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县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思考

2014-03-20 13:44刘书振
财经界·学术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信息化建设

刘书振

摘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财政支出管理领域的一项变革,是我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馆陶县财政局自2007年启动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六年的时间,通过专户归口管理、理顺资金流程、改变支付方式、实施财政一体化建设、规范财务报销程序等一系列改革,使该县的财政资金运行方式发生了大的变化,财政资金管理日趋规范。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 部门预算 信息化建设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财政支出管理领域的一项变革,是我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馆陶县财政局自2007年启动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六年的时间,通过专户归口管理、理顺资金流程、改变支付方式、实施财政一体化建设、规范财务报销程序等一系列改革,使该县的财政资金运行方式发生了大的变化,财政资金管理日趋规范。截止目前,所有预算单位、乡镇、预算内外和政府性基金均实施了以零余额清算为基本要求的规范模式的改革。随着该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在增强财政资金调控能力、提升资金运行效率、提高资金使用透明度、规范了预算单位财务行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深化完善。

一、现行县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较粗,追加较多,影响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部门预算是国库集中支付的基础,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对预算编制和预算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但县级面临两个难点,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带来一定难度。一是县级预算的编制较粗,支出项目往往只填到“类”、“款”、“项”,很多子项和子目都没有填报,在具体操作中不利于对每一笔资金真实流向进行监督,比如在公用经费中,因预算不能按水、电、油修等细项安排,造成单位支出审核时只能按办公经费进行处理。二是年中临时追加预算较多。近几年,随着县城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财政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在年中追加预算支出较多,因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而储存在国库的资金大量用于这方面支出,致使国库资金存量较小,难以实现改革目的。

(二)财政专户管理有待改进

馆陶县财政属吃饭财政,大部分开支需靠上级专移支付,在资金上依赖上级财政过重,大部分专款都需要进入财政专户管理,再加上上级专款往往是先来文,后来资金,为了加大财政支出进度,县级往往采取先由国库支出列支到专户,由于一些项目必须验收后才能拨付,使得资金长期滞留在专户,造成一方面专户资金闲置,一方面国库资金紧张。再加上有些进入专户的资金还需要向单位拨付(单位实有资金账户在支付中心分设),造成重复拨付。财政专户管理的存在,还造成财政任何一个科室无法了解一个单位的全部支出。

(三)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不能满足现行业务需要

馆陶县为推行规范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取消了单位的全部账户,只开设了零余额账户,实行“零基一体”。 但是单位的借款、上级拨付资金等往来资金就没有账户可以存放,目前在支付中心内部开设户头,核算往来资金。但是上级明确规定不允许从零余额账户转入单位账户,但在县级资金运行中,单位之间、一级二级单位之间、上下级之间常常发生往来资金。

(四)县级国库动态监控职能未能充分发挥

在实践中,由于县级公务卡没有全面推开,受直接支付无法提现金的限制,县级授权支付额度较大,为此,我们对财政授权支付资金实行了事前审核后,再由单位去银行办理的程序,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但由于在软件操作上,支付中心没有事前操作权力,再加上人员少、工作量大,难以每笔核实资金用途,只能等银行受理完通过系统提交到财政部门时,才能发现使用是否合理,不利于支付部门的监督。

(五)公务卡尚未全面推行,大额提取现金时有发生

2013年,我县对各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开立了公务卡,但是受传统现金报销模式和县级刷卡环境影响,公务卡真正实行起来较为困难,再加上个别单位,特别是乡镇,由于项目征地,存在对农民支付包产款、征地款、拆迁补偿款,还有一些向农民发生的困难补助等,而农民只认现金,不提供个人银行账户,致使大额提取现金现象时有发生。

二、深化县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一)细化部门预算

预算编制是预算执行的前提,是财政国库管理改革的基础,只有真正实行部门预算、细编预算,才能使项目资金尽可能落实到具体项目、具体单位,减少二次分配,便于预算执行。

(二)加大软件的开发、应用和对接,完善国库动态监控体系

建设以财政资金支付实时监控为中心、以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以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和动态监控系统为手段、以内控管理和外部监督制度为基础的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体系,设定动态监控范围,设置监控对象,对国库集中支付过程进行全面监控,进一步规范预算单位财务管理。特别是对授权支付的监控功能,应当设置自动预警,当预算单位向银行提交授权支付指令时,系统可对支付事项的用途、收款人、收款账户等信息进行自动审核,审核不过的,应向财政支付部门提交确认。对大额提取现金的支出应设置不能审核通过的功能,减少人为因素的大额现金提取。

(三)减少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统一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管理,实行直接支付

对县级业务来说,为便于资金管理,资金应实行一个笼子收,一个漏斗支,财政专户资金应纳入国库集中支付中直接支付管理模式,以便增大国库资金存量,便于县级调控资金。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整合优化操作平台

目前,县级仅实现了财政部门、代理银行、人行之间的联网,应尽快与各预算单位联网,实现各部门之间信息的即时传递,上级财政部门应在县级联网上给予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对有改革积极性的县应率先推进,以确保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向规范化、科学化要求迈进。

参考文献:

[1]张书红.浅析国库集中收付制度[J].当代经济,2010,(01)

[2]赵明洁.试析预算外资金管理[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6)

[3]于洪军.加快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向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转变的几点建议[J].齐鲁珠坛,2009,(06)endprint

猜你喜欢
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信息化建设
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强化措施
论国库集中支付对行政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新财会制度下医院部门预算与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分析
完善高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有效对策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关于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