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自然”与“返乎原始”
——卢梭与老庄关于自然与文明的哲思

2014-03-20 08:47李敬巍
文化学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老庄卢梭老子

李敬巍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

作为法国启蒙学者一员的卢梭对待文明与科技进步导致人性堕落的社会现实,以“自然状态”作为比照,提出了“返回自然”的口号。两千多年前中国的道学思想家老庄面对“人为物役”的社会现实,亦同样发出了“返乎原始”的自由呼声。西方的卢梭与东方的老庄,虽彼此相隔万里,生长在不同的国度,植根于迥异的民族文化土壤中,但在对待自然与文明的问题上,却有着相似的思考。对自由的追求是贯穿卢梭与老庄政治哲学始终的核心线索,相同的哲学见地折射出东、西方先哲对于人类生存困境的深切观照,这种思考一直到今天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卢梭生活的法国社会,封建统治已近腐朽,私有制社会的矛盾和弊端逐渐显露,整个社会充斥着压榨、掠夺、腐化及堕落。伴随文明而生的社会价值观、道德观的败坏,都愈来愈使人异化为“非人”,逐渐远离人性的本真。当以孟德斯鸠、伏尔泰为首的启蒙思想家们大张旗鼓地为现世文明呐喊助威时,卢梭就已经敏感地预见到文明的发展所带来的种种祸患,并给予了大胆的抨击和揭露。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中,卢梭一针见血地指出:“私有制是一切罪恶的根源。谁第一个圈出一块土地,并大言不惭地说‘这是我的’,并且找到一些头脑十分简单的人居然相信了他的话,谁就是文明社会的真正奠基者。”在卢梭看来,文明社会的到来,必然导致三个严重的后果:不平等的加剧、道德的堕落以及人的个性自由的丧失即异化的产生。当伏尔泰们武断地将文明判定为一个持续上升的历史过程时,卢梭却以一种高屋建瓴式的哲学敏感洞察到文明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并作出了上述正确的哲学论断。

社会的不平等和道德的堕落最终导致人的个性自由的彻底丧失,即异化的产生。文明社会中的人与其正当的需求和本性相异化。这种异化和背离散布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人类社会愈是文明化,人就愈远离自己的本性;人愈是通过征服自然、获得财物满足欲求,也就愈是为这些财物所羁绊。在西方政治思想家中,卢梭第一个开启了现代性文明批判的先河。面对文明社会的堕落,卢梭高声疾呼:返回自然!

同卢梭一样,老子也同样生活在动荡年代。当时,统治上层横征暴敛、巧取豪夺,伴随社会财富不断增长的是整个国家的混乱及世风日下。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老子提出回到“小国寡民”以恢复自然人性的主张。庄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其社会状况与老子时代多有相似之处:西周以来的宗法制面临瓦解,封建领主制已经崩溃,社会进步虽然有力地推动了技术和物质文明的发展,但相伴而生的同样是社会矛盾的激化。在“人为物役”的残酷现实面前,庄子承继了老子的思想,对当时充满剥削和不平等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批判。庄子指出当时的社会是“无耻者富,多信者显”(《庄子·盗跖》),品德低下的无耻之徒,利用卑鄙的盘剥手段填鼓自己的腰包;精于算计、能说会道之人都会因深谙讨巧执政者的伎俩而获得高升,成为显贵阶层。这些统治上层将自己的贪欲和横征暴敛建构在对底层穷人的压榨与盘剥之上,从而造成了“今世殊死者相枕,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庄子·在囿》)的惨象。据此,在老子“小国寡民”的基础上,庄子提出了“返乎原始”的政治主张,他说:“夫赫胥氏之時,民居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熈,鼓腹而逰,民能以此矣。”(《庄子·马蹄》)从整个人类思想发展史考察,庄子的这一论断堪称“最早的反异化呼声”。[1]

卢梭“返回自然”思想的主旨在于恢复自然人性的本真,这既是他政治思想的逻辑起点,又是其政治理想的哲学归宿。在卢梭看来,自然状态是充满了自由、平等、幸福与和谐的“黄金时代”。生活在此的自然人只具备自爱心和怜悯心,这是两种超越理性的自然情感,也是人类情感活动的原始动力和基石。“自爱心”是自然人出于自我生命的保存和关心,是一种出自心灵本能的对自身的爱;“怜悯心”则是从对自身的“小爱”扩展至对于同类的一种“大爱”,这种情感调解着人们的自爱心,确保人们在同类遭受痛苦或面临死亡威胁时产生一种天然的厌恶之心,它有时甚至可以替代法律制度对全体人类的相互保存起到协调和促进作用。处于人类自我保存需要的自爱心人皆有之,有时我们爱自己要胜过爱其他一切,对于这一点卢梭认为无可厚非。但当这种“自爱”因欲念的膨胀发展变形为“损人”或“利己”时,人类便可以通过理性的调节萌生出人性潜意识中的一种最纯洁的情愫,即怜悯,实现从“爱自己”到“爱他人”“爱整个人类”的转变。卢梭正是从这种情感转换中发掘到人类的道德潜能即良心,它作为人类善良德行的潜在动因推动着人心向善,这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的自然道德。普遍性的自然道德确保自然人过着彼此和睦共处的自由生活,这是一种符合自然人性的天然自由,文明的发展则败坏了人性的这种善根,因此,在《爱弥儿》开篇卢梭便讲到:“自造物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2]

远在东方的老子面对文明的悖论提出了返回“小国寡民”的政治主张,这是一种对世俗社会的否定性超越,意在反省世俗文化的缺失,并在此基础上为人类勾勒了一个重获自由的理想蓝图。在《老子》中,他详尽地描绘了理想中“小国寡民”社会的生活图景:人们“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过着“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独立、宁静的生活。老子认为,在这样的国度里,人们不必为争夺物质资料与人发生纷争而独享美食的甘甜,不必为了争夺栖息之所与人为战,完全可以安乐地与家人享受天伦,并在此基础上共同分享淳美风俗带来的精神愉悦,这与卢梭构想的“自然状态”如出一辙。庄子构想的“至德之世”与老子的“小国寡民”异曲同工。庄子这样描绘他的“至德之世”:“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乌鹊之巢可攀援而闚。”(《马蹄》)在这样的图景中,人们过着“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庄子·盗跖》)的自由生活,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纯朴,广袤天地,天人合一,人、物之间达到和谐的极致。因为没有纷争,也就没有所谓君子与小人、贵贱与亲疏的差别,人们因无知、无欲而享受着简单的快乐,这与卢梭笔下的“自然状态”何其相似乃尔。

自由是东西方哲人的共同诉求,为了实现人类自由的终极理想,卢梭和中国道家学者都为人类设计了一个完美的“栖息之所”即自然状态。卢梭将“自然状态”作为实现其政治构想的理论性假设,将这种自由的状态作为他批判文明社会及建构理想国家的参照物。卢梭并不认为在人类的原始时代真的存在这样一种自然状态,更不主张开历史的倒车,他清醒地意识到这种倒退既不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更无实现的必要,因此,他提出了一套更具现实操作性的救世方案,即主张人们本着“公意”的原则,通过缔结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公意原则及法律确保人们在“转让”个人自由的同时,享有作为国家公民的自由,从而实现从“自然的自由”向“政治的自由”[3]的转变,而后者无疑是一种更高形式的自由。

老庄赞美“小国寡民”与“至德之世”的原始社会,其用意也是将其作为观照与批判当时社会的一种镜鉴。正如张智彦所说:“老子对原始社会的肯定和赞扬主要表现在他对原始社会遗留下来的一些观念的肯定上,而这一肯定又是以他对现实的批判作为契机的。也就是说,老子对原始社会的某些肯定,并非如一些人所说的那样是要开历史的倒车,恰恰相反,他是以肯定原始社会的方式去批判奴隶制文明中的弊端”。[4]面对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横征暴敛,老子进行了深恶痛绝的抨击。他一针见血地指出,造成民不聊生与社会困顿的根源即在于统治者的残暴剥削与压迫。“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为盗夸。非道也哉”。[5]这是说,在残暴的专制统治下,整个国家呈现出的是田地荒芜、仓库空虚的惨状,而权贵们却依然锦衣玉食、奢侈无度,他们俨然就是窃国大盗,因此,老子愤然抗议:“真是天下无道啊!”这里的道,指的就是公平正义。可见,老子同卢梭一样,追求一种公平正义的社会,所不同的是,卢梭所走的是一条民主和宪政的道路,而老庄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对统治者的反抗与劝诫之上。

身处东方的老庄虽然先验性地洞察到了“人为物役”的不平等的存在,但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言,“一定时代革命思想的存在,是以革命阶级的存在为前提的”,老庄有关文明社会的哲学论断,在尚无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新兴阶级出现的时代,只能作为一种“早熟”的纯哲学理论而导向另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之境。

相较于老庄,卢梭生活的时代,封建专制统治已走向没落,代表新时代精神的资产阶级日益强大,他们在经济、政治上要求平等的呼声愈来愈高,席卷整个欧洲的启蒙运动更将人性解放、平等自由的口号作为政治诉求摆上历史的桌面,成为新兴资产阶级实现其政治理想的导引。作为启蒙运动一员及资产阶级代言人的卢梭,他站在平民的立场,面对当时不平等的异化的社会,提出了重塑内在与外在世界的政治理想,适时地传达了那个时代进步资产阶级要求自由平等的政治诉求。卢梭的这一政治理论,曾经作为一面理论的旗帜,引导了法国大革命、并鼓舞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及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卢梭与老庄的心是相通的,他对老庄的超越是时代的超越。

卢梭和老庄在人类历史上属于完全不同的地域、国度、文化和种族,生活在完全不同的历史阶段,而把他们的思想进行比较,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人类在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演进中所遭遇的种种困境,如阶级上的两极分化、心灵的迷失、道德的沦丧、环境的破坏等,是会跨越地域、国度、文化、种族以至不同历史阶段的,是普遍而深刻的。而比较他们对于文明之弊端的反思和批判,可以激发我们的警醒和思考,使我们反省和矫正我们的实践,从而追求一种自然的、健康的、以人为本的发展,建设一个公平正义的和谐的社会。

猜你喜欢
老庄卢梭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吹响老庄全面振兴的“冲锋号”
与卢梭的狮子相遇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跟着卢梭去看原始派
卢梭的思想实践及其争论
谎言
智者老子
卢梭《社会契约论》中的自由思想
老赵老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