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贡献

2014-03-21 15:36陈治局赵金元
大理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自然界文明特色

陈治局,赵金元

(大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大理 671003)

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贡献

陈治局,赵金元*

(大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大理 671003)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中,将其地位上升到了战略层面,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战略地位和制度建设方面来阐述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生态文明建设;新贡献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战略层面,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构想,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国内外新形势的变化和顺应人民群众期待美好生活的必然结果。十八大在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上有两个最显著的创新点:一是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和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目标;二是强调了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问题。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的完善和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本质

胡锦涛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这深刻揭示了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和实质,为我们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其中,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两项要求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精神实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人与自然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前提,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要取得成功,必须以尊重自然界的生态规律为前提。马克思认为,人直接地就是自然存在物〔2〕167。恩格斯也认为“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3〕383,反对“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3〕384。生态文明建设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指导,依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特征,“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4〕,引导全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力求解决“什么是发展,用什么理念指导发展,运用何种模式实现发展,以及如何评价发展”等事关科学发展的重要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在本质上与坚持科学发展观是一致的。它们都是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为出发点,都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过程中,不仅把人与自然之间看作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而且将人类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加以考察和研究,提出并发展了社会有机体理论。以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为指导,依据时代变化和国情发展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同等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天人观和社会系统思想的运用和发展,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这一重大的理论创新体现了我们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智慧、意志和决心,是我们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的重要成果,是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全面升华,是对马克思主义天人观和社会系统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习近平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5〕。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系统工程的基础。新世纪新阶段,我国面对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恶化的严峻形势,要求人们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这不仅是解决严峻生态环境问题的客观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天人观和系统观的必然体现。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关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远大计,必须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

(一)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马克思主义天人观和系统观的根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道也统一于物质世界,人与自然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把自然环境看作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前提,人类社会本身也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体。马克思说:“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6〕。这表明了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虽然人类是一种能动性的存在物,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正确发挥是以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的,否则,人类的行为就会遭到自然规律的惩罚、报复。恩格斯早就告诫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3〕384。所以,“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7〕。人的存在和发展皆以自然界为基础。离开自然界,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和人的生命延续都无法实现。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毁坏自然就是毁坏人类自身。

因此,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是以马克思主义天人观和系统观特别是其社会系统观为基础,对其结构和格局如何构成和安排的理性思考。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选择,更是马克思主义天人观和系统观的根本要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系统整体及其与自然的关系的正确反映。

(二)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解决当前严峻生态环境危机的现实需要

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对全球范围内现代环境变化和人类社会持续发展问题积极探索的回应,也是当前我国面对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的深刻反思。人类自从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在创造辉煌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资源危机、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等问题,以致发展不能持续,民生不能有效改善,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及更大范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地球母亲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问题十分突出,资源环境面临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从而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江河湖海、大气环境严重污染,沙漠化问题日益严重,制约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英国著名的生态学家爱德华曾把全球的环境危机比喻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生态危机的严重性,迫切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也为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面对严峻的生态危机和适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越来越迫切的期待,十八大清晰地阐述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战略的地位,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系统观的坚持和发展,特别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和发展。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

胡锦涛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1〕。但是,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初期,由于未能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之制度的不健全,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挑战日趋严峻,保护和治理难度大。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之中,更要纳入制度建设轨道。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相关的生态环境建设制度体系,来解决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出现的矛盾问题。在马克思看来,实现人与自然的价值和谐统一,是一个不断消除文明发展中的异化现象、人们认识上的错误和实践上的误区的辩证历史发展过程。马克思在《1884年经济哲学手稿》中指出人与自然的价值和谐统一的理想境界不仅包含着使自然界成为人类“创造性基础”,而且包含着如何使人类自身成为“合乎人类性的存在”“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的统一〔2〕167。这表明了生态文明建设所要达到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不断减少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但这不是自然而然就能实现的,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保障体制,努力促使社会主义社会走向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习近平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8〕。李克强也认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物质支撑、精神驱动,更需要改革和制度创新”〔9〕。在党的十八大之前,不管是学术界还是政府都已经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关的推进措施、政策,但是没有一个完整的制度框架体系。十八大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1〕,并提出具体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要求建立完整的生态文明评价体系、建立国土空间开发制度、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建立系统的市场交易制度、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把生态文明建设落实于制度建设,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从注重理念、理论建设发展到制度建设的新阶段〔10〕。这对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努力加快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从战略上加以重视,并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法规制度,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才能够减少这样的“报复”,才能实现社会和谐、天人和谐,也才能真正建成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周生贤.积极建设生态文明〔N〕.人民日报,2007-12-24(9).

〔5〕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

〔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方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8.

〔8〕习近平.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N〕.人民日报,2013-5-25(1).

〔9〕李克强.建设一个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二〇一二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2-13(2).

〔10〕顾钰民.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165-169.

*通信作者:赵金元,教授.

(责任编辑 杨斯斐)

New Achievements of the Eighteen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to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CHEN Zhiju,ZHAO Jinyuan*
(College of Marxism,Dali University,Dali,Yunnan 671003,China)

In the 18th Party Congress,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as incorporated into the“five-in-one“general planning for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status was advanced to a strategic level.Thus,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ve been enriched and developed.The study elaborated the contribu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o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aspects of its connotation,strategic significance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new contribution

D622

A

1672-2345(2014)01-0054-04

10.3969∕j.issn.1672-2345.2014.01.012

2013-03-14

2013-10-15

陈治局,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在民族地区的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自然界文明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请文明演绎
自然界的一秒钟
漫说文明
中医的特色
例说“自然界的水”
完美的特色党建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