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心理机制探析

2014-03-20 08:47杨明伟
文化学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官兵资源情感

杨明伟

(武警政治学院,上海 200435)

官兵接受教育都是在一定的意识状态下实现和完成的,具有一定的精神心理条件。科学研究证明,“人客观上只存在一个神经生理系统,也只存在一个序列的生理心理机制。”[1]包括文化资源在内的一切试图对官兵思想产生影响的外在信息,都是通过同一个神经心理系统,同一套生理心理机制,这是一切教育功能发挥的必经之路。为此,从研究官兵的接受心理出发,探讨文化资源在官兵接受教育不同环节中心理机制的优势,从而将官兵潜在的接受心理转换为现实的、实实在在的接受,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具有特殊意义。

一、发挥文化资源在官兵感知环节的优势

文化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通过各种教育信息作用于广大官兵,这种教育信息又是以不同方式,渗透在各种不同的文化资源之中,体现了文化资源形象生动等鲜明特点。这种形象生动性恰恰是它进入官兵接受通道的第一张优先通行证,这种优先权的获得是与人神经系统的第一道屏障——人的感知系统的特性分不开的。

(一)人的感知系统对文化资源的反映特点

感知是指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2]。众所周知,人与外界的交流首先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实现的,这些感觉器官包括人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让官兵更好地接受教育,就必须使教育信息作用于官兵的感觉器官,向其说明讲解,使其积极感知教育信息,在看到、听到的切身感悟中充分相信教育信息。心理学家经过分析发现,在形成对外界的总体感受中,“按其比例,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3.5%,味觉1%。”[3]它们共同构成了人与外界沟通的第一道屏障。如果没有这些感官的接受,教育信息就无法进入官兵的心理系统,在官兵头脑中形成直接反映,当然也就谈不上对官兵产生教育作用了。文化资源中文化信息的鲜明特点,就是形象生动性和阳刚战斗性,这种形象生动的感性特点和阳刚向上的战斗特征,恰恰是它进入官兵接受心理通道的第一张优先通行证。

(二)文化资源在官兵感知环节的优越性

人的感觉器官中的味觉、嗅觉、触觉属于直接感觉,视觉、听觉属于间接感觉。味觉、嗅觉、触觉这一直接感觉接受的信息,不经过任何转换,是物质刺激的直接结果,这种物质刺激带来的鲜活感受,往往是语言难以表达的,对官兵的认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比如,教育者谈心时对受教育者轻轻的拍拍肩,既可以是对受教育者取得成绩的一种肯定、赞许,也可以是对受教育者工作失误的一种宽容、谅解;告别仪式上战友间一个深情的握手拥抱,其所传递的丰富情感可谓包含着千言万语,既是对多年战友情谊的眷恋,又是对战友未来生活的祝愿,更表达了对战友情谊的寄托等。此时的“拍肩”“握手”“拥抱”,既是代表着一种文化符号,更是传递着一种教育信息,收到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

视觉和听觉这一间接感觉对人的重要作用是所有正常人所熟悉的共同经验,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视觉和听觉所接受的信息,并不是我们经验中的形象和声音,而是经过人的复杂的神经心理系统工作后的结果。马克思曾指出:“在视觉活动中,光确实从一物射到另一物,即从外界对象射入眼睛。”[4]可见,人的视觉感受并不是视觉本身的主观兴奋,而是由外界光刺激所引发,如果没有外界多彩的光波射入眼睛,那么人的眼睛将处于“无所事事”的境况,当然也就谈不上积极地接受教育了。听觉器官也有类似的工作特点。文化资源中一些如融入军旅特色、文化元素、艺术风格、技术手段和教育内涵的生动形象的物质文化资源和行为文化资源,就能营造一种浓厚的教育氛围,如官兵在参加“入伍宣誓”“授衔”“向军旗告别”等仪式教育时,运用各种时空手段营造特定的仪式情境,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文化资源,直接作用于官兵的视觉和听觉,发挥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使官兵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教育,收到“不教之教”的效果。

二、发挥文化资源在官兵认知环节的优势

形象生动的文化资源经由官兵的感官全方位的接受,便来到了官兵接受心理系统的第二道屏障——官兵的认知环节,在这道重要的“关卡”前,形象生动的文化资源又一次显示了它的独特优势。

(一)人的认知系统对文化资源的处理特点

认知是人们为弄清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产生的心理活动,这些活动包括调动人的记忆、思维、联想等功能,对进入的信息加以“审视”和“判断”,也就是开始进入接受的前阶段。[5]研究表明,人的认知结构有选择信息、读解信息的功能。在接受信息时,人们会依据认同原则,选择那些与自己固有观念相符合的信息,排斥、抵制、忽视那些与自己固有观念相抵触的信息。换言之,人们是按照“好恶”的倾向来接纳和排斥信息的。教育心理学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认知是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先导和基础,而接受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则是一个逐步发展、渐进的过程,是从不知到知、从感性到理性、从知到行的发展转化过程。[6]官兵在接受教育信息和影响时,总是依据自己的认知能力、兴趣爱好、知识经验以及原有的立场和观点来进行分析判断、评价选择、排列组合、理解记忆,并纳入、内化自己新的认知图式,而且在认知图式作用下,官兵首先会过多地接受那些与原有认知图式相一致的教育信息和影响。当官兵接触到与自己认知图式不一致的教育信息和影响时,在接受心理上,要么拒绝教育信息和影响;要么把教育信息和影响曲解为与自己相符合的观点;要么改变原有认知图式,接受教育信息和影响。为此,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应研究官兵的认知接受心理,把握官兵的实际状态和自身素质所能接受的范畴及接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特别是形象生动的文化资源,以及恰当的时机和方法进行教育,增强实际教育效果。

(二)文化资源在官兵认知环节的优越性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记忆系统中的信息是以图式的形态存在的。瑞典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在阐述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了诸如认知发展、认知结构与图式、认知机能、组织、适应、同化与顺应等概念,阐述了彼此的关系。[7]他认为:“教育环境中潜移默化的功能,远大于知识传授的功能。”[8]也有学者认为:“在人们的认知背景中,任何一个事物都可能成为个体的注意对象,但是只有新奇的东西才容易成为人们注意的对象,进而产生探究的好奇心。”[9]如授课的新题目、新内容、新教具、新形式、新方法等,就容易引起人的注意。相反,千篇一律的、多次重复的、公式化的东西就不易引起人的注意,甚至使人生厌。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的文化资源,以其生动性、丰富性,把官兵记忆系统中的丰富图式,通过色彩的、声音的、静态的、动态的、空间的、时间的、情感的等相关方式,全方位地调动起来,从而使文化资源的七彩之光,进一步透射进入官兵的心灵世界。例如,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的游戏、军事动漫等运动类文化资源,在满足官兵调节、宣泄、强身健体需要的生理性快感的同时,又满足了官兵精神发展的需求,促进着官兵思想认识的发展;开展的影视、文艺创作、演讲、故事会、辩论赛等叙事类文化资源,通过设置特定的环境、情节、冲突、矛盾,夹着饱含情感的立场倾向,以隐蔽叙事的方式,把抽象的理论回放到丰富的现实生活当中,从而还原了理论与现实的真实关系,在与具体实在的现实结合中,推动着官兵思想认识的深化;开展的艺术欣赏、表演、参观游览等抒情类文化资源,以特有的情感语言、鲜明的情感态度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以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肯定性体验、生动性表现以及多样化感受,影响着官兵思想认识的发展。

三、发挥文化资源在官兵心理反应环节的优势

经过了感知和认知环节的筛选,感性生动的文化资源将进入人的神经心理系统的最重要的关卡—心理反应环节,在这道最重要的“关卡”前接受检验,形象生动的文化资源再一次显示了它的独特优势。

(一)人的心理反应对文化资源的接受特点

官兵对自身需要的教育信息,在感知上的反映和认知上的处理,还只是处于官兵的生理—心理层面,并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接受,只有教育信息经过官兵心理反应的多重检验,最终受到热烈欢迎并为官兵所接受时,它便得以多方位地融进官兵的心理构成之中,悄然带来官兵的认识、观念、情感、需要以及认知图式等心理构成的变化,使官兵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对官兵产生多种影响,这才是官兵接受教育的最佳境界,因为“宣传是对群众说明讲解,使群众相信并跟着行动。”[10]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互动的过程,教育者调动自身“知识经验、能力技巧、威信、态度”等积极因素,通过“语言说服、行为引导、纪律约束、环境熏陶”等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亲身“愿听、动心、相信、接受”教育信息,达到“引起共鸣、改变态度、接受意见、付诸行动”教育效果,最终实现“提高认识、改变态度、激励士气、调节心理”的教育目的。这个教育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心理反应环节最为重要,也最为突出,这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明确的价值判断。这时,情感就像一个忽大忽小的阀门,影响和调节官兵的认识过程,发挥着强化或抑制官兵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活动的调节功能。例如,官兵会经常感到,在心境良好的状态下接受教育时心情舒畅,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接受教育愉快,解决问题迅速;而心境低沉和忧郁时,则心情郁闷,思路阻塞,思维迟钝,接受教育有抵触情绪,更无创造性可言。俗话说:“百病生于气”“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都是情绪和情感影响人身体健康的表现。

(二)文化资源在官兵心理反应环节的优越性

从反应阶段人的精神——心理活动规律的本质来讲,在其中起根本作用的是认识、观念、情感、需要,而这些又可进一步概括为价值判断和情感体验两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是按照一定的社会、政治的需求及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特性进行的”[11],由此决定了文化资源承载的教育功能,必然在于它本身就是多种价值的统一体,是一种用特定的价值形式对多样价值内容的肯定性实践。如在营院政治环境建设中,把领导人的题词、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强军目标等制作成标语牌、灯箱等,这本身既包含物质、行为、制度和精神文化内涵,又蕴涵着军队的主流价值导向,更是以官兵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呈现出来,渗透、转化为官兵某种直接的价值需求,使外在的客观价值转化为官兵内在的主观价值,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进而引导官兵自身的实践。文化资源功能的发挥,同样离不开文化活动的配合,官兵在文化活动中接受教育,又和其情感体验分不开。官兵在丰富多彩的愉悦感受中,通过多种生理、心理、情感、意志等润化,不仅满足其文化娱乐的需要,而且推动其认识与观念的发展,促进其思想品德的形成,达到教育目的。官兵在文化活动中的情感体验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表现在许多文化活动本身就是情感的体验,就是人类通过情感的方式相互交流的重要形式,且这种情感体验具有可重复性,如对自己所喜欢的艺术作品、娱乐形式等,常常是百听不厌,百看不够,百玩不烦;二是表现在官兵参与文化活动本身就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就是带着对活动的强烈的兴趣、爱好、需求来参与活动的,来主动进行情感体验的;三是表现在官兵在开发利用文化活动资源的情感体验中,展示了自己的才华,感受了自己的意趣,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实现了自我价值。此时此刻,形象生动的文化资源又一次以其与官兵的价值需求的一致性以及情感体验的丰富性,经受住官兵原有心理结构的多重考验,一路进入官兵的精神世界,并进而给官兵的精神世界带来新的面貌。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从感知、认知、心理反应三个环节探讨了官兵接受心理,进而论述了文化资源功能发挥的心理机制,但这三个环节并不是彼此孤立、界限分明的,而是紧密相连、相互作用、融为一体的。感官的反映不断地被认知所处理,认知的处理必然包含着多种心理结构的反应,而认知和心理反应又影响着感官的反映。此外,价值和情感也同样如此,价值决定着情感,情感反映着价值,它们也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合力推动的,因此,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在开发利用其文化资源的同时,要加强对官兵接受心理的研究,找出制约官兵接受心理活动的种种因素,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不断增强思想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

猜你喜欢
官兵资源情感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资源回收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武警四川总队组织官兵进行健康体检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