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的两个着力点

2014-03-21 09:33戴宝娟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小猫想象作文

戴宝娟

戴宝娟,教师,现居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

在新课程环境下,作文教学到底应该如何抓,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促进其语文素养的形成呢?笔者以为应注重两个着力点。

一.进行人文性教育

新课标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应有突出的表现。

1、走进生活,追求人性之美。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学做真人、求真知、抒真情、吐真言,就须让学生懂得追求人性之美。学习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和认识,避免概念化的思维方式。养成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心、对国家的热爱、对别人的关爱、对丑恶行为的憎恨。让学生走出学校封闭的空间,把社会作为课堂,饱览祖国大好河山,领略祖国山河美。深入社区,感受社会变革;采访人物,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挖掘人性美;开展调查访问,感受身边的变化。这些是学生对生活的直接体验,因此也就不难从文中见“人”。

2、追求独特,张扬个性之美。鼓励学生自主地选择内容和形式,真切的反映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出有自己特色的作文。要让学生多展开想象的翅膀写想象作文。亚里士多德说过:“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思想。”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特点,他们有着敏锐的感知和丰富的想象能力。让他们写想象作文,能使他们自由的天性得到最大的发挥。多阅读充满创造想象的作品尤其鼓励学生有“异想天开”的创造想象,不断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肯定和鼓励他们的点滴发现。

要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需要创造一种精神振奋、生气勃勃的课堂气氛。如要写一种动物,由于多媒体CAT软件的设计,学生不再限于写自己身边的猫狗,而是在纷杂奇妙的动物世界中了解性情粗暴的美洲豹、行动迟缓的亚洲黑熊、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以及一身刺甲的夜行刺猬等,学生的兴趣在声、光色的传递中,在身临其境的感受中得以激发,他们大可依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我手写我口,我口表我心。”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自由命题,自主选材,自行写作。他们的写作欲望挥笔如流云,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并逐渐增强实践中分析、认识事物的能力,逐渐形成自己的主观意识。个性倾向得以充分发挥并不断萌芽滋长。

二.培养创造能力

1、培养创新意识,包括好奇心,探究的兴趣,求新求异的欲望等。学生爱写还是厌写,爱问还是不问,对新异事务敏感还是麻木,这要取决于后天的教育。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曾调查表明,后天的教育对人的智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千方百计地保护他们的好奇心,不断激发他们的探究的兴趣,肯定鼓励他们点滴的发现,像爱护幼苗一样呵护和配置他们的创新意识。

写作文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首先要强化学生求异创新的意识。要让学生在日记中把自己每一天的所见所闻、喜怒哀乐、有个性的人和事,有选择地、有目的地记录下来,向日记吐露心声,表达情感。其次要鼓励学生运用课内外知识,自己去创作。学生有大量课外知识的积淀,快速多变的信息和长时间的练笔,他们可以尽情地驰骋想象,淋漓尽致地发挥,进行创作。第三要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敢想敢写,进行跨越式写作。画出一个圆、一个梯形、一个三角形,想象出一个美好的事务或编写一个故事,写成小文。既有学生生活的体验,又有丰富的想象。如:我为学生设计的《小猫钓鱼新法》等文题。这些文题令学生耳目一新,立刻引来浓厚的兴趣。他们为小猫设计了许多种钓鱼的方法。使小猫钓鱼由过去的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有深度,又有广度,更有时代性。

2、培养创新能力。首先是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在理解上有自己的感受,有独特的见解;在表达中不说套话、假话,有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观察,自己的真情实感,在与众不同中透出新意。其次是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想象作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最有效的途径,小学生也特别喜欢写这类文章。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作文教学既要让学生多阅读充满创造想象的神话、童话、科幻故事,又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特别是异想天开的创造想象。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思维方式表达表述见解,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如写“雪”,既可以写她的纯洁,也可以写他的虚伪,因为他掩盖了一些肮脏的东西;写一件事,既可以从这个角度写,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表现。千万不要追求千篇一律,要真正让学生“我手写我口,我笔表我心”。

猜你喜欢
小猫想象作文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小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