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

2014-03-21 18:28马小红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风筝同学语文

马小红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改变教学策略,开发学生潜能”已成为学校语文教学的一个新目标。在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合理诱导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课。那么怎样才能开发学生的潜能呢?本人就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发散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发散思维是一种寻求多种答案,不满足于唯一答案的思维,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思维。教学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开发学生的潜能,还要懂得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不受约束,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那么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所采用的是一种开发的探究模式,让班里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到课堂中,对学习的材料进行观察、分析、思考、研讨,最主要是将新旧知识有机联系在一起。

比如在学习《杨修之死》时,罗贯中以带有个人情感的笔法将曹操塑造成一个人人厌恶的乱世枭雄。而历史上的曹操果真如此吗?我认为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历史本真。于是,我让大家回忆曾经学过的《龟虽寿》一诗,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曹操真的是一个阴险毒辣的小人吗?”将文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句反复分析,自然就还原了曹操,他应该是一个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另外,在学习《沁园春·雪》一词时,也采用了新旧知识相联系的方式,以对比的形式呈现于课堂。将这首词和曾经学过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文进行对比,两文均写雪,但是雪景的特点、表达的主题均有所不同,通过对比,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二、适时赏识成功,树立坚定学习的自信心

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都希望自己被他人认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其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而且能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坚定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教师还要特别注意鼓励后进生主动发言,而且在发言的质量上不要提太高的要求。这样来进行评价,会让学生感到态度诚恳、评价中肯,进而产生主动求知的欲望,以良好心态进入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多用启发式教学,先建立他们的自信心。尤其是对于一些平时较胆小的学生,更要少一点挑剔,多一点认可,甚至于创造条件,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为了激发各个层次学生的积极性,我常常使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即让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回答较简单的问题,如字词、朗读课文等,让成绩较优秀的同学回答稍有难度的问题,这样人人都有机会得到老师的肯定,人人都能在课堂上找到成就感。

在指导学生诵读《雨说》这一非常适合朗读的诗歌时,我特地选择了一个胆子较小,平时不爱发言,常被老师和同学忽略的女生。她明显感到很意外,但还是读得很认真,其实她的声音很好听,只是缺少一些朗读的技巧。读完后,我问同学们:“大家说,她读得好吗?” 一些学生点头表示赞同, 我继续说:“我觉得这位同学的声音很像央视主播周涛。”听到这句话,这位女同学吃了一惊,脸微微有点泛红,脸上的笑靥渐渐浮现。我借机说:“如果能够稍加训练,他日说不定真能成为主持人。其实刚才你读得不错,如果再柔美些,就更能表现长者对孩子们的殷切希望了,大家邀请她再为我们朗诵一次好吗?”同学们都开始鼓掌,此时这位女生充满信心地站起来朗读,比上次读得更响亮更认真了。

总之,要彻底激发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潜力,就一定要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而非教育传授的场所。要用我们的一双慧眼,发现孩子们身上更多的闪光点,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璀璨的星星。

三、丰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动力

以活动激发兴趣,让学生在快乐、成功中学习。我把它用于语文课堂,不仅能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而且很容易点燃创新的火花,萌发创新的冲动。同时,它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使知识得到巩固。课堂活动形式活泼,融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为一体,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学习《风筝》一文时,为了让这些埋首于书堆,渐渐失去快乐的孩子再次感受童年的乐趣,明白玩具之于儿童的意义这一主题,我在课前特地让同学们准备了做风筝的工具,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四人一小组一起完成简易风筝的制作。这些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孩子,连童年的玩具也是由父母从商店里直接买来的,从来不知道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玩具的快乐。我看着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制作风筝,见机变身为主持人,让孩子们谈谈此刻心里的感受。孩子们都表示,虽然制作风筝很麻烦,很费脑筋,但是能和同学们一起合作,共同见证一只风筝的诞生,心里的快乐难以抑制。课后,我们约定在周五活动课的时候将自己亲手制作的风筝放上天空。我想,这一节课的主题,无需我多作繁冗的解释,每个同学都已了然于心。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而且让语文走进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快乐地理解课文。

当然,我们也可以引入竞争。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上课听讲认真、爱动脑筋、回答问题有独到之处、课文朗读入情入境、善于提问等课堂表现好的学生进行适时的表扬,并对受到表扬的小组适当奖励加分,这样就能够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课堂上始终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课堂上我有时通过五分钟听写字词比赛,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有时适时组织学生进行三分钟比记忆,看谁在三分钟内记的课文内容多;有时比比看小组中谁的朗读最好,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小组学习中集体的进步是最大的进步。

总之,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课堂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活跃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这才是真正成功的语文课堂教学。让我们带着激情,在漫长的教学路上做好“引路人”,为学生营造自主发展的空间,让我们的课堂动起来,让课堂充满生机活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猜你喜欢
风筝同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在手账中为风筝比心
学做风筝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