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报发展的新路径——集团化办刊

2014-03-21 05:36孙中涛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稿源集团化办刊

孙中涛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学术期刊和各高职院校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高职学报对高职院校的科技研发、教学改革、学术交流及其人才培养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推动我国高职院校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但同时,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职学报的发展还存在诸如优质稿源不多、专业性不强、发行量不大、学术水平不高、编辑力量不强、影响力较弱等种种问题,“小而全、散而弱”成为其真实写照,甚至有人将其列为学术期刊中的“第三世界”,这既束缚了高职学报自身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其在高职教育中的正能量的充分发挥。对于这些问题,学术界诸多同仁一直较为关注,也提出了种种建议与良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职学报的发展,但仍未从根本上予以解决。

近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界对高校学报改革的呼声渐起,在此背景下,高职学报如何适应今后形势的发展,办出特色,创出品牌,已成为当前各高职学报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通过深入调研,笔者认为,高职学报要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种种问题,创出品牌,办出特色,可以借鉴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成功经验,走集团化办刊的道路,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探索高职学报发展的新路径。

1 集团化办刊的内涵

“集团化”其实是属于经济学领域的术语,是经济学概念,指的是将经济领域中分散的、生产规模比较小的实体以集团的形式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规模比较大的经济运行实体,以规模优势来提高企业经营中的规模效益,[1]其主要表现形式为经济集团。之后这一概念与原理被其他行业借鉴和利用,如在职业教育,出现了一批“职业教育集团”,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发挥了应有的正能量。

集团化办刊就是吸收经济集团的思想与理念,汲取职业教育集团办学的成功经验,将“小而全、弱而散”的各类期刊以集团的形式有机组织在一起,形成规模相对较大的办刊综合体,实现各期刊的优势互补和资源的共建共享,提升其在期刊界的竞争力,从根本上解决高职学报优秀稿源不多、专业性不强、学术水平不高、编辑力量不强、影响力较弱等久治不愈的顽疾,改变其在期刊界“第三世界”的不利地位,推动高职学报的健康发展。

2 集团化办刊的优势

高职学报实行集团化办刊可以通过力量的整合、资源的共享、特色的形成与品牌的创建,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刊的优势,提升其在期刊界的竞争力与影响力,从根本上消除阻碍高职学报的健康发展各种瓶颈。

2.1 集团化办刊可以提升高职学报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当前高职学报的一个主要现状就是“小”而“弱”,不被学校重视,学报编辑部多被边缘化,都没有独立的行政建制,一般都是和别的部门,如高教研究室等合署办公,或者挂靠在科技处等科室,学报编辑部人员少、规模小、发行量小、影响力弱,[2]散兵游勇式的办刊难有作为。

通过集团化办刊,众多“小”而“弱”的高职学报可以凝聚成大的学报联合体,实现人员共用、信息共享、品牌共建,形成高职学报“航空母舰”,克服自身“小”而“弱”的不足,借助规模优势吸引优质稿源,提升办刊质量与学术水平,从而提升其在业界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2.2 集团化办刊可以实现高职学报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

当前高职学报存在的另一问题是办刊质量不高,同质化严重。由于高职学报属于“第三世界”,在业界的地位与影响力较弱,大量稿件经过核心期刊和本科学报的多次筛选,才会投向高职学报,导致优质稿源稀缺;再加上高职学报的编辑人数少,难以有效甄别不同类别的优质稿件,造成高职学报难以有效采编到优质稿件,从而影响了高职学报的办刊质量。同时,高职学报多为综合版,相互仿效、相互复制的现象非常严重[3],造成办刊栏目同质化,特色不明显,严重影响了高职学报的健康发展。

通过集团化办刊,可以在稿源、编辑、审稿专家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建立稿件共享平台,成立集团编辑与专家库,实现稿件的合理分配、编辑与评审专家的共享,尽可能利用好有限的优质稿源,并甄选出优质稿件,以提升高职学院的办刊质量。通过集团化办刊的分工协作,各高职学报可以根据学校的专业优势与办学特点,通过集团的力量走专业期刊之路,提升高职学报的专业性。另外,集团内稿源的共享,还可以解决众多高职学报内稿过剩、外稿不足的问题,通过引入一定比例的外稿,既可激发学报内的思想碰撞,还能有效提升高职学报的社会影响力。

2.3 集团化办刊有利于高校学报转企改制的探索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新华书店、高校出版社和部分期刊杂志社已成功完成了转企改制工作,而对高校学报(包括高职学报)转企改制的呼声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高校学报很有可能成为下一批文化体制改革的对象。而高校学报由于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非盈利性,且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对其改革尚无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在摸索中寻求改革的出路。

通过集团化办刊,成立高职学报集团,各高职学报可以降低对所在学校的依附性,强化社会性,在保证学术质量的同时,增强盈利能力、市场适应性及独立运营的能力,为转企改制奠定基础。

3 集团化办刊的践行路径

集团化办刊是个新生事物,既要借鉴高职院校集团化办学的成功经验,还要吸取其在集团化过程中出现的教训,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努力实现高职学报的集团化办刊。

3.1 组建民主化的管理体制

目前高职学报合作共赢的最大阻力是担心自身利益受损,不愿参加合作办刊。因此,为了充分调动各家学报合作办刊的积极性,实现资源的共享与共赢,必须充分彰显民主,尊重每一家高职学报的利益,不能以牺牲少数学报的利益为代价换取所谓的共赢。鉴于此,建议集团实行理事会制的集体领导,成立集团理事会,为集团的最高领导机构,具有最高的决策权,每家学报的主编或副主编为理事会成员(限1名),理事长由集团成员轮流担任,任期2~3年。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定期或择期召开,实行民主集中制,决定重大问题须半数以上理事同意方为有效。同时,设立秘书处,主要负责集团的正常运转和常规事务的处理,落实理事会通过的决议与事项。这种理事会的体制领导,既保证了所有集团成员的利益与话语权,也有利于信息畅通、业务联通和情感沟通,实现集团的协商管理和民主运作,使高职学报既愿意、也能够抱团取暖,实现资源共享和发展共赢。

由于目前高职学报属于各高职院校拥有和管理,因此在组建高职学报集团时必须做好学校领导工作,由各高职院校的校长出面推动这项工程。同时,为了打消各高职院校的顾虑,高职学报集团在初期可采取松散式合作模式,即仅仅是资源上的共建与共享,集团不涉及各高职学报的法人属性、行政管辖及财政,待时机成熟再发展更高层次的高职学报集团。

3.2 构建高效率的运行机制

为了保证集团的正常运转,必须出台集团章程,明确规定各高职学报的权力、义务及加盟与退出机制,要求自愿加入集团的学报必须严格遵守集团章程,避免一盘散沙的局面。同时,为了提高运行效率,集团必须细化工作任务,建议将集团工作内容划分为稿件处理协调、审稿专家调配两大块,成立稿件协调委员会和审稿专家委员会。稿件协调委员会主要负责集团的稿源开发和稿件分配工作,审稿专家委员会主要负责审稿专家库的建立与专家调配工作,为了保证这两项工作的透明与高效,必须制定详细的委员会工作细则,并实现工作的公平、公正和公开,在保证每家学报的利益的前提下,实现稿件和审稿专家的按需分配,最大限度地实现优质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高职学报集团最容易出现的潜在问题是优质稿件的分配不公问题,优质稿件是稀缺资源,建议在稿件分配中既要坚持根据学报特色栏目的需要进行分配,还要照顾全面,对特色栏目资源非常稀缺的学报,可以通过其他内容的优质稿件进行适当倾斜,使每家学报都能通过合作受益,以彰显合作共赢的宗旨。

3.3 搭建全方位的合作平台

为方便高职学报集团成员间资源的共享与共建,须搭建一个便捷、高效、全面的合作平台。第一,建设集团的门户网站,网站除进行集团宣传和信息沟通外,还须集成稿件在线处理和审稿专家在线调配等功能,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优势,提高集团的运行效率。第二,开发集团稿件处理软件,该软件须具备集团投稿、审稿、定稿及分稿功能,各家学报通过软件终端可以将本刊不适用的稿件上传至集团稿件库,由集团统一审稿、定稿,最后根据各学报的需要和特色进行分配,以充分挖掘和利用优质稿件,实现稿件与审稿专家的共享。第三,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和各类主题研讨会,以解决集团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并就集团的发展与完善进行商讨,群策群力,共谋发展。第四,刊发集团简报,由秘书处负责搜集刊发集团及其成员的相关资讯,定期汇报集团的运营信息,提高合作的透明度。

合作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个别学报会游离于集团之外,不参加集团活动,不响应集团号召,轻则会影响集团运行效率,重则会导致集团的分崩离析。为了增强集团凝聚力,除集团保证其运行的透明与公平外,还需要加强沟通与交流,在常规的理事会、工作例会之外,还定期举行联谊活动,如借各家学报办刊周年之机会,召开庆祝会,即可以增强各家学报的感情沟通,还有利于扩大集团的宣传,提升集团的社会影响力。

4 结 语

当前高职学报集团化办刊的蓝图虽尚在规划之中,但已拥有了一定的实践基础。近年来江苏省多家高校学报(以高职学报居多)以自愿加入的原则成立了江苏省区域性高校学报协作组,定期召开年会,加强了沟通、交流和协作。在此基础上,2012年区域性高校学报协作组又成立了江苏省高校学报研究会区域性高校学报专业委员会,进一步加深了合作层次,为合作办刊和资源共享奠定了基础。高职学报应以此为基础,顺应现代出版业的发展趋势,积极面对高职学报面临的严峻形势,借鉴高职院校集团化办学的成功经验,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积极尝试高职学报集团化办刊的发展之路,合作共赢,共谋发展大计。

[1] 陈华.关于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理论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5):7-9.

[2] 孙红.高职学报的现状及功能定位[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92-94.

[3] 石芬芳.高职学报发展的困境与路径创新[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19(6):43-45.

猜你喜欢
稿源集团化办刊
声 明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高职内刊学报发展路径调查研究
甘南藏区学前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实践探索
全省首届少儿期刊办刊经验交流会在长沙召开
新时期科技期刊稿源挖掘问题的探讨
打造集团化医疗航母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
坚持开门办刊,讲好行业故事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