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河流域蒸发量演变特征分析

2014-03-22 09:17宁晓娜
东北水利水电 2014年8期
关键词:太子河海城河水库

宁晓娜

(辽宁省水文局,辽宁 沈阳 110003)

太子河流域蒸发量演变特征分析

宁晓娜

(辽宁省水文局,辽宁 沈阳 110003)

蒸发与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以及生态平衡等问题有密切的联系。文中通过对太子河流域历年各测站蒸发量演变特征的分析,寻求蒸发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在空间上的变化趋势,从而可以建立太子河流域旱灾预测模型,为该流域节水灌溉和防涝抗旱提供理论依据。

太子河流域;蒸发量;演变特征;分析

1 流域概况

太子河是辽河下游左侧一大支流,横贯辽宁省中部地区,河流全长约 413km,流域面积约 13883 km2。流域呈东西向,河流由西向东流经本溪、辽阳、鞍山等市,是辽宁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品粮产区,也是下辽河平原辽宁中部经济区最主要的水资源来源。流域内共建成大型水库 3座,其中干流 2 座(观音阁水库、参窝水库),支流 1 座(汤河水库),水利工程多以防洪、灌溉和工业供水为主以及兼顾发电的综合工程。太子河水 90%用于下游水稻灌溉,总面积 10 万 hm2,灌溉用水 10 亿m3。该流域属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寒冷期长,春秋两季干旱多风,日照丰富,夏季炎热多雨,四季分明,各有特色。

2 蒸发量年际分布特征

2.1 年际间蒸发量变化规律

根据太子河流域 4个测站(羊胡子沟站、小市站、汤河水库站、海城站)1960—2006 年 20cm 口径蒸发皿逐月蒸发资料,采用 Excel分析软件计算逐年蒸发量,可以得到太子河流域4个测站多年平均年蒸发量。

得出羊胡子沟站年蒸发量在 700~1200mm(20cm 口径蒸发皿测试结果,下同),年平均蒸发量为 953.3mm,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最大蒸发量出现在 1968 年 1204.6mm,最小蒸发量出现在2001 年 745.8mm。就年代分析而言,20 世纪 70 年代较 60 年代年蒸发量呈下降趋势,80 年代较 70年代又略有下降,80 年代到 90 年代蒸发量明显下降,总体趋势年代间蒸发量呈下降趋势。

用同样的方法可得:除了汤河水库站,小市站、海城站蒸发量也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

2.2 年蒸发量累积距平

累积距平是一种常用的判断变化趋势的方法,同时通过对累积距平曲线的观察,也可以划分变化的阶段。对于时间序列 x,在某一时刻的累积距平表示为:

式中:x 为时间序列 x 的均值;n 为时间序列 x 的时刻数;xi为第 i时刻的 x 值;St为 t时段内序列 x的累积距平。

根据太子河流域 4 个测站的 20cm 口径蒸发皿逐月蒸发资料,采用累积距平分析逐年蒸发量,可以得到太子河流域4个测站年蒸发量变化趋势。羊胡子沟站(1960-2006 年)年际间蒸发量的变化过程可分为 2 个阶段:1960-1983 年蒸发量呈上升趋势,1984-2006 年年蒸发量呈下降趋势;小市站(1960-2006 年)年蒸发量在 1966 年出现第一个转折点,1966 年以前成上升趋势,1966-1991 年变化趋势 趋于平稳,1991 年以后呈下降趋势;汤河水库站(1960-2006 年)年际间蒸发量的变化过程可分为 2 个阶段:1973-1993 年蒸发量呈上升趋势,1994-2006 年年蒸发量呈下降趋势;海城站(1960-2006 年)年蒸发量在 1970 年出现第一个转折点,1970 年以前成上升趋势,1970-1977 年成下降趋势,1978-1984 年成上升趋势,1984 年以后呈下降趋势,到 1999 年又有所回升。

太子河流域蒸发量年际分布特征为,除汤河水库站蒸发量有逐年上升趋势,其它各站年蒸发量都逐渐下降,分析原因可能与汤河水库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有关。

3 蒸发量年内分布特征

3.1 各测站四季分布特征

羊胡子沟站四季分布特征

分析羊胡子沟站 1960-2006 年春、夏、秋、冬四季蒸发量的变化特征。文中四季划分区间依次为:春季 3-5 月、夏季 6-8 月、秋季 9-11 月、冬季12 月至次年 2 月。得出:多年来羊胡子沟站春、夏蒸发量,要明显大于秋、冬季。夏季蒸发量最大,最高值出现在 1965 年夏季 517.7mm;冬季蒸发量最小平均在 100mm 以下,最小值发生在 1993 年32.2mm。春、夏季蒸发量变化幅度较明显,秋、冬春季蒸发变化平稳。羊胡子沟站四季蒸发量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

用同样的方法可得出,多年来小市站、汤河水库站、海城站春、夏蒸发量也明显大于秋、冬季,夏季蒸发量最大。春、夏季蒸发量变化幅度较明显,秋、冬春季蒸发变化平稳。各站四季蒸发量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

分析得出太子河流域春、夏蒸发量要明显大于秋、冬季。夏季蒸发量最大,并且春、夏季蒸发量变化幅度较明显,秋、冬春季蒸发变化趋于平稳。

3.2 各测站多年平均月蒸发量

羊胡子沟站多年平均蒸发量年内分配如图1所示。

从图 1中可以看出:羊胡子沟站平均月最大蒸发量值出现在 5 月,最小值出现在 1 月,呈单峰形。2-5 月蒸发量的上升速率大于 6-10 月下降速率。

图1 羊胡子沟站平均蒸发量年内分配图

用同样的方法可得出小市站、汤河水库站、海城站,平均月蒸发量特征与羊胡子沟站一致,很明显看出太子河流域各测站月最大蒸发量值均出现在 5 月,最小值出现在 1 月,呈单峰形。各测站的月蒸发量的变化趋势曲线基本相似,2-5 月蒸发量的上升速率大于 6-10 月下降速率。各测站最大蒸发量值分别为 140.3mm (羊胡子沟站)、178.4 mm(小市站)、185.3mm(汤河水库站)、258.2mm(海城站)。

4 蒸发量空间分布

根据太子河流域蒸发资料统计可以得到各站多年平均年蒸发量,结果表明:

多年平均年蒸发量最大的站点为海城站,为1237.90mm,其次为汤河水库站和小市站,年蒸发量分别为 1237.90mm 和 1110.47mm,而多年平均年蒸发量最少的是羊胡子沟站,只有 953.34 mm。整体上看,多年平均年降水量测站的测值都在 950mm 以上。根据各站多年平均蒸发量值可以看出:蒸发量空间区域有差异,年蒸发量分布与地形密切相关。太子河流域的多年平均年蒸发量分布呈西南多,东北少的趋势分布。

5 结语

太子河流域年平均蒸发量在 950~1700mm 之间,蒸发量年际间变化除汤河水库站蒸发量有逐年上升趋势,其它各站年蒸发量都逐渐下降,分析原因可能与汤河水库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有关。年内变化平均月最大蒸发量值出现在 5月,最小值出现在 1 月,呈单峰形,2-5 月蒸发量的上升速率大于 6-10 月下降速率。夏季平均蒸发量要高于春季,冬季蒸发量最少。从整个流域看,东部羊胡子沟站蒸发量低于西部海城,即太子河流域蒸发量由东向西递增,蒸发梯度变化较大。

TV12

B

1002-0624(2014)08-0030-02

2014-03-20

猜你喜欢
太子河海城河水库
A modified heuristics-based model for simulating realistic pedestrian movement behavior
面向PNT应用需求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索
嫁给爱情
开阳县三口河水库工程高边坡预裂爆破控制
开阳县三口河水库(岩溶地区)溶洞处理
葠窝水库运行后对太子河流水文情势变化特征研究
彭水县黑洞河水库施工导流方案比较
辽阳人的骄傲——太子河
辽阳太子河体育运动公园左岸防护工程设计
张家河梯级水电站建设生态环境影响与对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