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的诊断治疗体会

2014-03-24 07:04罗伟胡朝晖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5期
关键词:诊断

罗伟 胡朝晖

[摘要] 目的 总结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的诊断和治疗体会,以供临床工作参考。 方法 将本院2009年8月~2012年7月收治的18例隐匿性脑血管畸形患者纳入本研究,经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确诊后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断和治疗体会。 结果 所有患者中海绵状血管瘤15例、毛细血管扩张症1例、发育性静脉畸形2例。病变位于额叶10例,顶叶5例,颞叶2例,小脑半球1例。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后随访12个月,痊愈13例,轻度偏瘫5例,未发生癫痫发作和再次出血。住院时间为(21.74±4.27) d。 结论 SWI技术在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后患者预后良好,在今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关键词] 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磁敏感加权成像;显微外科手术;诊断

[中图分类号] R74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2(b)-0178-02

隐匿性脑血管畸形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先天性脑血管病变,易引起隐匿性出血性脑血管病。隐匿性脑血管畸形患者经过常规脑血管造影不显示病灶,因此术前诊断困难,常发生漏诊或误诊[1]。近年来随着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在临床工作中的普及,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的术前检出率越来越高[2]。笔者将本院近年来对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体会作一总结,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09年8月~2012年7月收治的18例隐匿性脑血管畸形患者纳入本研究,以癫痫、头昏、一侧肢体麻木、偏瘫等症状来院就诊。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12~58岁,平均(31.84±10.33)岁;体重28~67 kg,平均(53.76±8.39) kg;病程2~7 d,平均(2.84±0.85) d。所有患者均无外伤史、高血压病史。

1.2 诊断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SWI技术扫描,采用三维扰相梯度回波T2WI序列,横轴位,像素0.7 mm×0.7 mm×1.6 mm,层厚1.60 mm,层间距0.32 mm,视野230 mm×160 mm×120 mm,矩阵320×320,TR49 ms,TE40 ms,翻转角15°,扫描时间5.5 min[3]。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根据具体病情选择经额颞弧形切口、顶枕马蹄形切口入路、幕下正中和旁正中入路[4]。剪开硬脑膜,轻轻冲洗间隔性血肿块,吸除血肿,并切除血栓化的畸形血管团。镜下观察可见病灶中央咖啡色积血或混有新鲜出血,夹杂坏死的脑组织[5]。将切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证实为脑血管畸形。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变类型分析

所有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病变患者中海绵状血管瘤15例(83.33%),毛细血管扩张症1例(5.56%),发育性静脉畸形2例(11.11%)。其中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

病变位于额叶10例(55.56%),顶叶5例(27.78%),颞叶2例(11.11%),小脑半球1例(5.55%)。

2.2 预后情况分析

所有患者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后随访12个月,痊愈13例(72.22%),轻度偏瘫5例(27.78%)。未发生癫痫发作和再次出血,大部分患者获得了满意的疗效。住院时间17~28 d,平均(21.74±4.27) d。

3 讨论

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的发生率较低,约为2%。常规脑血管造影不显影,既往通过手术或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其临床症状不典型,常表现为一过性头痛、头昏、癫痫等症状,部分患者甚至无症状。隐匿性脑血管畸形通常因并发出血,出现症状后才发现,临床误诊、漏诊率较高[6]。

SWI是一种以梯度回波T2*加权序列为基础,利用不同组织磁敏感性差异而提供磁共振影像对比增强的新技术。在人体组织中去氧血红蛋白、正铁血红蛋白、含铁血黄素、铁沉积、钙沉积等磁敏感效应较强,可引起空间相位改变,在SWI图像上表现为低信号改变,对于显示静脉血管、血液成分、出血后代谢产物敏感性较强[7]。SWI在各种出血性病变、静脉血管性病变、肿瘤等疾病的诊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隐匿性脑血管畸形可发生于颅脑任何部位,一般幕上多于幕下,以幕上皮质深部白质最为常见。海绵状血管瘤是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的最常见类型,好发于青壮年。病灶由密集、扩张的窦样血管构成,管壁缺乏弹力纤维和肌层,仅由菲薄的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组成,易发生反复、慢性出血[8]。血管腔内可见机化血栓和再通血管,管壁上多有钙沉积。病灶周围沉着含铁血黄素。常规磁共振血管成像序列易漏诊。由于梯度回波图像上代表去氧血红蛋白的图像信号比自旋回波图像信号低很多,因此梯度回波T2*序列比常规自旋回波序列敏感,通过以铁为基础的不同组织磁化率有差异,可及时发现病灶,大大降低了漏诊率[9]。

隐匿性脑血管畸形主要表现为脑内血肿,临床首选显微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中应首先在显微镜下切断供血动脉,清除血肿,沿病灶周边分离,再切除畸形血管团。由于畸形血管通常位于血肿边缘和脑组织交界处,术中应注意观察血肿周围的胶质增生和变形组织,尽量避免术中牵拉,防止术后发生癫痫发作和再次出血等并发症[10]。

本研究结果表明,SWI技术在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后患者预后良好,在今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 韩壮,李石玲.磁敏感成像在隐匿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J].临床荟萃,2012,27(20):1824-1826.

[2] 庞军,戴世鹏,戴景儒.超高场3.0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的临床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30(12):1737-1741.

[3] 张琳,漆剑频,朱文珍,等.磁敏感成像在脑微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放射学实践,2009,24(1):19-22.

[4] 刘禹冰,邓志鸿,黄志纯.颅内隐匿性血管畸形致脑内血肿38例手术治疗[J].福建医药杂志,2012,34(6):44-45.

[5] 许瑞雪,刘荣耀,徐英辉,等.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的诊断和显微外科治疗(附19例分析)[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8,13(1):37-38.

[6] 贾秀川,孙吉林,吴晶,等.SWI对脑静脉性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7):937-939.

[7] 唐海民,张辉阳,周智鹏.MR磁敏感序列对颅脑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J].华夏医学,2012,25(4):532-535.

[8] 李科,金真,张磊,等.磁敏感加权成像在隐匿性脑血管畸形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0,21(9):618-621.

[9] 王健,刘荣耀,许友松,等.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的诊断与治疗(附15例报告)[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16(7):392-394.

[10] 朱丽丽,杨春,李绍东,等.磁敏感成像诊断脑血管畸形[J].放射学实践,2010,25(2):146-149.

(收稿日期:2013-12-05 本文编辑:林利利)

猜你喜欢
诊断
智能变电站设备诊断与状态监测技术研究
针对代谢标志物的分子探针设计与合成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法医尸检中生前伤检验的研究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PLC在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