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突发事件及其应对机制研究

2014-03-21 15:36刘莉娟
大理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辅导员大学生

刘莉娟

(大理学院护理学院,云南大理 671000)

大学生突发事件及其应对机制研究

刘莉娟

(大理学院护理学院,云南大理 671000)

安全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学生安全稳定,能有效促进校园的和谐。然而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突发事件频频发生,对大学生本人、教师、学校、学生家庭等都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极大地影响了高校校园的安全与稳定。从大学生突发事件的概念出发,分析其特点,提出从大学生自身入手加强危机预防意识、提高应对能力,教师应及时排解学生心理问题等方面进行预防。在大学生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要积极应对、正确处理,并做好善后工作。

大学生突发事件;预防机制;处理机制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在校生逐年增多,校园安全问题也随之突显。高校各类突发事件近年来逐步增加,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多因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情感压力或学生自身因素等各方面的影响,造成部分学生消极和心理不适应〔1〕,往往给高校、社会、家庭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加以认真研究,以有效地预防大学生突发事件,在事件发生后及时处理并且做好善后工作,为高校教育创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一、大学生突发事件的概念

突发事件,从广义上,可被理解为突然发生的事情,指事件发生、发展的速度很快,出乎意料;也可指事件难以应对,必须采取非常规方法来处理。狭义上,突发事件就是意外地突然发生的重大或敏感事件。根据我国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一章总则中的第三条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2〕。

大学生突发事件,就是指在大学校园中,意外地突然发生的,对大学生身心或学校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的危害,需要采取应急措施以应对的重大安全事故。如学生自杀、学生离校出走或失踪事件、学生打架或群殴事件、学生重大失窃事件、学生宿舍发生火灾事件、学生食物中毒等重大恶性事件〔3〕。高校是学生高度密集的场所,由于居住集中、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等特点,全国70%以上的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在学校〔4〕。

二、大学生突发事件的特点

(一)主体的特殊性

大学生突发事件与其他事件的主体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大学生年轻活跃,富有朝气,易于接受新思想和新事物,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但往往不够理智和成熟。他们关注社会发展,对非常规事物有天然的敏感好奇心理,但抗挫折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由于人生阅历不足,社会磨练欠缺,历史感和责任感模糊,加之社会急剧变化,大学生易患得患失,不能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及工作的关系,不能有效化解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从而引发突发事件〔5〕。

(二)事发的突然性

任何事件的产生一般都有一个由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引发质变的过程,大学生突发事件也是如此。但往往由于量变阶段未引起注意,大学生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常常没有思想准备,并在意料之外,且其过程较短,质变的拐点不易把握,加上发生发展的方向难以预测,影响深度和广度难以评估。如打架斗殴,盗窃,自杀等。

(三)影响的广泛性

大学生突发事件和其他事件一样,都是负面的、不好的事件。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任何负面的事件,都能通过网络、电视、手机等迅速传播,从而形成广泛的影响。如撞车事件中的“我爸是李刚”、非法集会、大学生不雅视频外泄等,在校园、社会迅速引起很大的反应,扩大了事件的影响。

(四)后果的严重性

大学生突发事件还常常伴有人员的死伤或致残,一旦发生,就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社会危害和不良后果。如大学生杀人和自杀等事件,非正常死亡,宿舍盗窃等,不仅会导致学生的财产安全问题,还可能影响学生的生命安全。

(五)事件的群体性

因高校是学生聚集的地方,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极易形成群体性事件,受害人员增多,并且后果更加严重。如食物中毒及流行疾病等,都会导致群体性受害的后果;又如学生集会、罢课、罢食事件等,也是具有参与人数众多这一特点。因此,相比较其他突发事件,大学生突发事件具有群体性的特点。

三、大学生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

应对大学生突发事件,重在预防。学校要做好预防工作,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培养学生对突发事件的预防意识,引导学生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科学合理地进行处理,有效自救和急救,以使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伤害程度降到最低限度。

(一)大学生突发事件的预防机制

1.教育先行,重在预防

首先,高校应加强入学教育,严肃校纪校规。如在新生入学之际,通过对校纪校规及安全方面的教育及考试,加强学生对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防范的了解和学习。其次,高校应严格执行值勤制度。在学校门口、校园、教学楼和宿舍楼等处进行经常性的巡视,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防患于未然。第三,学校应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如线路、水管、门窗等,尤其在冬季电力需求大的时候,及时发现线路问题,以防宿舍电线短路发生火灾。第四,学校还可通过新生体检,为个别身体状况出现异常的同学建立健康档案,以避免在教学或学生活动时发生意外。如患有心脏病的同学,不能参加如长跑、跳高、跳远类的过于激烈的运动,以防意外情况的发生。第五,学校还可通过心理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等活动,及时发现学生异常心理。如抑郁、自杀倾向等,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以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

另外,学校要编制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学合理编制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是突发事件预防的重要内容,高校要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由不同的部门编制不同的应急预案,由学校最高决策机构研究发布,预案制定后,学校还应组织师生进行演练,从中发现问题,不断进行修改,确保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6〕。突发事件一旦发生,立即启动预案。

2.把握思想动态,及时疏导

首先,辅导员应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在大学校园里与学生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教师就是辅导员,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他们最能及时掌握第一信息,最能把握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也最能熟知学生的要求,所以一旦出了问题,学生一般都会首先向辅导员寻求帮助。因此,辅导员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有效地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是摆在辅导员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4〕。辅导员应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如电话、短信、QQ、飞信、微博、邮箱等方式,加强与学生和学生家长的联系,并通过学生干部、班委,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问题学生,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减少人为因素的突发事件的发生,保证学校的正常秩序。其次,开展“我与校领导面对面”活动。学校领导与学生一般都很少见面,这样一来,学生会认为领导高高在上,不关心学生。通过组织“我与校领导面对面”的活动,使学生有机会和领导面对面地进行座谈,将心中的疑惑和困难向领导进行反映,既能有效地解决困难,又能感受到校领导的关心,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学生的思想。最后,注重相关工作人员的教育。学校的学生工作人员,通过开展座谈会、讲座等方式,能及时、有效地排解学生的心理忧虑,还能减少学生自杀、自虐、杀人等事件的发生。

3.增强学生的自防自救能力

首先,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观教育。积极创造条件和学生探讨与生命相关的话题,譬如在某些地区发生地震、严重车祸等灾难,并造成人员的伤亡,给学生带来触动的时候,及时和学生就有关生命的话题进行探讨。如开展“如果生命只剩一天”等主题班会或学生座谈会,对学生进行生命观教育,从而引导学生学会生存、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能正确看待人生道路上可能出现的挫折和困难,并勇于去克服。其次,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法制教育。校纪校规中明令禁止大学生私自在外租房住宿,但目前高校大学生校外租房的现象呈普遍化趋势,这给高校的学生安全管理和价值观教育带来了一定冲击〔7〕。通过“法制安全”“隐患排查”等主题班会,加强安全教育,向学生通报校园、宿舍等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教会学生如何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如何应对,引导学生自觉加强自救、急救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第三,加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教育。发挥学生组织、学生干部与学生之间密切联系的优势,加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教育。如高校的“三自委员会”,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一体,通过定期对学生宿舍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晚间在校情况的清查,为学校的安全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专职辅导员或学生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夜间公寓值班走访学生宿舍,与学生就安全问题进行讨论,从而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及时地解决问题。

另外,积极开展旨在提高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专题训练活动。调查结果显示:不管是医学院校还是非医学院校的学生,当他们遇到紧急情况时,首先想到的是打电话呼救或寻求他人的帮助,医学院校只有28.18%的人会去自行处理,非医学类院校也只有23.03%。这反映出大学生的自救互救意识普遍偏低,依赖性强,当他们遇到紧急情况时的,想到的只是求救而不是自救〔8〕。因此,高校应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有意识地组织一些针对性较强的训练项目和模拟演练活动,以帮助大学生获得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掌握应对策略,进而提高应对能力。如组织“消防演习”,学生通过学习消防知识,并参与消防演习,获得火场逃生的经验与技能。

(二)大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理机制

科学合理的处理机制是指在突发公共事件处理中的应急指挥处理机制〔9〕。大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置,应根据“预案”,本着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的原则,立即作出反应,并有效控制事态。第一,相关人员快速到位履行职责。学校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到达事件现场,维护好现场秩序,紧急救援,控制事态的发展和升级,以免造成更坏的结果和影响。按工作预案要求和分工,各司其职。成立应急处理小组,安抚学生情绪,做好思想政治教育〔10〕。第二,勘查现场到位。认真勘查分析事件的真相和原因,为处置事件做好准备〔11〕。第三,及时主动汇报情况。突发事件影响大、涉及面广,而辅导员职权有限,所以要及时向学校有关领导汇报,争取得到上级的指导,不能贸然自行其事、自行处理,更不能隐瞒真实情况〔4〕。第四,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当学生发生突发事件时,学校应迅速与家长取得联系,并将真实信息反馈给家长,争取得到师生、家长和社会的理解,对事件的危害进行评估,并通过与受害人和受害人家长沟通和协商,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平息事态,恢复学校的正常秩序,避免引起不良的社会影响。

(三)大学生突发事件的善后机制

善后服务在突发事件的处理中也尤为重要。善后工作做不好,势必影响到整个事件的处理效果。学校应调动各个层次、各个部门协调合作,充分发动师生力量。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学校和广大同学的沟通平台,在高校突发事件的管理中,应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干部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校园的和谐稳定工作,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中〔12〕。学校应协助教师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调节和服务工作,帮助学生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尽量消除事件所带来的一切不良后果和影响。学校还应做好分析总结,为避免以后再次遇到人为的突发事件,对再次发生的非人为的突发事件提供有效方法和经验。

大学生突发事件,既关系到大学生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也关系着学生家庭的幸福,更影响着大学校园的安全稳定与和谐。因此,建立健全大学生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机制,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科学正确地处理,将事件的影响和危害降到最低程度,是每个高校师生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

〔1〕胡英芹.浅谈高校校园学生突发事件的成因〔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11):6.

〔2〕中国法制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1.

〔3〕邵焕举.辅导员在高校突发事件中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J〕.网络财富,2010(20):7-8.

〔4〕刘安银.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长效机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11):1402-1403.

〔5〕漆小萍.大学生突发事件的特点及应对价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9):61-62.

〔6〕安力.浅析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构建〔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7):222-223.

〔7〕李勇泉.大学生校外租房现象探讨与措施建议〔J〕.大理学院学报,2010,9(1):80-83.

〔8〕许瑞,贺苗苗,李芳,等.兰州市大学生救护意识现状及学习意愿调查〔J〕.社区医学杂志,2010,8(19):13-15.

〔9〕黄厚南.对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的思考〔J〕.延边党校学报,2010,25(5):60-61.

〔10〕刘永旭.高职院校辅导员处理突发事件策略及效果分析:以某高职学院学生宿舍电器起火事件高效处理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11):165.

〔11〕宋啸燕,周贤君.大学生公寓突发事件的诱因及应对〔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1(4):76-79.

〔12〕廖金宝.学生干部在应对高校突发事件中的作用探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10):183.

(责任编辑 杨朝霞)

Research on the College Students'Emergencies and Coping Mechanism

LIU Lijuan
(College of Nursing,Dali University,Dali,Yunnan 671000,China)

Security is the key of the student management.Student's security and stability could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harmony of campus.However,in recent years,emergent event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occurred frequently,which do harm to students,teachers, schools and families in different degrees,and greatly affect th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college campus.From the analysis of emergency and its characteristics,the paper pointed out that the students should strengthen the awareness of crisis prevention and response capacity. Teachers should troubleshoot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in time.After the emergency,schools should cope with the emergency and aftermath actively and correctly.

college student's emergency;prevention mechanism;processing mechanism

G647

A

1672-2345(2014)01-0097-04

10.3969∕j.issn.1672-2345.2014.01.022

大理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辅导员队伍建设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1年8号)

2013-03-21

2013-10-10

刘莉娟,助教,主要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研究.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辅导员大学生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突发事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