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预设及其可消除性的认知解读

2014-03-21 07:00徐巧燕刘伊俐
关键词:语言学预设消失

徐巧燕,刘伊俐

(福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350108)

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给语用预设下了不同的定义。Jackendoff认为语用预设是交际双方(interlocutors)所共享的背景知识;[1]然而Fillmore却认为语用预设是言语行为的合适条件或是话语合适性;[2]Grundy则认为语用预设是一种非语言现象,并把它定义为“背景假设”(background assumption)。[3]何自然认为语用预设是指那些对于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也包括说话对象)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关系。[4]这些定义尽管不尽相同,但从某种程度上都认为语用预设是交际双方共享的知识,且它是能确保双方顺利进行交流的前提。但是,语用预设是一种复杂的现象,虽然学者们从关联理论、话语分析等角度已经对语用预设做了许多研究,但是其研究空间仍然很大。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及其运用方面的拓展,越来越多学者尝试探索预设的认知解释。

一、语用预设研究概览

(一)基本特征:共知性和合适性

共知性指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是语用预设一个重要的特征,它能保证人们交流的顺畅。Goddard指出,“语用预设对语言经济性原则起到重要的作用,毫无疑问,如果没有它,话语便变得繁琐,不经济。”[5]例如,如果A在酒吧问B,“Have you got a light,please?”这句问话的语用预设包含以下几条:(1)“light”被认为指火柴(match);(2)A需要的“light”还存有燃料;(3)B要做的不仅仅是回答A的问题。如果说者没有利用语用预设,违反话语经济原则,那么他的问句将是繁琐冗长的,如“Are you in possession of a box of cigarette lighter,please,and,if you’re,are they in working order,and would you be willing to allow me to use either of them,and could you therefore idicate that willingness or otherwise by responding?”因此,通过分析发现,如果没有了共知性,话语将变得冗长繁琐。

语用预设的另一个特征是合适性,它指施行言语行为合适条件或前提条件,它可根据具体的语境推断得出。一个话语由于不同的语境,可能暗示不同的预设,这样,受话者便无法推断说者真正的蕴含意思,预设的合适性则能帮助交际双方推导出正确的言语行为,保证交流顺畅。

(二)近年国内对语用预设认知研究概况

王文博探讨了预设的认知解释,预设消失现象的认知解释(包括百科知识充当预设阻塞语、不同理想认知模型之间的否定、连接语充当预设筛选语)。[6]陈家旭、魏在江从心理空间理论入手,探讨了语用预设的心理空间理据,认为心理空间理论对语用预设的流向、预设触发语、预设的转移、预设的投射等方面具有较强的解释力。[7]彭有明发现从语用预设的原型结构出发,可以比较好地解释语用预设的不同选择以及一些语用预设的“看似不合理性”等问题,分别探讨了语用预设的原型结构;语用预设的原型结构对或然性语用推理的认知解释,其中包括缺省推理、非缺省推理;非缺省推理包括语用主体间激活的典型和非典型成员不一致、语用主体对典型与非典型成员的混用。[8]魏在江从关联理论入手,对语用预设在认知语境中的特征和理解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语用预设的认知心理理据;[9]以认知语言学家Langacker的认知参照点原则为指导,探讨分析了认知参照点与预设的多维性、预设的隐性特征、预设的动态性、语用预设的主观性之间的关系;[10]另外还从语用预设原型结构的认知心理出发,以认知语言学的构式理论为基础,对汉语楼盘广告中的语用预设进行了认知分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广告语的预设机制。[11]此外,研究发现,语用预设的工具性特征体现了指类句预设的类特征,语用预设的指类功能能够说明指类句的反例,并且认为语用预设机制是指类句法结构生成和使用的重要认知机理之一。[12]

二、语用预设的认知解读

认知语言学是传统语言学理论的拓展与延伸,它试图探索语言模式的认知阐释。认知语言学认为,人们的认知活动遵循从已知到未知的规律。“语用预设作为一种人类认知的经验基础和必要条件,是认知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13]从认知角度解读语用预设具有可行性,这为预设的研究开启了一个新的视角和途径。

(一)理想认知模型(ICM)的认知阐释

理想认知模型(ICM)是George Lakoff研究认知对语言的影响首次提出来的,“通过理想认知模型的结构来组织知识。”[14]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认知结构,理想认知模型也称为完形,涉及到人们认知域里各种各样的背景知识,反映出人们对某些特定领域经验的、统一的、理想化的理解。“认知模式具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是提供有关的情景作为理解的背景,二是激活有关的其他概念和知识。”[15]

语用预设指交际双方共有的知识或背景,因此,从认知的角度来看,语用预设可以被理解为人们对某些特定领域经验的、统一的、理想化的理解,也可被视为是一种由某些概念或知识建构起来的认知环境,且这些概念或知识是由预设触发语的理想认知模型激活。“人们的交际中,语用预设表现为交际双方互明的共同认知环境。”[6]如下例:

约翰:玛丽真是不礼貌。

安妮:是啊,这是她的一个缺点。

根据理想认知模型,从“不礼貌”我们可以推断出约翰认知环境的构成之一是他对人类行为或社会评价领域的一种态度,即他认为“做了无礼的事情或粗鲁待人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安妮的回答表示她同意约翰的说法,且该回应,同意的态度正是安妮认知环境的构成之一。这种统一的、理想化的认知构成了约翰和安妮共同认知环境。因此,这种对玛丽的态度正是由“不礼貌”的理想认知模型所激起的语用预设,它能确保约翰和安妮继续顺畅地交流。

(二)图形/背景理论的认知阐释

预设触发语的理想认知可以将一个句子分为两个部分:陈述部分(asserted material简称A)和预设部分(presupposed material简称P)。由格式塔心理学发展而来的图形/背景理论可为预设提供一个有效的阐释:“图形指某一认知概念或感知中凸显的部分,是注意的焦点,而背景是为凸显图形起衬托作用的部分。”[6]通过对预设理想认知模型的分析可见,预设是语言使用者的认知环境,起着充当背景的作用。因此,预设部分就是背景,而陈述部分就是图形,它传达了说话者的主要交流意图,且作为注意的焦点在共同认知环境的衬托下突显出来。这正如Levinson所言,“一个话语的图形就是被陈述的部分,就是所说的主要信息点,而背景就是一系列衬托图形的预设。”[16]

三、语用预设可消除性的认知解读

作为一种语用推理,和会话含义一样,预设也有可消除性的特征,这意味着从某种程度上,即使一个句子仍有预设触发语,其预设可能消失。

(一)可消除性

何兆熊认为,“导致预设消失的语境因素大致有两种,一种是语境中的语言因素,另一种是语境中的非语言因素。”[17]一种常见的导致预设消失的语言因素是话语因素,即当把一个含有预设的句子置于一定新的话语环境中,该预设便会消失。比如,含蓄动词“manage”会有“having tried”的预设,因此句子“John did not manage to pass the exam.”预设着“John tried to pass the exam.”但是一旦把该句置于这种话语环境中如“John did not manage to pass the exam.In fact,he did not even try to.”此时,前一个句子原有的预设消失了。

导致预设消失的非语言因素指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或设想和某一前提矛盾。[17]例如,时间状语从句是一个触发语,因此“She went back home before she finished her homework.”预 设“she finished her homework.”但 是 “She died before she finished her homework.”却无法预设“she finished her homework.”这是因为后一句原有预设与人们的常识即人死了之后,无法完成作业,发生冲突导致消失。

(二)认知阐释

如上所述,陈述部分是图形,预设是背景,但事实并非总是如此理想,因为预设具有可消除性,对此认知语言学具有较强的解释力。预设触发语的理想认知模型可以激活某些预设,但有时这些预设不能适用于特定的场景,此时由触发语理想化的认知模式激活的潜在图形/背景关系就会受阻,导致潜在预设的消失。只有基于背景,图形才能得到凸显,否则便无法建立图形/背景关系,此时潜在预设便会消失。如例“She died before she finished her homework.”通过“before”激发的理想化认知,该句可分解为:陈述部分(she died)和预设部分(she finished her homework),但是当常识作为背景,则此预设就被迫消失了,因为它与常识即人们死后,是无法完成作业的,发成了冲突。因此通过预设触发语的理想化认知得出的潜在预设不能在人们对常识的理想化认识中得到满足,于是图形/背景关系无法建立,导致了预设消失。

认知语言学对语用预设的研究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不仅为探索预设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而且为探索预设的认知阐释提供了可行性的方法。

[1] Jackendoff R.Semantic Interpretation in Generative Grammar[M].Mass:The MIT Press,1972.

[2] Fillmore C.Verbs of judging[A].In Fillmore,C & Langendoen,T.(eds)Studies in Linguistic Semantics[C].New York:Holt,Rinehart & Winston,1971.

[3] Grundy P.Doing Pragmatics[M].London:Edward Arnold,1995.

[4] 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 Goddard.The Language of Advertising[M].London:Routledge,1998:125.

[6] 王文博.预设的认知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1):34-39.

[7] 陈家旭,魏在江.从心理空间理论看语用预设的理据性[J].外语学刊,2004(5):8-13.

[8] 彭有明.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语用预设[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6):63-67.

[9] 魏在江.关联与预设[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8):1-5.

[10] 魏在江.认知参照点与语用预设[J].外语学刊,2008(3):93-97.

[11] 魏在江.语用预设的构式研究——以汉语楼盘广告为例[J].外语学刊,2011(3):19-23.

[12] 魏在江.指类句的语用预设机制与认知识解[J].外国语文(双月刊),2012,28(1):69-73.

[13] 王扬.语用预设的特征及其认知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2):79-81.

[14] Lakoff G.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291.

[15]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75.

[16] Levinson S.C.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180.

[17]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97-298.

猜你喜欢
语言学预设消失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对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的探讨
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探讨
消失的童年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美永不消失
社会语言学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