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定县以彝族左脚歌舞为传播载体促进防艾工作有效开展

2014-03-19 09:13王艳霞邓艳红
卫生软科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光碟歌舞左脚

王艳霞,邓艳红

(1.牟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牟定 675500;2.云南省健康教育所,云南 昆明 650118 )

牟定县以彝族左脚歌舞为传播载体促进防艾工作有效开展

王艳霞1,邓艳红2

(1.牟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牟定 675500;2.云南省健康教育所,云南 昆明 650118 )

[目的]为了探索将民族文化娱乐方式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相结合,提高民族群众的艾滋病知识知晓水平的方法。[方法]多部门合作,以群众业余文艺演出队为主力,制作彝族“左脚调防艾”宣传光碟,开展巡回展演,带动全县群团性左脚歌舞队在全县范围内流动宣传。[结果]“左脚调防艾”歌舞家喻户晓,扩大了防治艾滋病宣传的覆盖面,群众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水平得到提高。[结论]将富有地方特色的左脚歌舞文化融入到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工作中,有效地推动当地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彝族;歌舞文化;艾滋病;防治

艾滋病不能被治愈,也没有有效的疫苗,艾滋病是一种行为疾病,个体及群体的行为决定其传播流行[1],可进行行为预防[2]。因此,不断开展有针对性的、实效的宣传教育是防治艾滋病蔓延流行的一种低投入、高收益的手段[3]。

牟定县隶属楚雄彝族自治州,23个民族聚居,其中彝族群众占总人口的21.3%。彝族左脚舞不仅是彝族群众,也是全县群众最喜爱的休闲娱乐、强身健体的方式之一。不仅彝族村寨村村有自己的左脚舞歌舞队,而且全县共有业余左脚舞歌舞队近360支,骨干人员600余人。左脚歌舞也已成了牟定独具特色的全民性歌舞。

2011年底,牟定县发现的艾滋病病毒(以下简称“HIV”)感染者中66.67%是农民工,其中经性接触传播的比率达到72.81%。报告的感染者以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为主、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因此,对群众开展广泛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成为迫切的工作。

为探索有效的防艾宣传方式,解决目前存在的宣传活动难组织、群众接受差等困难,牟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在云南省第二轮艾滋病综合防治项目的支持下,因地制宜,多部门合作,探索了以左脚歌舞为载体的防艾宣传方式,较好地达到了防艾宣传本土化、具体化、形象化的目标,当地群众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得到提高,促进了当地防艾工作的开展。

1 主要做法

1.1 领导重视,精密筹划,并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牟定县疾控中心多次召开由班子成员、艾滋病科工作人员参加的研讨会,确定了通过制作“左脚调防艾”光碟并全县播放及推广的防艾宣传思路。然后就寻找合作单位、需要的人力、物力、时间及拍摄碟片的细节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安排部署,并给具体承担防艾工作的人员进行了思想动员及技术支持。

1.2 多部门合作

各部门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保证光碟制作中词的科学性、曲的优美性及通俗性。借力名人效应,拍摄左脚调防艾宣传光碟 《防艾宣传进彝山》。 首先由防艾专业人员结合当地群众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弱项,编写需要着重传播的防艾知识要点;然后聘请当地专门研究左脚歌舞的机构——牟定县群众文化馆进行词曲的创作,力求词曲优美创新,群众乐于接受。考虑到左脚调歌舞的专业性与宣传的名人效应,特别聘请了第十四届CCTV青歌赛原生态获得银奖的楚雄阿乖佬彝歌队队长非明荣进行主唱;为保证光碟音色效果及质量,专门选择了楚雄州彝剧团、县文化艺术团具有权威资质的音乐名人进行音乐制作和演唱;由县业余左脚歌舞队骨干参与表演,同时动员县疾控中心职工积极参与。

1.3 广泛宣传、大力推广

牟定县疾控中心将制作完成的光碟发放到全县各防艾委成员单位、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及全州的所有县市使用。牟定通过多种方式大力推广“左脚调防艾”歌舞,并着力打造群众性的防艾宣传平台,发挥其辐射面广、影响力大的优势。牟定县电视台每天12时、20时、21时30分在播放牟定新闻之前播放“左脚调防艾”宣传光碟,历时2个多月;支持牟定县群众文化馆业余文艺演出队组团到村寨演出、深入推广;与县文化馆的老科协艺术团、离退休老协演出队、业余文艺演出队为主体的28个左脚调防艾宣传队签订演出协议,由演出队采用巡回流动演出与县乡赶集日、文化广场的定点演出、婚庆礼仪表演、卫生节日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将“防艾左脚调”表演宣传活动推广,并进入到全县每个社区。为保证传播效果,特别召开了全县28支左脚歌舞队队长会议,明确演出工作目标,将播放左脚调防艾宣传光碟进行防艾宣传的责任落实到各队负责人。县文化馆还抽调专业人员,深入到各演出队对参加流动宣传的左脚歌舞队进行业务指导以保证演出质量。

2 成效

创作并编排了一套富有地方民族特色和表现力,内容新颖、针对性强,深受群众喜爱的“左脚调防艾”宣传歌舞,并制作成光碟《防艾宣传进彝州》。

28支演出队在县城和所有乡镇进行“防艾左脚调”文艺演出和宣传32场次,观众达25,000多人次,并免费向群众发放了光碟1000余张、宣传材料1万余份、安全套1万多只。“防艾左脚调”在民间得以广泛传唱、传跳,既扩大了艾滋病防治宣传的覆盖面和社会影响,也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凝聚并培养了一大批热心于用地方文艺形式开展艾滋病公益宣传的志愿者队伍,提高了执行者、参与者和观众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通过对县文化馆,参与创作和排演、推广的演员以及观看表演的群众进行访谈,从既往的局限于只是听说有“艾滋病”这个病到通过参与以左脚歌舞为载体的防艾宣传方式,能够把歌词中表现的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预防方式等内容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并通过不断的参与推广及普及,使参与者从既往漠不关心的态度转化为“责任”意识,认为自己在做一件对群众有利之事,从而增强了防艾责任感,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可持续性奠定了基础。

3 体会

3.1 实施效果明显,具有创造性

左脚舞是牟定县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本地群众乐于接受和欢迎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左脚调具有开放性和贴近生活等特点,日常生活点滴都可入歌入舞。采取防艾工作与富有地方特色的左脚歌舞文化相结合的模式开展防治艾滋病知识宣传,这样的宣传模式更具有渗透力与感染力,让防艾宣传趋于本土化,融入了群众的日常文化活动。正是抓住了这个基础,才使得防艾宣传、推广活动有了扎实的根基,受到了群众的广泛欢迎并形成了社会自觉和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3.2 宣传模式具有具体化、形象化的特点

这种歌唱的方式不仅把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用彝族人含蓄委婉的方式道出,还把国家对艾滋病人的“四免一关怀”政策、反歧视内容做了宣传,歌词通俗易懂,群众乐于接受,容易记忆。左脚歌舞在牟定传承300多年,影响甚广,宣传模式的转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将群众文化宣传队作为主力,不仅投入产出性价比高,也使防艾宣传更具有广泛性和可持续性,对提高大众防治艾滋病意识和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扩大防治艾滋病知识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具有明显成效。

3.3 领导重视、多部门合作是宣传工作展开的必要条件

领导把群众性的艾滋病宣传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高度重视防艾左脚调的宣传推广活动,从人、车、物及经费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保障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宣传推广中,县卫生局、县文体局及下属县文化馆、县民族艺术团、县广播电视事业局及部分乡镇卫生院、村委会及老科协、各民间业余文艺演出队积极配合、大力支持,使传播的覆盖面得以扩大,更多的群众受益,宣传推广工作取得实效。

总之,艾滋病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改变现状和人群行为方式不易,只有宣传教育才是最积极有效的“疫苗”,用扎实有效的宣教,找准突破口,减少宣传盲区,提高群众的防艾意识,使防艾知识深入人心,用知识指导行为,才是遏制艾滋病流行蔓延的根本措施[4]。

[1] 吴尊友.艾滋病危险行为与行为干预[J].中国现代医生,2001,22(5):321-322.

[2] 周 伶,俞 华,李春芳,等.加强健康教育,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9):83-84.

[3] 杨国民,王燕梅.保山市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总结[J].皮肤病与性病,2007,29(3):57-58.

[4] 赵二江,崔 丹,梁淑英,等.艾滋病的流行现状与预防措施[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7):1597-1598.

(本文编辑:闫云丽)

R512.91

A

1003-2800(2014)12-0809-02

2014-04-21

云南省第二轮艾滋病综合防治项目

王艳霞(1979-),女,云南牟定人,大专,中职,主要从事艾滋病卫生监测工作。

邓艳红(1971-),女,云南江川人,硕士,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

猜你喜欢
光碟歌舞左脚
先左脚,再右脚(下)
先左脚,再右脚(上)
“左脚丢鞋”案件
抬不起的左脚
莲花池畔歌舞飞扬
歌舞欢庆“三月三”
歌舞爷爷
所有的鸟鸣
一起歌舞吧
智能纳米光碟:癌症新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