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影视资源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创新

2014-03-21 15:36李向玲徐亚勤
大理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影视校园文化少数民族

钱 丽,李 新,李向玲,徐亚勤

(大理学院图书馆,云南大理 671003)

云南少数民族影视资源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创新

钱 丽,李 新,李向玲,徐亚勤

(大理学院图书馆,云南大理 671003)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等教育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在于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优秀少数民族影视资源能以最具视听表现形式的文化传媒方式成为建设校园文化的新途径和切入点,将其融入到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审美教育和荣辱观教育中,同时,作为引导和丰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媒介阵地,成为建设和谐向上、丰富多彩校园文化中传播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先进文化的有效教育资源载体。

云南少数民族;影视资源;校园文化建设

云南是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省份,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影视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云南少数民族影视资源,以最具视听表现特性的文化传播方式来表现少数民族的历史、风土人情、生活方式以及民族习俗、自然风光等,直接迅速地反映少数民族生活,并延伸出宽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1〕。

校园文化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对学生价值观念、道德情操、思想内涵和行为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较深的影响。高校校园文化是以大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2〕107,是高校校园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在于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它使用政治文化、科技文化、伦理文化、娱乐文化的手段来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优秀的影视资源可以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寓教于乐,把时代精神和人文思想融入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成为建设和谐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的切入点和新途径。

一、云南少数民族影视资源概况

影视资源,也可称为影视资料,即电影资源和电视资源的合称。是以电磁材料、感光材料为存贮介质,以电磁手段或光学手段,以及数字形式将声音和图像记录下来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文献载体类型。即音视频电影片和音视频录像片〔3〕。

云南少数民族影视资源是指与云南少数民族有关的音视频电影片和音视频录像片,包括电影、电视剧、纪录片、专题片等,来源于生活、取材于本土,题材内容广泛、艺术手法多样。比如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苗族、哈尼族)、《芦笙恋歌》(拉祜族)、《边寨烽火》(景颇族)、《五朵金花》(白族)、《阿诗玛》(彝族)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有反映时代精神、歌颂先锋人物的现实题材电影电视剧,比如《杨善洲》《索道医生》等;有历史题材的作品,如电视剧《茶马古道》《钱王》《木府风云》等;有反映爱情亲情的影视,如电影《花腰新娘》《千里走单骑》《风花雪月》等。在国际国内获奖的影视作品很多,如电影《诺玛的十七岁》《花腰新娘》,纪录片《德拉姆》《最后的马帮》等。其中,纪录片的成绩十分显著。反映茶马古道沿途居民生存状态的电影纪录片《德拉姆》获第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数字电影奖;真实记录藏族群众朝圣过程的纪录片《心中的香格里拉》获纪录片一等奖;运用现代3D技术制作的大型高清剧情纪录片《消失的古滇王国》,曾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其他还有反映楚雄彝族风情的大型专题片《火之舞》分别获得了金鹰奖和飞天奖,原生态歌舞剧《云南映象》在国内外都好评不断。众多优秀的影视作品无疑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丰厚的教育资源。

二、云南少数民族影视资源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切入点和新途径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强烈的时代性、鲜明的导向性、内在的凝聚性,以及内容的丰富性和发展的创新性等特征〔4〕。大学生既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又是校园文化培养教育的主要对象,学生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中最活跃、最不稳定的部分〔5〕。把民族的精神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思想品德、素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精神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影视资源作为记录和传播信息的特殊信息源,以其传播形式生动、针对性强、体积小、信息容量大、内容涉猎广、声像并茂、直观性强等特点越来越受到高校学生的青睐〔6〕。观看影视是学生很喜欢的一种娱乐方式,据调查显示,学生们在课余时间“最喜欢做的事”排第一位的是“看电视或电影”,占53.55%〔7〕。一部好的影视作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除了具有物质属性的价值外,那些蕴含在由声音、影像、图画、文字等元素交织而成的艺术表现手段中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文精神、朴实情感、思想文化形成强烈的思想张力,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增强了和谐校园文化的文化熏陶功能和精神培育功能。

(一)将影视资源表达出的先进思想道德和价值取向融入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人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不稳定性和教育可塑性强的特点〔2〕21。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状况,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但当代大学生也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倾向,“影视艺术是面镜子,受众在欣赏影视艺术过程中不但可以得到身心娱悦,而且可以关照、审视、反思自身的人生,从中感悟人生哲理。影视艺术是人生经验的艺术概括和展示,受众在欣赏过程中可以借鉴影视艺术反映的丰富生活经验,丰富人生阅历,提升心智和能力,从中汲取社会生活的精神营养”〔8〕。

电影电视剧《杨善洲》,真实地反映了杨善洲始终把党的宗旨和理想信念深深地铭刻在心,为改变保山地区的面貌、改善百姓生活倾注了全部心血的真实事迹。他是恪守信念、对党忠诚,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献身党的事业、鞠躬尽瘁,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与时俱进、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典型。其真实感人的事迹、朴素真诚的话语,告诉我们:大公无私、坚守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员的本质所在,可使学生在观看后受到生动的理想信念教育。

电影《索道医生》以全国道德模范、福贡县石月亮乡乡村医生邓前堆为原型拍摄而成。邓前堆冒着生命危险溜索过江往返于险峻的怒江两岸,为群众看病送药,用坚守换来了百姓的健康。在28年的行医过程中,他谨记“服务乡亲、奉献家乡”的信念,用十几年如一日的溜索行医,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这份朴实的坚守给予了人们精神的洗礼和心灵的震撼。可见,现实题材中的先进人物形象体现出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上的先进性,体现为当代社会主义的文化精神,是一个时代精神价值取向的代表,代表着共同的社会理想,是当代的英雄人物或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时代的楷模〔9〕。影视剧通过这些有代表性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件刻画了典型的人物,以事实本身解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教材。

(二)将影视资源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融入到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中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时代精神的鲜明表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弘扬先进文化、抵制落后文化具有指导意义。在多元文化与价值的状况下,大学生容易迷失价值、荣辱不分、混淆是非。继承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是时代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10〕195。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建立牢固的精神纽带,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之成为强大的精神动力,让大学生爱校荣校,构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引导学生观看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影视作品,可以使学生在感官、情感受到巨大冲击的同时,激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让学生意识到只有热爱自己的民族,才能得到世界的认同。让学生了解民族历史、热爱民族文化、激发民族精神、珍惜幸福生活、创造美好未来。

大型民族题材电视连续剧《茶颂》,揭秘了普洱茶与雪域西藏的神秘往事,该剧主要讲述了从鸦片战争爆发后到20世纪初中国茶政的百年间,云南各民族用茶叶支援西藏,两地各族人民同心协力抵御外辱、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故事,折射出西南少数民族的生存智慧和民族气节,再现了茶文化源远流长、恢宏博大的历史。这既是一曲茶的颂歌,更是一曲中华民族大家庭生死相依、团结一心的颂歌,歌颂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团结互助、共守疆土的民族精神。

像这样具有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和荣辱观教育的影视作品还有不少。电视剧《茶马古道》故事发生在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华民族处于危难之时,贯穿滇、川、藏直达印度出海口的茶马古道成了惟一能运送国际援华物资的地面通道。大敌当前,以民族大义为重,生死与共,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使各民族商帮之间所有的前仇恩怨都得到化解,保证了抗战物资的运输和内地与滇、川、藏政治经济的联系,彰显了爱国、抗战的正义民族力量。电视剧《香格里拉》讲述的是1936年的香格里拉,一个高原上的少年如何在生与死的各种考验中成长为一个抵抗侵略的民族英雄的故事。主人公为了保家卫国,组织民团以及物资上前线抗击日军侵略,最终粉碎了入侵者的阴谋,维护了民族尊严。面对外敌入侵,大家团结一心,是少数民族身上热情如火的精神,造就了民族正义力量的传奇。

(三)将民族影视资源的文化力量融入到对大学生的审美教育中

文化艺术的终极意义就在于人性的升华和精神理想的实现与超越〔11〕201。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通过审美产生美感,引起道德感,可以得到道德的感化和教育,得到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的教育熏陶,培养自己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10〕221,推动高校形成高尚的风气,促进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的形成。

影视是极具影响力的传播媒介,是建设和谐文化、先进文化的有效载体,承载了美育与社会教育责任,是以审美为核心的艺术价值形态。云南少数民族影视资源源自本土,反映了各民族的变迁以及独树一帜的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体现了本土化和奇观化的特点。民族生活真实化、表演生活化,生活因艺术而美好、艺术因生活而真实。优秀的影视作品是现代社会最具公众性和影响力的文化力量,不仅能在寓教于乐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还能通过影视的艺术表达手段改变他们的审美倾向,提升其艺术鉴赏水平,达到对大学生的美育功能。把美育作为弘扬中华传统精神文化或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更契合中华传统精神文化的艺术理想与总体特征,因为美育以道德为指归、以艺术情感为途径,恰好是道德与艺术的有机融合〔11〕210。

电视剧《茶颂》中层次多彩的场景,再现了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与中华民族追求和谐的传统美德,再现了19世纪末期边疆茶市、普洱古茶园、大理南诏古茶坊、思茅官茶局、勐撒宣抚司及海关、驿站、寺院等历史遗迹。该剧将茶礼茶宴、民情风俗、民族歌舞与故事情节、人物命运交相辉映,构成了一部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中国民族文化大片。

电影《诺玛的十七岁》从深层的人文、历史的角度去挖掘少数民族所特有的品质对于今天的现实意义,探讨了在现代化进程中哈尼人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如何保持民族本身所特有的宽容和善良,看完后发人深省。又如《花腰新娘》,讲述了彝族的青年男女在婚恋问题上新的想法,充满时代气息。2013年新拍的以大理为背景的都市情感励志剧《风花雪月》,讲述了一段跨越两代人的唯美、传奇的爱情故事,歌颂了质朴、纯美、忠贞的爱情。专题片原生态歌舞剧《云南映象》融传统和现代于一体,将原生的原创乡土歌舞精髓和民族舞经典全新整合重构,原汁原味地展现了云南浓郁的民族风情,70%的表演者就是云南村寨的村民,他们演出的就是自己的生活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他们的舞蹈在生动再现云南少数民族风情的同时,也让观众感受到了强烈的生命震撼。

大型高清剧情纪录片《消失的古滇王国》记录的是两千多年前出现在司马迁《史记》中的“滇”古国突然神秘消失,一个亘古的谜,两千年来没有人再提起云南古代历史上的这段辉煌。直到20世纪50年代,考古学家在滇池东岸一个叫石寨山的小岗,才揭开了云南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该片从导演、编剧、撰稿、考古、旁白、音乐到运用现代3D技术的立体生动展示,都是纪录片中的佼佼者,是提升大学生审美品格的优秀教材。

(四)将优秀影视资源作为引导和丰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媒介阵地

高校网络文化是在网络环境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文化形态,丰富和发展了传统校园文化,信息量大、传播快,时效性和互动性都很强,强烈地吸引着善于接受新事物、追求时尚的大学生们,但网络文化的虚拟性、自由性和随意性,使网络文化出现了多元的价值观文化、非主流文化,势必会使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意识、价值观受到弱化。因此,重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优秀的民族影视资源,无论在思想内容上或是在表现形式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都是传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弘扬先进思想文化的有效载体,都能给人们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洗礼,引发对生活、对理想、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从中得到教育,是营造健康向上、文明高雅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的重要信息来源之一。因而,主动占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媒介阵地,是影视资源的优势和途径,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独特载体。

电视剧《钱王》剧作取材于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但剧中的王炽更具有艺术的真实性。“以德为人、以德经商,以德处世、以德治国”是这部电视剧鲜明的时代精神。剧中,主人公为国利民,屡建功勋,引进西方先进管理方法,屡派子女留洋学习,并率先在国内建电厂、修铁路,引起国内外关注。该剧表现了云南少数民族的风情,马帮路上、欢庆会上,以及王炽生活的彝汉杂居的十八寨、彝族帮主巴力的身上,都有着云南少数民族如彝族、纳西族等特有的鲜明色彩。《木府风云》是继《钱王》之后在丽江木府内拍摄的又一部古装电视剧,该剧围绕历史上木氏家族的风云变幻为题材,以木府为背景,充分展现丽江的优美风光、历史及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全剧秉持儒家“仁”的思想,学习崇尚中原文化,理解并实践了“只有文化的昌盛,才能真正使丽江传承悠远流长,海纳百川的文化,才是真正的兴盛根基”,最终使丽江社会稳定、民族和睦,为清代以后纳西社会汉文化的普及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建国初期拍摄的一些反映云南少数民族历史生活现状的纪录片,如《佤族》《苦聪人》《独龙族》《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礼》等,丰富和完善了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理论体系,深得国外同行们的肯定和欣赏,几乎每一部影视片都是一个民族文化风情习俗的写照。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云南少数民族,还可以学到一些民族学、人类学的知识。可见,优秀的影视资源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载体。

三、加强云南少数民族影视资源建设,凸显校园文化特色

特色是校园文化的生命力,对学校成员具有巨大的凝聚力、感召力〔12〕。在校园传播中华文化优秀成果,以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滋养校园,提倡校园文化的包容性和独立精神,把先进性与广泛性,主旋律和多样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博采众长,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

(一)加强云南少数民族影视资源建设

利用各种形式收集云南少数民族影视资源。通过云南广播电视系统、云南音像出版社、云南民族音像出版社、云南音像馆等各主要地域广播电视新闻媒体,以及图书馆、资料馆,走访、调查、收集历年出版的有关云南少数民族影视资料片。随时接受师生们的影片推荐,在不涉及版权的情况下也可到网上搜索下载。

(二)建立云南少数民族影视资源数据库

建立专门的云南少数民族影视资源数据库,将影视片的主要内容信息揭示出来,如片名(包括别名、外文名)、主演、导演、出版发行单位、片长、载体形态、内容提要等,提供多种检索途径,以方便学生检索和点击浏览选择。客观、准确、完整地标注供检索用的关键词以及其他内容描述数据,是数据库的质量保证。

(三)积极宣传,组织学生进行影评活动

在学生活动较多的场所,如图书馆、食堂、教学楼、活动中心等设置宣传栏,介绍宣传云南少数民族影片。也可以在图书馆网站设立专门的页面进行宣传,与学生社团组织合作宣传。这对于学生了解云南少数民族影视资源,选择影视作品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通过观看影视片,评论影视片,进行征文比赛,座谈会讨论,结合影片做一些民族服装展示等活动,利用影视资源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关注、观看、思索、领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以往单一、乏味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让学生真正地走出被动地接受,实现主动地探究,使学生在轻松观赏休闲中认识世界、认识社会,体会时代的变迁,接受教育。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其审美鉴赏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李岚清同志曾经说过:“运用优秀的影视影片对于青年的素质教育的作用是非常有效的”〔13〕。关注影视资源文化对于大学生的文化观念、审美、人格培养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让优秀的影视作品不断影响着学生,提高其综合素质能力。鞭鞑丑陋、弘扬正气,用强大的精神力量鼓舞大学生,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广大青年学生明确努力和奋斗的方向。

〔1〕王春丽.少数民族电影(视)中的民俗文化研究〔DB∕OL〕.(2012-05-15)〔2013-09-16〕.http:∕www.docin.com∕p-402418600.html.

〔2〕陈志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3〕唐湘宁.论影视资源与生命教育的精神对应性〔J〕.教学与管理,2010(33):82-83.

〔4〕王凌云,张正伟.浅谈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J〕.经济研究导刊,2009(22):246-247.

〔5〕寿韬.大学校园文化的设计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165.

〔6〕张福生,赵希,陈杰渝.对高校图书馆影像资料利用现状及对策的分析研究:以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为例〔J〕.数字与缩微影像,2008(2):6-8.

〔7〕郑惠生.审美时尚与大众审美文化〔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40.

〔8〕林吕建.传播学视野中的中国影视艺术〔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21.

〔9〕陈友军.现实题材电视剧艺术真实形态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07.

〔10〕杨业华.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1〕曲茹.电视艺术的审美化生存〔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12〕王代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78-80.

〔13〕刘斐.试论影视资源与大学生审美教育〔J〕.大舞台,

2011(9):222.

(责任编辑 党红梅)

Relation of Minority Themed Movie Resources and the Innovation of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QIAN Li,LI Xin,LI Xiangling,XU Yaqin
(Library of Dali University,Dali,Yunnan 671003,China)

Campus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activities.It aims to educate,mold,and edify people.Some excellent minority-themed movie resources,being the most expressive cultural mass media,have become a new path and starting point to campus culture.Such resources have been mingled into the education of ideal and faith,aesthetic,honor and disgrace.Meantime,as the media of campus network culture,they have become an effective educational carrier to introduce time spirit,national spirit and advanced culture into campus culture.

minorities in Yunnan Province;movie resources;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G250

A

1672-2345(2014)01-0066-05

10.3969∕j.issn.1672-2345.2014.01.015

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一般项目(2010Y347)

2013-05-30

2013-10-10

钱丽,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图书馆资源建设及服务研究.

猜你喜欢
影视校园文化少数民族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影视风起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影视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