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制互联网

2014-03-19 03:17肇启明
中国经济信息 2014年4期
关键词:马化腾巨头阿里巴巴

肇启明

【15年前,马化腾曾经不止一次想过把腾讯卖个好价钱。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讲到,新浪的某高层在拒绝马化腾的100万报价后说:出去时请把门带上。过去的几年里,从北京到深圳,我无数次听过这样的惋惜之语:曾经有一个投资腾讯的机会摆在我面前,可是我没有珍惜,如果能再给我一次机会……

百度之名取自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的“众里寻她千百度”,在谷歌之前,IT男李彦宏就萌生了做搜索的想法。一度,李彦宏对待业务极度专一。而今,正如你看到的,百度正在大幅度转变。

阿里巴巴的故事同样令人称奇,马云为首的十八罗汉从被人称为骗子,到成为电商中国世代的渊薮,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如果遇到同样富含激情的创业者和代表未来趋势的公司或产品,他们会像曾经的大佬那样犹豫和质疑吗?

答案是显然不会。一个互联战国时代,正由马化腾、马云和李彦宏开启。在O2O、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的趋势之下,游戏、地图、团购、电商、旅游、打车、支付、金融……,每个领域,都有他们竞逐的身影。】

全球IT公司市值2013年终TOP25榜单上,腾讯与百度分别以1187.3亿美元和622.5亿美元赫然在列。如果算上正处于整体上市前奏的阿拉巴巴,这个名单上将首次出现三家来自中国的IT企业。算上阿里巴巴过千亿美元估值,BAT的总市值达2万亿人民币,用户交叉覆盖着近百分之百的中国网民(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网民数量已经突破6亿)。

虽然,中国的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目前还难以与苹果、微软和谷歌这些食物链顶端的大鳄相提并论,但来自中国的互联网逆袭,正迅速改变着世界互联网的版图与格局。

布局

百度主攻搜索,腾讯主攻社交,阿里主攻电商的时代早已一去不返。萦绕在三者之间的竞争与布局,是过去十年,乃至未来十年合纵连横的大戏。

腾讯在2011年开启“平台开放”战略之后,知名财经记者雷晓宇在报道多玩网创始人李学凌时,用了“在腾讯阴影下”的标题。无论是业已成名的大公司,还是草创中的小公司,但凡与互联网沾边儿,就或多或少地与像腾讯这样的平台级公司产生关联。

曾经异常低调的马化腾在2013年有很多值得深思之语。他数次提到,数据成为企业竞争力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资源。电商数据之所以能转向金融、转向用户信用、商家信用、提供信贷等等,都是大数据在起作用。

“十年以后再回头看到底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或者说现在应该改变什么,可能会有更清晰的认识,但现在往往是人在其中没有切肤之痛,其实很难去放弃自己的一些利益。”马化腾说。

“为自己多做一个准备”的布局思路,直接催生出了这样的逻辑:当巨头不再满足于自生产业链的繁殖,随后补强各自的领域就成为必然。所以,大多数知名创业公司的身上,都流淌着他们的血液。

业内早有预测,2014年是中国O2O的战局,互联网界的马太效应正在显现。O2O是Online To Offline的缩写,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在O2O概念兴起之前,巨头的合纵连横还很难用片面之词来归结。但O2O出现之后,所有的竞争都可以归结为线上与线下两个面向。

而互联网大战的本质,也可归结为流量、入口和大数据之争。BAT在做的,都是对这三者的争夺战。

均势

此前三座大山演变为四座大山的设想没有成为现实。奇虎360大张旗鼓地博弈腾讯、挑战百度和抗衡小米,被认为是一个重构中国互联网版图的开始。但雷声过后雨渐歇,如今的中国互联网仍然是BAT的天下。豪不夸张地说,几乎所有的互联网热点领域的竞争,百度、阿里巴巴与腾讯都隐匿在后。

马化腾曾经坦言,实在不敢想象如果微信不是腾讯的未来会怎样。微信的成功,让企鹅有了进军世界的资本。在国内,它的一切攻城略地的姿态都和微信的优势有关。新年伊始,微信支付数日之内绑定了上亿张的银行卡,业内人士大呼:腾讯用一天时间完成了阿里巴巴八年所做的事儿。这怎能不让后者着急。紧接着,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又在腾讯与阿里巴巴的主导下掀起了前所未有的补贴大战。不完全统计,二者投入的补贴资金已经达到数十亿元。百度也没有缺席,在这之前百度曾经给予通过百度地图打车的用户予以补贴。

腾讯与阿里巴巴的直接竞争还延伸到社交领域。在腾讯微信渐成气候之时,阿里巴巴5.86亿美金资金战略入股新浪微博,占股18%。随后,阿里巴巴又大张旗鼓地上马与微信同质的“来往”,试图抑制微信的扩张态势。

最近,阿里巴巴欲增值新浪微博股份至30%-50%的消息也被披露,同时入股奇虎360的谈判也在进行。用户争夺战变得更加激烈。

移动互联趋势显现之后,可以导引服务与消费的“地图和位置”成了必争之地。阿里巴巴在去年上半年2.8亿美元投资高德地图之后,今年又用11亿美元全资收购了高德,加之市场地位稳固的百度地图和凭借微信+搜狗地图布局而成的腾讯地图,三足鼎立之势已成。

在旅游网站方面,腾讯5亿元领投旅游网站同程网,目标瞄准的是百度。百度有已经上市了的去哪儿网,阿里巴巴不甘其后,投资了穷游网和“在路上”。

在百度的大后方搜索市场,腾讯也没有消停,用4.48亿美元战略入股搜狗,通过整合腾讯自身的搜搜,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百度搜索一家独大的局面。

此起彼伏的攻伐战愈演愈烈。

依附

铁蹄之下,创业公司尚能存否?

事情还得辩证来看。在三大主角运筹帷幄之下,配角们是欢乐与忧愁的分野。做大了的创业家,在欣喜地等待着巨头们的收割。成长中的创业者,则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这也符合市场经济的生态。

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在腾讯和阿里的布局下,已经迅速地拿下了打车市场的80%份额。嘀嘀打车创始人程维和快的打车创始人陈伟星真正体会到了抱大腿的好处。

获得腾讯5亿元领投的OTA巨头同城网CEO吴志祥将他接受腾讯投资的理由如下:

第一,在整个过程中间,券商、律师都是全面介入的,并确认他们持有的比例并不会影响到我们A股上市;

第二,在与腾讯的接触过程中,腾讯对于产品、用户需求的理解,对我们帮助很大;

第三、腾讯当时希望尝试的旅游电商,对我们有一定的帮助,我们的机票、门票业务也接入了他们的QQ旅游平台,为我们带来了流量;更重要的是,对于同程这样一个比较低调的企业,选择接受腾讯的投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们的知名度。

这种观点具有代表性。

被巨头嫌弃的拉手网、窝窝团则成了陪衬。它们曾经都曾处于团购的金字塔尖儿,当独立上市成为泡影之后,结局变得令人唏嘘。尤其是腾讯战略投资大众点评、正欲入股京东商城,阿里巴巴增资团购的老大美团网的背景下,如果寻不到接盘者,彻底倒下只是时间的问题。

前面提到的高德地图,面对百度的疯狂狙击,抱紧阿里巴巴的大腿也实属无奈。高德创始人成从武应该还记得当初决定免费前夕被百度地图截和的郁闷。敌人的敌人是朋友,在疯狂的收购战中体现得最充分。留给被觊觎对象的是要么被招安,要么被它的对手招安。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曾经说过一句话:影响中国未来的一定是小企业。他还说:“我一直觉得做企业做大了,是一种变态行为,姚明这样的身材是不正常的,我们这样的身材也不正常,一般一米七八才正常。对,所以这个,企业量力而行。”

言犹在耳,大公司疯拥而上,用大棒和金元收编了优秀创客的团队,也买下了他们异常美丽的前景。而对于互联网领域的小公司,却仍然在夹缝中仄仄而行。

BAT在走的道路,谷歌、雅虎一直在走,新兴的Facebook紧随其后,军备竞赛此起彼伏。世界范围内,一切有关流量、入口和大数据的产品与应用,不断地以资金和换股的形式被鲸吞或结盟。

腾讯、百度与阿里巴巴被认为最具国际巨头潜力的互联网之星,在它们开启的巨头“统制”时代,将大大加快行业的变革进程。endprint

猜你喜欢
马化腾巨头阿里巴巴
猪价再降下去 巨头也挺不住了?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
听马化腾聊“数字生态”
偷窥了马化腾的朋友圈,我才明白:马云还远不是对手!
又一个百货巨头倒下了!
阿里巴巴:股大大,权大大,还是钱大大?
阿里巴巴打开财富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