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平牙槽嵴全口义齿修复

2014-03-22 15:53郭跃华
大理大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垂直距离基托全口义齿

郭跃华

(保山市人民医院,云南保山 678000)

低平牙槽嵴全口义齿修复

郭跃华

(保山市人民医院,云南保山 678000)

目的:分析无牙颌患者的全口义齿修复方法,制定合适的修复治疗方案。方法:制取无压力功能性印模、正确确定颌平面和垂直距离、准确排牙、正确掌握义齿边缘的准确厚度和长度及舌翼的配合应用。结果:遵循传统的全口义齿修复理论和基本操作同时,积极开展了新的技术,获得了良好的修复效果。结论:根据基本理论和规范化操作,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合适的全口义齿修复方案,准确把握每一个修复步骤和细节,发现新问题并及时解决,可以取得良好的全口义齿修复效果。

低平牙槽嵴;全口义齿;修复方法

在完成300余例全口义齿的修复过程中,笔者对低平牙槽嵴的全口义齿修复感到比较困难。为了使低平牙槽嵴患者全口义齿获得良好固位,提高其稳定性,对其中34例低平牙槽嵴修复病例进行技术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一共34例临床病例,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53~83岁,平均年龄70.3岁。其中21例原有旧义齿,但因咀嚼效率低、松动、压痛、人工牙颜色不美观、基托损坏等原因要求重新修复。制作新义齿所用材料均为全口义齿常用材料人工牙(拜耳牙),基托材料均由贺利氏古莎齿科有限公司生产。

1.2 修复方法 制作全口义齿过程中有10多道工序与义齿固位有关,笔者认为以下5个方面最为关键,现阐述如下。

1.2.1 用二次印模法,制取功能性印模 准确的无牙颌印模和模型是全口义齿规范化修复的前提,准确的印模和模型是保证全口义齿具有良好的支持、固位和稳定作用,恢复功能,并具有保护口腔组织健康的作用。

低平牙槽嵴患者,伴随着牙槽嵴高度降低,前庭沟及口底深度变浅,牙槽嵴区咀嚼黏膜上皮变薄,失去角化层,弹性差,黏膜下层疏松,转变为非咀嚼黏膜,其敏感性增强,易感疼痛,易受损伤〔1-2〕。此种情况多采用二次印模法取功能性式印模,获取功能状态下牙槽嵴及周围组织的形态。该方法首先是用成品托盘加印模膏取得初印模,然后将相应松软组织部位的托盘磨除,修改成个别托盘,要求个别托盘唇侧和颊侧适当离开黏膜1~2 mm,不能对该部位组织施加压力。在个别托盘上钻4~6个直径2 mm的圆孔以利于多余的印模材料溢出,从而减少对组织的压力,并且对印模范围内的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压力,适当减小缓冲区的压力。采用流动性好的藻酸盐印模材料第二次终印模。

1.2.2 正确确定颌平面和垂直距离 无牙颌患者下颌牙槽嵴的吸收量明显多于上颌,因此不能用平分颌间距离的方法去确定颌平面,而应该用解剖及生理的方法来确定颌平面,最终确定的颌平面前部位于上唇下缘下方1~2 mm,使颌平面更接近下颌牙槽嵴顶,以减少杠杆作用的动力臂。颌平面与瞳孔连线平行,颌平面后部与鼻翼耳屏线平行并稍低于舌背2~3 mm,使舌头在咀嚼过程中易将食物置于咬合面上,同时起到稳定下颌的作用,这些对下颌义齿的稳定和固位是极其重要的。在正常休息位中,取下颌姿势位,用垂直距离测量尺测得患者息止颌位时的垂直距离,再减去2~3 mm即为无牙颌患者的咬合垂直距离,但该类患者由于牙槽嵴大量甚至全部吸收,高度显著降低,与牙槽嵴顶接近或平齐。因此,该类患者垂直距离的确定应适当减少垂直距离,而不能以面部外形是否丰满为衡量标准。配合着面部外形观察法、吞咽法以及测量旧义齿法综合参考,一般为息止颌位时的垂直距离减去息止颌间隙4~6 mm为合适〔3〕。

1.2.3 人工牙尽量前牙排成浅覆合浅覆盖、后牙排在中性区 人造牙尽可能前牙排成浅覆合,牙齿在前伸时无咬合创伤〔3〕。

后牙中性区的确定:先制作暂基托,将烤软后的蜡片粘在基托的牙槽嵴顶连线上,马上戴入患者口内,引导患者反复做吞咽及吸吮动作数次后取出,用蜡刀去除多余的蜡并将颌托放入温水使蜡片软化后再次放入口内重复上述动作。这样蜡片上可以形成一定的印记,即为中性区。以后排列人工牙的时候,以该蜡片为颌堤,确定颌平面的垂直距离,并按照蜡片所占据的位置和空间排列人工牙。对于中性区不易判断的患者,尽量将人工牙排列在上下颌堤平面画出的牙槽嵴顶连线上。即上颌向颊侧,下颌向舌侧排牙。

1.2.4 掌握义齿的形态以及边缘的长度及厚度 为增强义齿的固位力和支持组织的范围,一般采用二次印模法,从而达到合适的义齿边缘厚度和伸展度,制取印模时,配合肌功能修整〔4〕。舌的前伸不超过唇红部,左右摆动不超过后牙牙弓的宽度。务必使其边缘的厚度与唇颊沟安静状态时的宽度相一致。并且在上下颌前弓区,上颌结节外侧间隙处及下颌舌侧翼缘区三处基托应尽量伸展〔5〕,下颌后界延伸到磨牙后垫区末端。以增加义齿与组织面的接触面积,加强固位。

1.2.5 注意舌侧翼的运用 舌侧翼指位于下颌牙槽嵴舌侧与舌之间的基托组织,其位于下颌双侧下颌舌骨嵴下方,往往这个区域是下颌义齿基托最可能获得最大延伸的区域,同时该处存在的天然组织倒凹也会有助于义齿的固位。利用其解剖特点,制作义齿边缘时,尽量使义齿在水平方向延伸,以扩大义齿与组织面的接触面积,并且加强边缘封闭作用从而提高了义齿的稳定和固位〔6-7〕。另外,舌侧磨光面应使之呈凹形。

2 结果

34例患者中,10例患者在义齿初戴时即感满意;22例感觉下颌义齿固位不良,咀嚼时易脱落,并有部分压痛,经1~2次修改和训练后得到改善,2个月后无压痛不适,一般食物基本可以正常进食;2例下牙槽嵴极其低平并伴有咬合疼痛的患者经加软衬后固位及咀嚼功能得到改善,半年后也较满意。

对于低平牙槽嵴患者的全口义齿修复,由于固位效果差,增强了修复难度,但是经过仔细分析和研究,按照患者自身口腔的情况,准确把握每一步修复步骤,努力克服遇到的问题,一般均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修复效果。

3 讨论

制作全口义齿的患者多数为老年人,老年人面部肌肉疏松、牙槽嵴、皮肤及感觉能力较差,其息止颌间隙常常超过2~3 mm,甚至达4~6 mm之多,因此修复低平牙槽嵴的老年患者时,如果过分强调面部丰满度,全口义齿的垂直距离将过高,这样反而导致肌张力增大,牙槽嵴负担重,咀嚼肌易疲劳,面部酸痛,咀嚼效率降低,并使牙槽嵴过分受压而加速吸收。另外,戴用垂直距离过高的全口义齿,大开口时上下前牙切端间距离过大,息止颌间隙过小,义齿不稳定,容易脱落〔8-9〕。笔者认为在功能与外形不能同时兼顾时,应以功能为主。

老年人牙齿长期缺失后上下牙槽嵴吸收的速度不一样,下牙弓牙槽嵴吸收速度明显快于上牙弓。为了保证上下义齿稳定,通常前牙排成浅覆盖、浅覆合,后牙排在中性区〔5,10〕。但是,对于低平牙槽嵴患者,患者由于缺失牙时间过长,难以习惯义齿,此种情况下,可以采用前牙无合接触,合力集中在后牙,患者可用后牙咀嚼,从而增加了义齿垂直方向上的压力,增加了全口义齿的固位,还有利于前伸合平衡。

全口义齿修复的固位力主要靠吸附力和大气压力,低平牙槽嵴患者由于基托承托区吸附面积减少,导致固位力不足。因此增加义齿密合程度和边缘封闭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吸附力和大气压力从而加强固位力。本文作者采用二次印模法取模,在做肌功能修整时,使印模边缘厚度和唇颊间与静息状态时的宽度相一致〔9〕。制作基托方面,义齿基托边缘形态的厚度与口内前庭沟空间相一致,增加了义齿与口腔粘膜的接触面积,使得义齿的固位力和稳定性都得到加强。在做全口义齿时,笔者认为基托材料应尽量选择不碎胶基托,尽管钛基托生物相容性好、轻巧舒适,但其边缘封闭作用较差,对于低平牙槽患者,本身固位力小,使用钛基托明显会影响咀嚼功能,故选择不碎胶基托为佳。

由于该类患者下颌牙槽嵴低平,牙列缺失时间长,舌体普遍增大,戴入全口义齿后舌功能容易有受限感觉,因此需要调整基托磨光面外形及边缘伸展使之与舌体相适应,另外还需要充分利用唇颊及舌的肌肉对抗作用,提高义齿的固位力。

〔1〕徐君伍.口腔修复理论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10.

〔2〕杨素贞.低平牙槽嵴全口义齿修复39例临床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5):130-131.

〔3〕张生瑞.总义齿基托三点适度伸展的固位作用〔J〕.口腔医学,1988,8(1):36.

〔4〕马兰芳.全口义齿中立区临床应用〔J〕.口腔医学,1988,8(2):64.

〔5〕郭天文.临床全口义齿学〔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1999:25.

〔6〕陈雷,马婷.改良设计全口义齿修复下颌牙槽嵴低平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0,8(4):222-225.

〔7〕SILVERMAN S,SILVERMAN S L,SILVERMAN B,et al. Self image and its relation to denture acceptance〔J〕.Prosthet,1976,35:131.

〔8〕张宁,钟丽芳,王佟辉.两种合型全口义齿对老年无牙颌患者颞下颌关节紊乱影响的比较〔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3,48(10):610-614.

〔9〕周黎,任冬锋,孟翔锋,等.改良式印模法促进下颌全口义齿固位的临床探讨〔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2,13(2):83-86.

〔10〕祈兵,罗卫,张景林.降低垂直距离在老年全口义齿修复中的应用〔J〕.上海口腔医学,2012,21(3):337-339.

(责任编辑 董 杰)

Discussing the Complete Denture Restoration for the Patients with Low and Flat Alveolar Ridge

GUO Yuehua
(Baoshan People's Hospital,Baoshan,Yunnan 678000,China)

Objective:To design a suitable solution of the complete denture restoration by making an analysis of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of the complete denture restoration.Methods:Stress-free functional impression was produced.The vertical distance to the occlusal was determined exactly.Accurate tooth arrangement was planned.And the exact thickness and length of the border of the denture were measured.Use of the lingual flange was knew well.Results:The author tried to adopt new technologies while applying traditional methods to complete denture restoration and it obtained a satisfactory result.Conclusion:Design a suitable solution of the complete denture restoration by basic theories and standard operation.Notice the accuracy for each step and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which could obtain a good result for the complete denture restoration.

flatness alveolar ridge;complete denture;restoration

R783.6

B

1672-2345(2014)04-0044-03

10.3969/j.issn.1672-2345.2014.04.014

2014-02-25

郭跃华,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口腔正畸、修复研究.

猜你喜欢
垂直距离基托全口义齿
无牙颌全口义齿修复新进展学术论坛暨老年微创种植国家级学习班通知
头影测量评估福建地区中青年咬合垂直距离的探索性研究
不同金属材料义齿基托对口腔感染的影响
无牙颌全口义齿修复新进展学术论坛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通知
义齿稳固剂改善全口义齿咀嚼效能的临床研究
不同咬合垂直距离与咀嚼肌肌电、咬合力关系的研究
应用发音法确定无牙颌垂直距离的临床研究
预成金属加强网在全口义齿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不同清洁方法对义齿基托树脂性能影响的比较
可摘全口义齿固位不良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