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盘式教学新模式下的暗默知识

2014-03-21 06:36姬文瑞
艺术教育 2014年2期

姬文瑞

【内容摘要】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是创设性思维过程的形成和培养,产生和激发创设性思维是艺术设计创作和教育的难点,其整个过程中含有暗默知识如何与形式知识的互动转换的关系。文章通过作者在教育教学中的改革项目——“包装设计课程拼盘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对这一教学方式的特点、学生获得知识完整性以及拼盘式教学中暗默知识如何与形式知识互相转换等话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 拼盘式教学 暗默知识 形式知识

一、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

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历程,普遍认为创新性思维是艺术设计教育中的核心,创造性思维是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灵魂。而重点应是将创设性思维与综合技术素质相结合运用到设计实践使其发挥相应的作用。在当今信息时代,设计教育呈现时代性和开放性特征,更加注重在创新思维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根据市场环境的改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复合能力,这是提高学生创造性的关键环节。但目前教学方法与社会需求的不对称带来了一些问题,从社会反馈的艺术设计毕业生的现状了解到,理论与实践的脱离、缺少持续创新能力等问题我们无法回避。针对艺术设计教育的特殊性,过去仅靠一本教材、一个教师、一堂课等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在充满机会和挑战的时代,中国正从“仿造”“制造”向“创造”转换,企业的创新转型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要求。

二、拼盘式教学方法的尝试

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程所涉及的知识也很广泛。而目前教学模式的单一化对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质疑。作为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笔者选择包装设计课程作为拼盘式教学方法改革的试点,尝试多元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包装设计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系统的包装理论教授,结合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对包装设计系统知识的掌握能力。包装设计课程体系较为复杂,其涉及诸多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比如设计心理学、社会学、市场营销学、消费心理学、材料学、包装成品加工制作等课程,课程要求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方式,加强学生获取知识完整性、掌握技能实用性能力的培养。这对知识传授者和实践者的要求非常高。拼盘式教学方法包括授课拼盘:采用不同学科背景、不同知识结构、不同行业专家、技师等的授课拼盘;教学模式拼盘:采用聘请专家,引进实战项目,根据行业标准,立体化、动态式的教学模式;教学场所的拼盘:走出教室,到包装印刷加工企业;教材和媒介的拼盘等。

在实践中,笔者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综合知识和素养都有了明显提高,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拼盘式教学中,企业专家的教授方式中隐性的暗默知识的传递方式和作用。

三、拼盘式教学中的暗默知识

暗默知识和形式知识也被称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迈克尔·波拉尼指出,暗默知识是指与特定情境相关的个人知识,其难以进行形式化,即难以用语言、数据、公式等进行交流。形式知识是那些可以用语言、数字、公式、原则等形式直接表达、传递和分享的知识。[1]暗默知识是属于根植于个体体验的个人知识,就如同技师可以信手拈来的技能和技艺,其不太容易进行形式化表述。人们在赞叹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创作时,常用“灵感的触动和迸发”等赞美之词,所谓“灵感”就是一种在思维和实践活动中不可言说的体悟、意念、经验……例如一款绝妙包装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明代的《野获篇》中记载了对易碎品——瓷器的运输包装方法,用草绳捆扎一定量的瓷器,在器内放入沙土和豆麦,把它们放置到湿地并频频洒水,不久豆麦长芽,紧紧地缠绕在捆扎的器物上,“不损破者以登车”。这种设计将植物的生长特性在包装设计上运用到了极致,充满智慧。其中创新灵感的触动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易碎的瓷器为达到运输目的选取的包装材料和方法;豆麦发芽生长的特定环境、时间、效能;直觉和预期效果也在整个设计中发挥作用,其是难以用公式、原则来直接传递的,因为豆麦的发芽会根据地理位置、季节、温度等因素的不同产生变化,民间技师在口口相传中掌握了一些规律和方法,但这规律是变量的,对如此包装设计的创造是暗默的。在包装设计拼盘式教学中请进包装印刷企业专家,或将学生带到玻璃厂、塑料厂、陶瓷厂现场学习,请相关部门和工程师、老工艺师、设计师对各种材料的性能、加工工艺特点及造型的设计规律等做全面系统的介绍和示范。学生通过观摩、实操、体会对包装容器材质、造型特点和包装特性有了深入的了解。在此过程中,隐性的暗默知识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在教学中得以体现。

四、拼盘式教学中暗默知识的传递

如前所述,暗默知识是隐性的、不好言说的部分知识,那么知识的传递如何进行,如何使学生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获得启发,可以通过对暗默知识的共同化过程来实现,师生共同的体会和经验的传递,无需用言语而是凭借观察、模仿、练习形成共有体验,学生既通过“心”,又通过“身体”来学习。

在包装设计课程拼盘式教学中,通过多元化知识的传递,以及注重实践体验的企业专家的授课方式,学生容易进入到一种真实情境当中,在“做中学”。比如课程的项目设计之一——环保复用包装设计项目,是针对社会上商品过度包装现象,学校和企业联合引入的环保复用包装课题,在课程中首先由教师抛出诸如过度包装会造成哪些环境问题?目前我国有哪些限制过度包装的法律法规?什么是环保包装?怎么进行复用包装设计等问题,课堂的“头脑风暴”引发思考,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市场调查,制定包装的设计方案。包装选用材料方面,由企业提供可再生或重复使用的材料,可生物降解的材料,天然材料如纸、竹、木等。由项目导入课程,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一种强烈的学习和实践的“场”,理论教师和技师穿叉知识的引导,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和设计实践获取上呈现多层次、多角度的方面。课堂随之转入到教室之外——企业车间,企业技师示范再生材料和复用包装材料的再利用。学生通过真实情境现场的体验和对材料的感受,对环保复用包装的设计体会更加深刻,设计成果显现。以一个学生小组的红酒包装为例,学生将拆解后的红酒纸质外包装经过巧妙设计和材料的加工,复用设计为一款台灯,很好地体现了环保复用包装,且市场实用性很强。此次教学实践中,行业技师在讲授纸质包装材料的特点、包装结构和印刷工艺时的场所在包装印刷厂的车间,学生通过观察、学习、体验掌握了相关知识。此具有代表性的事例表明了暗默知识的传递。

五、拼盘式教学中暗默知识与形式知识的转换

企业技师对学生暗默知识的传递中,“模糊”的、“模棱两可”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有时会造成学生思维不清晰,因此将暗默知识向形式知识的转换很有必要。在理论授课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对话、交谈、经验共享和观察等方式,知识或概念可以在团队层面被放大或“结晶”,通过表出化的形式将隐性的暗默知识明示。比如课程项目设计小组在讨论药品包装设计时,所提出的概念是设计一种“具有安全性、便利性和人性化的药品包装”,那么药品使用中如何体现人性化和便利性?大家通过日常经验,通过比喻、假设逐步将其明示化,“一种方便使用的安全的便携式小药盒”概念被提出,这个概念是根据药品使用的特点、消费使用者的回馈,以及对包装内容物特性的特点概述得来的,一些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往往需要同时用两种以上的药物,有时服用次数、剂量会遗漏,假设有一种药品包装盒可以放置一周的药品使用量,一周分为七天,每一天的药品剂量提前放置到七个可密封的小格里,在七个小格上分别做出每一天的提示,采用医用塑料材料,尺寸大小设计成可放入口袋的长方形或圆形,方便患者携带和使用。这个概念是通过从市场和使用者及专家那里收集的意见归纳而成。因此,表出化往往是由类比和假设所驱动,通过归纳,对培养创造性过程非常有效。由此可以看出,将暗默知识向明晰的形式知识转换可以得到更有效的创造灵感和体验。

结语

拼盘式教学方法的教学目的是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调动、启迪创新性设计思维,最终将各种形式下的知识进行联结和转化。通过拼盘式教学模式的体会,笔者认为,知识联结化能力是培养创造性能力的重点,即艺术设计中暗默知识的存在和形式知识的相互关系和转换。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师生必须充分认识到暗默知识的特性和存在形式,拼盘式教学模式是将暗默知识显现并与形式知识转换的有效尝试,不断地改革和更新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方法,让艺术设计中大量的暗默知识在教育中发挥作用,实现创造性传承。

(注:本文为校級教育教学改革科研项目课题)

参考文献:

[1]野中郁次郎,竹内弘高.创造知识的企业:日美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M].李萌,高飞,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责任编辑:高薪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