区域融合视角下的组合城市发展研究——以南沙与虎门组合发展为例[J].中国城市经济,2011(26):34-35.

[16] 胡刚,周复多.构建沪—杭—甬组合城市的新探索[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154-161.

[17] 胡刚,姚士谋.构建环杭州湾巨型组合城市[J].浙江经济,2002(21):41-43.

[18] 胡刚,姚士谋.构建环杭州湾巨型组合城市研究[J].经济地理,2002(2):174-178+207.

[19] 王海同.关于构建厦、漳、泉组合城市初探[J].福建建筑,2003(3):9-12.

[20] 修春亮,赵映慧.辽西走廊组合城市研究[J].经济地理,2005(1):75-78.

[21] 胡刚,杨亚男.穗莞合作的体制·机制·途径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3(1):94-97.

[22] 胡刚,姚士谋.环杭州湾“葡萄串”式组合城市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3):60-65.

[23] 胡刚,姚士谋.环杭州湾“V”型组合城市建设初探[J].城市规划,2002(6):30-34.

[24] 焦张义,孙久文.我国城市同城化发展的模式研究与制度设计[J].现代城市研究,2011(6):7-10.

[25] 段德罡,刘亮.同城化空间发展模式研究[J].规划师,2012(5):91-94.

[26] 朱金鹤,崔登峰.西向开放视角下喀什经济特区发展战略研究[J].商业研究,2012(5):58-63.

[27] 张京祥.城市与区域管治及其在中国的研究和应用[J].城市问题,2000(6):40-44.

[28] 刘克华,陈仲光.区域管治的新探索:厦泉漳城市联盟规划战略[J].经济地理,2005(6):843-846.

[29] 马祖琦.“行政区经济”的弊端及其解决方略[J].城市问题,2010(06):79-84,90.

[30] 张京祥,程大林.由行政区划调整到都市区管治[J].规划师,2002(9):9-11,18.

[31] Alessandro Zattoni, Francesca Cuomo. Why Adopt Codes of Good Governance? A Comparison of Institutional and Efficiency Perspectives[J]. Corporate Governance: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2008,16 (1): 1-15.

[32] 张纯.区域交通一体化与同城化发展的规划对策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2(9):30-32.

[33] 郑继承.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城市群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我国“十二五”规划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13(3):73-81.

Study on Combined City of Kashi and

Atushi based on Kashi Special Economic Zone

BI Jian1,2, LI Yue-zheng1, JIANG Hai-xu3, ZHOU Cheng1

(1. School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 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 454000, China; 3.Department of Tourism Management, Liaoning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Dalian 116052, China)

Abstract: Currently, city cooperation is an important choice in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Combined City is a kind of city-cooper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Kashi Special Economic Zone was approved in May 2010, it will attract large crowds, logistics, capital flow and information flow. Atushi need take good advantage of this opportunity and actively seek the depth cooperation to Kashi especially Kashi Special Economic Zone. Currently Kashi and Atushi still lack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of urban cohesion and urban integration. Kash-Atushi cooperation can make use of the combined city mode, which is mak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Kashi Special Economic Zone as an opportunity, adjusting industrial layout reasonably between the two cities, driving traffic integration 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as a guarantee to security coordination, and ultimately achieve the urban cohesion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two cities.

Key words: Kashi Special Economic Zone; urban cooperation; Combined City; Kashi; Atushi

Abstract: Currently, city cooperation is an important choice in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Combined City is a kind of city-cooper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Kashi Special Economic Zone was approved in May 2010, it will attract large crowds, logistics, capital flow and information flow. Atushi need take good advantage of this opportunity and actively seek the depth cooperation to Kashi especially Kashi Special Economic Zone. Currently Kashi and Atushi still lack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of urban cohesion and urban integration. Kash-Atushi cooperation can make use of the combined city mode, which is mak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Kashi Special Economic Zone as an opportunity, adjusting industrial layout reasonably between the two cities, driving traffic integration 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as a guarantee to security coordination, and ultimately achieve the urban cohesion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two cities.

Key words: Kashi Special Economic Zone; urban cooperation; Combined City; Kashi; Atushi

Abstract: Currently, city cooperation is an important choice in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Combined City is a kind of city-cooper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Kashi Special Economic Zone was approved in May 2010, it will attract large crowds, logistics, capital flow and information flow. Atushi need take good advantage of this opportunity and actively seek the depth cooperation to Kashi especially Kashi Special Economic Zone. Currently Kashi and Atushi still lack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of urban cohesion and urban integration. Kash-Atushi cooperation can make use of the combined city mode, which is mak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Kashi Special Economic Zone as an opportunity, adjusting industrial layout reasonably between the two cities, driving traffic integration 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as a guarantee to security coordination, and ultimately achieve the urban cohesion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two cities.

Key words: Kashi Special Economic Zone; urban cooperation; Combined City; Kashi; Atu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