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计算机教学改革探析

2014-03-22 06:30杨树珍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学时基础计算机

杨树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目前,高职院校仍将计算机作为新生的公共必修课。可见,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十分重要。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同时对计算机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探讨。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教学改革一、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学生计算机所掌握的水平存在一定差异

当今社会,对于城镇发展较快的小学来说,完全有能力按照教育部制订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规划、教学大纲,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已经广泛的普及。

可是在经济发展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当地的学生对计算机还是比较陌生。如果学生使用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水平有很大差别,找到适合大部分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水平的教学切入点是不容易实现的。基础好的学生对课堂中的基础知识无法产生学习兴趣,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出现旷课的现象。基础差的学生对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内容和操作方法无法全部理解,这就会造成基础好的学生不爱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不敢学的现象。这样导致教学进度不能按照计划进行,难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不平衡

近年来,我校采用中国铁道出版社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内容主要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微型计算机系统、操作系统基础、办公软件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Internet应用技术、网络安全与社会责任、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数据的组织与管理、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基础。共108学时,3个学分(理论54学时、实验54学时),从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看,学过的学生认为是浪费时间,吃不饱、吃不够,而没学过的学生上机学时明显不够,学完后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三)现代教学模式虽然多样化,但教学方式仍然存在陈旧现象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采用“计算机+大屏幕投影”模式,可是教学方式仍然是老师在课堂上灌输知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原来的黑板教学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一部分内容将黑板搬上了大屏幕,如果只是在课堂上按照屏幕上的内容照本讲授,不但枯燥,而且未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教学效果不明显,并且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在,大部分班级是上完计算机的理论课后,过几天才上上机实验课,有很多的计算机理论课程内容,老师上课时讲过,只有用心的学生能记住,在实验课上大部分的内容还得重复讲。同一个问题,用很多种方法都能实现,可是,由于时间的关系,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做其中的一种方法。这种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创新和发展。

(四)教师教学效果不令人满意

绝大多数教师教该课程都感到很头疼,教多一点、认真一点,某些学生不愿听;教少一点、精一点,某些学生又听不懂,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也无以适从。教师挖空心思,为了让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感兴趣,不断改进备课环节和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更好对计算机的学习。这样虽然满足大部分同学,而少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又跟不上,由此可见分级教学的改革是势在必行。到目前为止,计算机课堂教学还是“填鸭式”,大部分的学生平时根本不看书、不做题,学生也把学习的精力投入在考试之前。另外,教师的授课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从现在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把计算机测试考试当成应付差使,对计算机知识的求知欲逐渐降低,从而导致计算机基础教学变为了应试教学。

二、有关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改进措施

(一)大力加强高素质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面对新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形势与任务,对所有计算机教师,计算机专业知识与应用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条件,为了使计算机教学的实际效果应用到现实需要中,各大高职院校有必要将教师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融入到科研项目中去,进而为计算机的教学实践带来丰富的教学内容。为了使从事计算机基础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加强师资队伍的管理。主讲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考虑到计算机技术变化很快,承担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一般负担较重,学校应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对于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保证一定进修时间,并积极参加各种教学经验交流会和学术研讨会。

(二)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

对于计算机的基础应用课程,上机操作是十分重要的环节,经过大量上机操作才能真正掌握计算机基础技能。而对于传统计算机教学模式,采用多媒体教室、微机机房进行上机操作的教学也具有很大的优势。可实现教师讲解重点知识和学生实际操作同步进行,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计算机操作,直接向学生进行操作效果,学生随时模仿教师对计算机进行操作,这就是教师在手把手指导每一位学生。

随着当今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网络的普及应用为教学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辅助教学是当今社会发展趋势,教师可以将部分课件、邮件地址、素材、上机实验内容和工具软件等信息上传到服务器上,学生即可通过本校的校园网快速下载资料。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收取作业,这样也增加了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渠道。在课外,学生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各种资源进行学习,并可进行网上答疑、作业的下载、讨论问题等。总而言之,师生之间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有效沟通,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计算机考试应着重淡化理论考试,增加上机考试

考试形式采取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操作计算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操作性较强的试题采取单人单的形式,并按一定的比例计入期末成绩。单人单机时由学生抽题取几个题目,然后选择一个进行操作,从学生的操作中教师能了解到学生上机的熟练程度也能了解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方式工作量大,但实际效果很好。

总之,计算机基础教育是意义深远的,如何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和综合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继续探索。计算机教学改革是一项持久而深远的工作,作为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师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与时俱进,将计算机教学改革推向新的高潮。

参考文献:

[1]刘倩.改革《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建议[J].软件导刊,2008,(04).

[2]宁小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5).

[3]曾燕.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反思.民营科技,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时基础计算机
“不等式”基础巩固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学时压缩下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整式”基础巩固
计算机操作系统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