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少子化现状及成因分析

2014-03-19 02:54鲁雯霏汝利娜
语文学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晚婚少子出生率

○鲁雯霏 王 翾 汝利娜

(中国地质大学 江城学院,湖北 武汉430200)

一、日本少子化进程及原因

(一)少子化定义

少子化,顾名思义,是指幼龄人口数量减少的现象。在人口学上,少子化是指合计特殊出生率长期低于人口置换水准的状况。

(二)日本少子化进程

图1是厚生劳动省发布的“人口动态统计”资料,柱状图表示出生人口数量,曲线图表示合计特殊出生率。如图所示,日本的少子化进程中存在两次婴儿出生潮。

图1:出生数量及合计特殊出生率的变化(平成二十一年版少子化白皮书 内阁府)

第一次婴儿出生潮出现在1947年,一年间大约有270万人出生,合计特殊出生率为4.54;第二次婴儿出生潮出现在高速成长期的1970年代,大约有219万人出生,合计特殊出生率为2.14。在这两次婴儿出生潮之间人口出生数量虽然有高有低,但合计特殊出生率一落千丈,最低处是丙午年(1966)只有130万人出生,合计特殊出生率跌落到1.58。

第二次婴儿出生潮以来日本的人口出生数量几乎一直在减少,合计特殊出生率的下跌状况虽然有所减慢呈现出比较稳定的状态,但出生人口减少的整体情况并不见好转。1989年日本出现了“1.57冲击”,1997年日本正式走入少子化社会,并在2003年成为“超级少子化国家”,而2005年日本的合计特殊出生率再创历史新低,下降到1.26。

(三)日本少子化原因

1.直接原因。一般认为导致少子化出现的主要直接原因是晚婚不婚引起的晚育不育。据统计,日本人平均结婚年龄2007年男性为30.1岁,女性为28.3岁,2011年男性为30.7岁,女性为29.0岁,更多人选择终生不婚。如图2所示,1975~2005年,女性群体中终生不婚的人口比例从4.32%上升到7.25%,男性人群中终生不婚的人口比例从2.12%上升到15.96%。

图2:终生不婚人口比例变化

图3:平均初婚年龄及生产平均年龄的变化

晚婚不婚带来了晚育不育,图3的曲线部分标示出女性生产年龄的变化,由此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晚婚,推迟了做母亲的年龄。

2.其他原因。晚婚不婚带来的晚育不育确实是导致少子化的直接原因,但晚婚不婚的现象下还隐藏着更深层原因。例如,图2标示的女性晚婚晚育又是由什么引起的呢?图3标示出的男性不婚为什么会如此严重呢?下面,我们就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做出探讨。

日本于1972年实施了《劳动妇女福利法》,极大地推动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大展拳脚,女警官、女议员、女律师、女教师等职业相继诞生,证明了女性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不逊色于男性。与此同时,女性开始觉醒到自我价值并不仅仅存在于家庭中也应该存在于社会活动中,因此她们纷纷参加工作,从而引起了晚婚不婚现象。除此之外,想要成为专职主妇的女性越来越少。根据2009年的《男女共事白皮书》的统计,20多岁的女性只有36.6%、40多岁的女性只有30.7%、50多岁的女性只有31.6%强烈地认为应该“男主外,女主内”。另一方面,结婚并不只是女性一个人的事,和男性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别是有专职主妇的家庭中女性相夫教子而不工作,家庭开支全都依靠男性一人的工资,因此考察男性工作能力、工资高低是女性选择结婚对象的必要条件。根据近年的调查,东京地区,23~34岁的未婚女性有7成认为男性月收入应该在400万日元以上,但事实上有8成男性的月收入不足400万日元。因此,女性的期望收入与男性的实际收入相差太大也使想结婚的女性陷入了无法结婚、结不起婚的窘境。

那么,男性群体又为什么不结婚呢?为什么30年间终身不婚的男性急速增加呢?首先,收入不能满足女性的期望值,找不到结婚对象是其中一个原因。另外,由于劳动派遣等原因,男性认为工作不稳定,无法保障将来的生活,尽量避免结婚生子。例如,近年来世界经济动荡不安,派遣员工常常在裁员中首当其冲,因此在这样的不安之中,即使想要结婚生子也不能结婚生子。

另外,育儿费用飙高也被认为是不育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2009年的国民白皮书报告,将一个孩子从出生养育到上大学的生活费为人均1300万日元,如果算上学费、预备学校的费用最少需要2100万日元。这样高额的育儿费支出,只是依靠男性一人的工资实在是太勉强了,因此,女性也不得不外出参加工作。

总之,引起少子化的直接原因虽然是晚婚不婚引起的晚育不育,但究其根本还有更深层的社会原因,也就是说少子化只不过是社会问题的一环,要想解决它就必须先解决其他的社会问题。

二、中国少子化现状及原因

(一)中国的少子化现状

人口大国中国也走上了少子化道路已经不是鲜为人知的新闻。中国虽然没有合计特殊出生率的统计资料,但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2010年底中国内地人口为13.39亿,其中0~14岁儿童人口为2.2亿,只占总人口的16.6%;而根据印度的人口普查结果,2010年底印度人口为12.10亿,其中0~14岁的儿童人口约有3.87亿,占总人口的32%。根据表1可知,中国儿童人口数量虽然在1995年达到了峰值,但人口比例的峰值却出现在1965年。另外,1995年以来儿童人口数量不断减少,不论在数量上还是比例上都不及作为第二大人口大国的印度。以上的数值充分说明了中国同日本一样已经迈入了严重少子化国家的行列。

?

另外,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能亲眼看到大中型城市中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家庭,80年代以后出生的青年一代几乎都是“421”的家庭形态;但另一方面,生活条件较差的农村中反而难以见到独生子女家庭,这也是中国少子化特有的一种现象。下面将要围绕中国少子化及其特有现象做出探讨。

(二)中国少子化的原因

1.直接原因。说起中国少子化的原因,首当其冲要提到计划生育政策。上世纪80年代中国就已经拥有了庞大的人口,为了减轻人口过多给国家经济带来的巨大负担,政府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育,并作为国策被载入宪法。根据计划生育政策城市夫妇双方只能生育一个孩子,如果无视政策生育第二个孩子就必须接受惩罚(第一胎是双胞胎的情况除外),例如公职人员家庭开除公职、接受家庭年收入数倍的罚款等等,如果夫妇想要生育第二个孩子必须有合理理由,并且需要向有关部门申报得到允许。但是在农村,由于风俗习惯影响有关部门允许如果第一胎是女儿,那么就能再生一胎,如果第二胎仍然是女儿,那么为了抑制人口增长,有关部门仍然会禁止第三胎的出生。确实,计划生育在政府指导下效果显著,对国家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从中国儿童人口现状来看,是否继续实行计划生育将会成为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话题。围绕这一话题,有关专家提出了允许生育二胎的建议,政府也相应放宽了二胎政策,规定夫妇双方如果均为独生子女则可以生育第二胎。

2.其他原因。计划生育政策抑制了中国人口增加,直接导致了少子化的产生,但是在政府放宽二胎政策的情况下,为什么中国还是不能摆脱少子化危机呢?那是因为即使国家放宽了二胎政策,却并不是人人都生得起二胎。

根据有关调查,在中国从产妇怀孕到生产到养育孩子上大学需要的费用排名前十的大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南京、武汉、青岛、西安、长春,其中最高费用是北京需要276万元,最低费用是长春需要131.5万元,仅仅是最低费用就已经堪比前章提到的日本养育费用(21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26万元)。这样高额的育儿费用让许多百姓对于生育两个孩子的四口家庭望而却步。

另外,在中国,同样也存在大量的不婚状态的“剩男剩女”。同日本一样,男性收入过低,买不起新房,女性地位大幅度提高、高学历女性不断出现等现象都促使晚婚不婚化的恶化,从而导致晚育不育现象加重。

三、总结

前两章介绍了中国和日本少子化现状以及成因,但中国和日本的情况有所不同,但最大的不同还是在少子化的成因上,下面我们总结一下中日少子化的成因:

1直接原因:日本少子化:晚婚不婚带来的晚育不育

中国少子化:计划生育政策

2其他原因:日本少子化:女性社会地位提高,更多参与

108到社会生活;男性工作不稳定无法结婚;育儿费用高

中国少子化:育儿费用飙高;剩男剩女问题严重

综上所述,日本少子化与中国少子化成因最大的不同在于导致它们的直接原因。日本的少子化是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物,也就是说是比较可观的结果;中国的少子化主要是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形成的,也就是说是人为的结果。为什么说日本的少子化是比较可观的结果呢?因为它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而中国少子化是为了发展而形成的。

另外,从“发展中产生”和“为了发展”也可以窥探出日本人和中国人不同的心理状态。从战后到“1.57冲击”经历45年,少子化才渐渐被日本人重视,这是因为日本人一直把焦点放在经济上。经历战后消沉的日本人把精力都放在日本的复兴上,终于使日本经济迅速复兴并达到了高速成长。但70年代泡沫经济以后,日本人又陷入了不安,烦恼经济问题。接着80年代后半期到90年代初,泡沫经济好转日本人似乎总算能够松一口气的时候,又受到了“1.57冲击”,这才促使他们对少子化现象产生了重视。

另一方面中国在经济复兴、发展上缺乏经验以及帮助而急于为国家带来新的生机,因此“为了发展”提出了计划生育政策。建国初期,中国就已经有庞大的人口,大约有4亿。紧接着20年的停滞与混乱使中国人口激增,经济发展也较其他国家缓慢了50年,因此,政府认为为了优先经济发展抑制人口势在必行。但是这种快速发展经济的代价不仅是导致了少子化还给生活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这也显示了中国急于求成的一面。

日本人在“混混沌沌”中受到少子化打击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想要改变这一现象;中国为了发展导致少子化以后对于取消该政策还犹豫不决。两国都陷入了少子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应该携手合作共同探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这也是中日友好发展的一个良好契机。

猜你喜欢
晚婚少子出生率
No.5 2020年出生率创新低
出生率创新低,都是压力惹的祸吗?
青年人为何晚婚或不婚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人口少子化
90后粗亲故事
房价上涨抑制英国出生率:每年少生7000多名婴儿
经济学视角下日本“少子化”问题的思考与启示
少子化冲击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