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发挥德育效应策略研究*

2014-03-25 20:02喻秋兰
长沙大学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德育艺术

喻秋兰

(长沙大学艺术系,湖南长沙410022)

艺术教育的德育效应指的是艺术教育在实现自身“育美”功能的过程中,发挥美育特有的“以情动人”的优势,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去感化人,净化人的心灵,从而潜移默化地促使人们形成对社会和人生中美丑、善恶、荣辱的正确认识,进而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崇高的道德品质,最终实现“美善合一”的功效。虽然美育的德育功效自古就被人们所知晓,但是当前在我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德育效应却还并没有引起艺术教育工作者们的足够重视,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教师认为艺术教育根本就没必要与德育扯上关系;另外一些能够接受艺术教育德育效应的教师也认为,要在高校艺术教育课堂上发挥出美育的德育效应,在实际操作上也存在着一定困难,唯恐陷入把艺术课上成政治课的尴尬境地。

本文要解决的就是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在高校艺术教育实践中如何发挥其育德效应的实际问题。

一 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发挥德育效应的历史教训

在我国,艺术教育与德育的关系从新中国建立至今经历过极左到极右的转变。早在上个世纪新中国成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认为艺术教育仅仅是德育的手段之一,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在我国高等艺术师范学校中,教学内容均以样板戏为纲,很多优秀的音乐文化均被视为封、资、修、大、洋、古的东西而被抛弃,美术教育则多为参加展览活动,画宣传画等与政治运动密切配合的内容。艺术教育完全陷入了一条畸形的发展道路——为政治服务的艺术教育之路。这样的艺术教育,已经完全丧失了其审美本质,也丧失了在学校教育中的独立地位,沦为思想政治斗争的工具。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国门打开,西方的“唯美主义”美学思想和艺术思潮传入我国,“唯美主义”信奉“为艺术而艺术”,认为艺术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感观上的愉悦,而非传递某种道德或情感上的信息,“美”才是艺术的本质。这种思潮对于一些当时刚刚经历过十年浩劫、苦不堪言的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来说简直是暴风雨过后的彩虹。一些高校艺术教师纷纷撰文批判政治化、德育化的艺术教育,主张艺术教育不应具有任何道德说教的因素,而应该是单纯审美的教育,全国上下形成一股呼吁艺术教育审美本质的回归的热潮。但是,这场艺术界拨乱反正的热潮却导致之后我国艺术教育在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摧残后,逐渐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种思潮的直接后果就是普通高校学校艺术教育中出现了道德性缺失现象,艺术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从此绝缘,艺术教育天然所具有的隐性德育功效遭到人为抑制,这对于艺术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不利,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大学生的道德危机。

历史的实践告诉我们在处理艺术教育与德育之间关系的时候,将艺术教育完全当成德育的附庸而导致的过左或将艺术教育与德育完全割裂开来而导致的过右都不是正确的处理方法。近年来连续出现的马加爵、药家鑫以及大学室友投毒事件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开始关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问题,大学生正处在一生中人生观和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艺术教育所具有的天然的德育功效若能被合理运用,将取得传统德育手段无法比及的效果。

二 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发挥德育效应的原则和方法

一些年轻的高校艺术教师受西方文艺思潮影响,在艺术教育工作中仍然坚持“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极力反对艺术与道德因素扯上任何关系。这种观点可能与建国前三十年间艺术教育被强行与政治捆绑的畸形发展有关,人们心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的心理。但是冷静下来一想这种观点显然是违背艺术自身客观规律的,各种艺术形式都是通过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来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进而不可避免地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艺术教育则通过审美情感体验使人的心灵自觉得到净化,而非耳提面训式的教训,这正是艺术教育在育德方面优于传统德育手段的关键所在,其德育效应是一种隐性而非显性方式存在。因此,在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中发挥其德育效应的实践中,教师一定要注意的是“隐性”以及“适度”的原则。

“隐性”原则是指艺术教学要遵从艺术教育的审美本质,德育效应必须通过促使大学生在审美体验中获得相应的情感共鸣潜移默化地来达成,而不应成为赤裸裸的道德说教。李岚清同志针对这一问题就曾指出“审美教育是美育的核心,要以美引善,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的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1]可见真正的艺术教育是一种审美的教育,其德育效应不是直接从艺术作品的道德内涵中获得的,而必须是通过审美教育这个环节,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感悟来获得。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也谈到:“有了审美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2]艺术教育如果离开了审美体验环节,激不起人们的喜怒哀乐,就谈不上其育德作用。过去,在一些高校的艺术欣赏课中,教师往往从作品的思想内容加以讲解,而置艺术作品的艺术形式、体裁、表现手法与不顾,脱离艺术语言和艺术审美特征去强调作品的政治内容。这种打着艺术欣赏课的旗号,实则为赤裸裸的思想政治课的艺术教育,往往不能引起大学生的兴趣反而引起他们的反感。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早期,对周围的一切有着灵敏的反应,他们厌恶外界强加于他们的任何思想,但是如果是通过他们自己的经历而获得的感悟,更容易为他们接受,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郭声健先生认为:“当我们一心一意地引导学生进入艺术的天地,而不是简单地进入道德的天地时,往往我们却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3]笔者在所在高校曾给大学生上过一课《梁祝》的音乐欣赏课,笔者至始至终都没有向学生提到过作品的中心思想,而是从分析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各种音乐要素是如何完美地配合来表达音乐主题内容的,小提琴和各种乐器以及乐队是如何刻画人物性格和场面的,以及作品是如何通过奏鸣曲式安排故事情节的发展等方面展开启发式教学。这样,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就自然地达成了统一,学生既真正学会了欣赏音乐作品,又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在作品中各种音乐要素的作用下不自觉地被激起了强烈的情感共鸣,自然产生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物质爱情和封建礼教的憎恶。

“适度”原则是指在艺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只需适当抓住其中的某些点,适可而止。教师若是从头到尾喋喋不休地加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不可避免地会给人带来生搬硬套的感觉,破坏艺术作品的艺术性和完整的审美体验。在指导学生进行艺术欣赏时,教师可以对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等简单的向学生进行介绍,但不能过多,因为美本身无需太多的解释就能深入人心。在艺术教育中,理性的讲解不能代替感性体验,理性的劝诫更难以将道德内容真正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行为准则。有些艺术形式,如工艺美术、杂技、建筑艺术等相对来讲具有的道德因素较少,因此引导大学生欣赏这些艺术作品时,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完全不必牵强地将德育内容渗透进来。

三 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发挥德育效应的实施路径和策略

笔者认为,普通高校艺术教育要发挥其德育效应,其实施路径有以下几条:第一,大力开展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将艺术类课程之纳入普通高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艺术活动,营造健康向上、团结合作的大学校园艺术文化氛围。主要通过组织各类校园艺术团,定期举办艺术讲座或书画展览,放映优秀电影,以及打造充满活力、积极进取的校园广播电台等形式。

(一)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为大学生接受艺术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

2002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应开设艺术类必修课或者选修课”。到目前为止,我国各地高校已经基本普及了公共艺术课程,并成立了艺术教育的专门机构来负责全校的艺术教育工作。很多高校还在人才培养计划中明确了学生必须在大学期间选修满若干课时的艺术类课程方能毕业,从而从制度上保障了艺术教育在高校的落实。通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挥艺术教育天然所具有的德育功效,艺术教师必须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加以注意。

首先是教学内容。如各类艺术欣赏课程由于教学内容为各门类具体的艺术形式,因此具有直观,感染力强的特点,特别容易激起大学生的情感反应和道德反应。因此,教师应把握住这个机会,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尽量挑选健康向上的,充满正能量的艺术作品。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够以典型的艺术形象深入人的心灵,或唤起人心,或鼓舞斗志,或净化灵魂,或完善人格。许多艺术审美活动或审美情感的发生过程本身就带有强烈的道德情感。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够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大学生,使他们获得艺术美的体验和对人生中真、善、美的感悟,从而自发地形成其高尚的道德观和人生观。无论是气势磅礴的《清明上河图》、行云流水般的《兰亭序》,还是意境无限的《春江花月夜》、婉转典雅的《牡丹亭》,除了能给大学生们带来感官上的审美愉悦和情感上的审美体验,还可以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对祖国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认同感,使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荣誉感得到升华。无论是肖邦的《革命练习曲》还是洗星海的《黄河大合唱》都能让大学生们在音乐中深切地感受到作曲家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国土沦丧的悲愤之情,也能在那催人奋起的旋律中树立起保卫祖国,誓死抗争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

再者是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审美性是艺术教育是否能够发挥出德育效应的关键所在。郭声健先生曾经说过:“艺术化的艺术教育注重让学生通过对艺术形式与艺术内容之间相互关系的把握来理解艺术作品的思想内涵,从而获得德育效果;德育化的艺术教育则注重让学生对艺术作品所描绘的内容的了解,把艺术作品仅仅看作是一种有利于表现德育内容的直观教具。”[4]“德育化的艺术教育”,只注重艺术作品的思想内涵,而不注重其艺术表现形式,大多以道德观念的理性说教和灌输为主,这种方式虽然在短时间内通过不断强化对大学生能够取得一定效果,但却真正深入人心,对他们产生长远和持久的影响。而“艺术化的艺术教育”关键在于通过艺术化的手段和艺术语言让大学生们理解艺术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促成学生对作品的思想内涵的顿悟。受教育者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作品中道德因素的影响而丝毫没有觉得受到任何强制。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正是“艺术化的艺术教育”发挥其德育功效最有优势的地方。因此,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堂实践中,教师如何切实做到“艺术化的艺术教育”是个需要重点把握的问题,否则很容易误入“德育化的艺术教育”的泥潭。笔者认为,要做到艺术化的艺术教育,教师一定要注重审美,这才是艺术教育的根本,一切脱离了审美的艺术教育都是伪艺术教育。教师在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中应寓教于乐,通过对艺术形式和各种艺术表现手法的展示和讲解来引导学生自己觉悟出作品深层次的思想内涵,淡化德育的强制性痕迹,使大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课堂艺术气氛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和“善”的感化。一幅《南京大屠杀》的油画,教师只需引导学生观察作者是如何通过色彩的冷暖、光线的明暗、线条的粗细、位置的主次变化等绘画手段来营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根本不需要教师更多的解释,大学生们的心灵就已经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勿忘国耻,发奋图强”的理念瞬间深入人心。一出京剧《赵氏孤儿》综合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各种艺术形式,通过唱、念、做、打几种艺术表现手段,把舍己救人、惩恶扶善、忍辱负重的道德观念刻画得淋漓尽致并潜移默化地植入了大学生们的心中。另外,艺术教师在课堂上的仪表,语言和语气都很重要,语言上要少一点喋喋不休的教导和居高临下的耳提面训,注意通过饱满的热情和生动简洁的语言引导学生去体验审美情感和获得道德感悟。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活动,拓展传统德育形式

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活动是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有效补充,通过学校组织的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能够拓展传统德育形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人格形成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普通高校的校园艺术活动的主要形式有:各种艺术社团组织(如戏剧社、歌舞团、美术协会,书法协会,摄影协会,合唱队等等)和定期举办的各类艺术活动(如艺术讲座、书画展、摄影展览、艺术节、、播放中外电影等)。首先,人们只有被各种高尚的兴趣爱好占据时,才能避免堕落到各种低俗、消极的不良嗜好中去。各种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艺术活动,不但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还培养了大学生的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了他们的人生修养。另外,在各种艺术社团组织中,很多艺术活动需要所有成员齐心合力、协作完成。《乐记》中提到:“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意思是说,乐的作用在于求同,礼的作用在于存异。求同就会使人们相互亲近,存异就会使人们相互尊敬。集体艺术实践活动能较好地培养个人与群体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的生存意识。另外一方面,在这些集体的艺术实践活动中,总是笼罩着一种艺术化、人性化、充满爱的氛围,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得到协调,使参与其中的人产生一种和谐感和幸福感,有助于大学生建立和谐的群体关系,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三)加强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通过审美的环境来促进德育的环境

大学校园,不但是大学生们学习知识的地方,还是他们要度过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青年期四年的地方,是他们这四年中每天生活的场所。因此,一个充满着青春和活力,拥有积极健康氛围的大学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修养都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走进大学校园,构图精美的墙报,内容丰富的艺术长廊,栩栩如生的雕像,校园广播中传出的清新健康的音乐,运动场上伴随着动感节奏、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健美操,无不充斥着大学生们的眼睛和心灵,充满着艺术氛围的大学校园环境不但为大学生们的身体提供了一个优美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还为他们的心灵提供了一个休憩和加油的场所。校园广播站是大学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处于人生中的青年中期,生理上已经基本成熟,但心理上却未完全成熟。在我国,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较易遭遇因家庭贫富差距、感情失败、学业和就业压力等因素所带来的心理问题,形成诸如压抑、焦虑、孤僻、自卑、嫉妒等负面情绪。在校园广播中,可选择一些音乐情绪积极向上的音乐作品进行播放来对其进行有效疏导。如很多中国传统古曲风格上温和典雅,意境上含蓄隽永,给人以一种和谐、宁静的感觉,对于大学生浮躁、容易走向偏执的心理特征有着很好的安抚作用,还能够培养他们冷静和宽宏的性情。另外,西方早期的古典音乐风格上也表现出一种严谨、典雅、端庄的气质,透露出一种人类对自然与和谐的崇尚,这些音乐能使大学生心境趋向平和,激动、易怒的情绪趋向平稳;西方的浪漫主义音乐则在风格上自由、奔放,显示出强烈的个性,有利于大学生们释放出内心压抑的情感,达成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平衡。另外,一些内容积极向上的通俗音乐也可以选用。如瑞士班得瑞乐队的音乐,其中很多音效如流水、风声都来自于大自然的真实音效,在听觉上给人一种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感觉,对舒缓大学生生活中的压力也很有帮助。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发挥德育效应的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在艺术审美过程中学会审美,产生对美的热爱与追求,进而内化为一种美的意识,使其精神世界到升华,达到美善合一的境界。普通高校应把艺术教育放在培养合格人才的战略地位来认识,在处理艺术教育与德育的关系时,要借鉴历史经验,把握好原则和尺度,既要避免艺术教育的道德缺失,又要防止德育化的艺术教育。

[1]张道一.美术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3][4]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德育艺术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纸的艺术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