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置换治疗儿童危重症的效果观察

2014-03-24 07:01何珊林鑫袁静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5期
关键词:血浆置换护理应用危重症

何珊++++++林鑫++++++袁静++++++查艳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PE)治疗儿童危重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27例次)应用PE治疗的患儿的资料,根据病情决定治疗次数,观察临床疗效,根据临床记录了解有关副反应,分析护理干预的作用。 结果 27例次治疗过程中出现皮肤瘙痒2例次、恶心呕吐2例次、低血压及手足抽搐各1例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经PE治疗,治愈8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0.9%。 结论 PE是一种良好的儿童危重症治疗方法,护理干预对治疗的顺利进行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血浆置换;儿童;危重症;疗效;护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57.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2(b)-0171-03

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是一种以去除大分子物质为目的的体外血液净化系统。PE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熟的应用于多系统、多种疾病及药物中毒等危重症的治疗中。PE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也逐渐应用于儿科原因不明、常规药物疗效不佳和预后不良的危重疾病,如溶血尿毒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HUS)、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脓毒血症等[1],但是在儿童中还需不断地积累经验,因儿童血容量少,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应根据患儿体质设置PE相应参数。本研究于2010年3月~2012年6月采用CRRT机PE治疗危重患儿11例(27例次),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男4例,女7例;年龄7个月~14岁,平均6.7岁;其中HUS 1例(治疗2次)、药物中毒3例(治疗5次)、蜂蛰伤3例(治疗8次)、SLE大疱性红斑1例(治疗5次)、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治疗2次)、肝衰竭2例(治疗5次)。所有患儿全部来源于本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及本科室,治疗指征由本中心血液净化亚专业组2名主治医师以上共同判定同意后进行治疗。

1.2 方法

采用费森尤斯ADM08/ABM型CRRT机;经股静脉行ABLE单针双腔中心静脉置管,建立血管通路,费森尤斯专用管路,Frsenius Plasmaflux Pls滤器;泵血速度3~5 ml/(kg·min),置换泵速度为泵血速度的15%~30%。冰冻鲜血浆用冰冻血浆解冻箱解冻至室温后开始PE,PE量40~50 ml/(kg·次)。抗凝,首剂肝素50 IU/kg,后500~1000 IU/kg或低分子肝素60~80 IU/kg,血小板极低或重度凝血功能紊乱时无肝素,定时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及机器的各种参数。

1.3 疗效判定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生化指标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减轻,异常生化指标逆转;无效:临床症状及指标无任何改变或死亡。

2 结果

治疗过程中分别出现有皮肤瘙痒/皮疹2例次、恶心呕吐2例次、低血压1例次、手足搐搦1例次,但经积极对症处理后,27例次全部完成PE治疗,未出现堵管更换分离器情况,无出血、过敏性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经PE治疗,治愈8例(HUS 1例、药物中毒3例、蜂蛰伤2例、肝衰竭1例、SLE大疱性红斑1例),好转2例(蜂蛰伤1例、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无效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90.9%。好转的2例患者因自身经济等因素未能完成计划疗程;肝衰竭死亡1例,因患儿入院病情过重,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终末期,仅行PE治疗一次。

3 讨论

3.1 血管通路的护理

置针前护理时向患儿家属介绍深静脉穿刺的目的、方法、部位和需要配合的具体要求,获得家属同意后再行穿刺,同时减少病室内人员走动。国外推荐新生儿可用5Fr单腔导管,3~6 kg可用7Fr双腔,>15 kg可用9Fr双腔导管[2],笔者的经验是>15 kg儿童可以使用6.5Fr双腔静脉导管,>20 kg儿童可使用8Fr双腔静脉导管,>35 kg儿童可使用11.5Fr导管,这样可确保置管成功,不能配合儿童可给予0.1~0.3 mg/kg地西泮镇静后再行穿刺[3]。导管留置期间,应告知家属尽量限制患儿剧烈活动或做下肢大幅度运动。妥善固定导管,严禁其他护士将留置导管作输液通路使用,有效预防血栓形成而引起的导管堵塞,在血PE结束后,给予生理盐水冲净管腔内的血液,根据凝血机制使用30%~100%浓度的肝素封管。

3.2 PE护理

总的来说,PE有较高的安全性,有研究提示,PE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75%~9.70%[4-5]。但由于儿童生理的特殊性,一些问题需要特别注意。

精确掌握患儿体重情况,掌握置换血流速度,防止容量失衡。正确设定参数,开始启动血液泵以20~30 ml/min低速运转,直到血液回路全部转换为血液,持续5~10 min,确认体外循环稳定。计算管腔及分离器的容量,保证引血后体外血液量不超过患者儿体重的10%[6],对于低体重患儿给予全血或血浆预冲管路。将血液泵逐渐调整到治疗所需的流量,分浆速度不超过血液流量的30%[7]。低血容量时患儿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肢冷脉快、血压下降甚至休克,血容量过多时导致心力衰竭、肺水肿,应及时向医师汇报并调整置换液、血流速度等参数。治疗中有1例出现低血压反应,降低血流量后血压恢复正常。此外,术中还应密切观察管道是否密闭,有无漏气、渗血,确保动静脉回路连接紧密,严防空气进入和管路脱出。

密切观察有无低钙血症、低钾血症。PE量过大,可出现低钾、低钙[8]。临床表现有畏寒、不自主肌肉震颤、手足搐搦、心动过速,重者心律失常、心室颤动,甚至导致死亡[9]。置换过程中若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汇报医师并减慢PE速度,遵医嘱积极处理。本科常规行5%葡萄糖100 ml加10%葡萄糖酸钙20 ml静脉壶静脉滴注留置,10~15滴/min,根据血钾情况酌情口服钾或静脉补钾。治疗过程中有1例患者出现手足搐搦,给予静脉补充葡萄糖酸钙5 ml后继续治疗。

PE治疗需用大量异体血浆,为预防发生变态反应,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认真对血浆进行2人核对,确保输入同型血浆。PE过程中观察患者有无皮肤瘙痒、皮疹、口麻、寒战、高热等症状。变态反应以急性荨麻疹多见,重者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或过敏性休克[10]。置换前常规使用地塞米松2.5~5.0 mg,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停止PE,并按休克处理。本组2例患者出现全身瘙痒、皮疹,遵医嘱静脉推注地塞米松5 mg。2例出现恶心、呕吐,经静脉推注50%葡萄糖40 ml,甲氧氯普胺10 mg肌内注射后症状消失。

3.3 凝血观察与护理

早期发现和处理凝血倾向是预防凝血发生的关键,凝血的早期表现是体外循环血色渐暗,分离器内出现暗红色条纹,动静脉壶内出现黑团,跨膜压逐渐增高。关键是对患者凝血功能的正确评估和抗凝剂的合理使用,治疗过程中避免过高的血液流量及分浆率。本组27例次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凝血堵管现象。

3.4 防止感染

感染为血液净化治疗及留置导管的最常见并发症,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是预防感染的关键。因此,每次治疗时均应局部换药,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及分泌物。换药时因股静脉穿刺的位置接近会阴部,易被污染,应特别注意保持敷料的清洁干燥,保持伤口周围的清洁,应用严格消毒程序和贴无创保护膜。在留置期间若发现导管部分滑出,须经严格消毒后方可回置。必要时可外用莫匹罗星。

作为一种特殊的支持和治疗方法,在儿科危重症疾病的救治中有其自身应用指征和适应证。PE的治疗机制可能包括[11-12]:①无差别清除血浆中致病因子和异常血浆成分,PE能清除透析所不能清除的致病因子,包括自身抗体、循环免疫复合物、补体活化产物炎症介质等;②使用新鲜冰冻血浆,可以补充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及其他重要的生物活性因子;③免疫调节作用,去除细胞及体液免疫的抑制因子,促进免疫反应的正向自稳。总的来说,掌握好适应证,PE是一种良好的危重症治疗手段,护理干预对治疗的顺利进行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治疗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基本掌握治疗性PE的原理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而不只是会操作的“帮手”;②熟练的操作技能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的前提;③严密观察治疗反应,避免出现意外情况;④严格的无菌操作能减少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Ciechanska E,Segal L,Wong H,et al.Plasma exchange using a 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 machine in children[J].Blood Purif,2005,23(6):440-445.

[2] Goldstein SL.Overview of pediatric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in acute kidney injury[J].Semin Dial,2009,22(2):180-184.

[3] 汪维生,廖晓星,王维平,等.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急救应用体会(附207例报告)[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1, 10(1):47-48.

[4] Mokrzycki MH,Kaplan AA.Therapeutic plasma exchange: Complications and management[J].Am J Kidney Dis,1994,23(6):817-827.

[5] Basic-Jukic N,Kes P,Glavas-Boras S,et al.Complications of therapeutic plasma exchange:experience with 4857 treatments[J].Ther Apher Dial,2005,9(5):391-395.

[6] 吴玉斌,杨永昌.血浆置换在儿童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17):1304-1308.

[7] 黎磊石,季大玺.连续性血液净化[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318-328.

[8] 王质刚.血液净化学[M].2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44-266.

[9] Michaud D,McKay L,Pfefferle P,et al.Therapeutic plasma exchange[J].Dynamics,2001,12(4):18-24.

[10] 马军梅,张克玲,刘澎.血浆置换治疗危重症患儿的观察与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1):2522-2524.

[11] Stegmayr B,Abdel-Rahman EM,Balogun RA.Septic shock with multiorgan failure:from conventional apheresis to adsorption therapies[J].Semin Dial,2012,25(2):171-175.

[12] Perez-Saez MJ,Toledo K,Ojeda R,et al.Tandem plasmapheresis and hemodialysis:efficacy and safety[J].Ren Fail,2011,33(8):765-769.

(收稿日期:2013-12-20 本文编辑:林利利)

猜你喜欢
血浆置换护理应用危重症
分析PDCA循环管理在ICU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危重症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实施效果观察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ICU危重症患者压疮的预防效果观察
静脉留置针在肝胆手术患者中的护理应用
探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的优质护理
早期血浆置换对重症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的生化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血浆置换术联合口服微生态制剂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
人工肝血浆置换对肝衰竭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的探究
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小儿会阴烧伤护理中食物保鲜袋接尿的应用价值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