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卿的“筐”

2014-03-25 18:37
中国周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陈晓卿舌尖现实主义

采访持续了四个多小时,《舌尖Ⅱ》的剧情“采访”终于结束。

陈晓卿配合三家媒体拍照,一一道别。转身对我说,“现在到你了”。

一分钟前,我就要求,“必须聊一聊那个‘死得更快的话题”。

陈晓卿哈哈大笑,“我就知道会这样。”

半年前,央视出品,由陈晓卿任总编导的纪录片《丝路》发布会上,我恰好坐在他旁边。被问及现实主义题材能否重回电视时,他说,“我们不是已经在做了。”

这一次,我旧事重提,“恕我直言,现在我们的现实主义题材……”

话还没出口,陈晓卿便抢过话,“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我们现在拍的其实是‘塑料现实主义。”

“什么是‘塑料现实主义?”

陈晓卿开始解释他是如何让《舌尖》那个‘温和的筐来替他说话。

“我心里有一个想表达的东西,但是真的那么拍,却不一定能播出去,我把它放在《舌尖》的框架里,可能会让一些人隐隐约约知道我的价值观。”

陈晓卿举例,《舌尖Ⅱ》里会有一位在国外陪孩子读书的妈妈,片子里呈现的是这位妈妈烧得一手好菜和对孩子满满的爱。

“可是,‘陪读妈妈烧菜的背影却是这个时代畸形的证据。”陈晓卿说,剪这段片子时看哭了不少人,“你会看到‘421家庭(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四个老人、一对父母、一个孩子的特殊家庭构成——编者注)里,孩子是世界的中心,所有人围着一个人转。”

面前这个陈晓卿和酷爱插科打诨的他判若两人,他神情凝重、声音低沉。

“我们是带摄影机的忠实记录者,为您见证那些不动声色而又惊心动魄的变化。当见证者的镜头无处不在的时候,我们有理由相信,若干年之后,当子孙们好奇地观赏着我们今天的面孔,这些影像见证的价值和力量将会被加倍地显现出来……”

这段话是陈晓卿当年为《见证》所写,如今,他把这份力量深深地隐藏。

“你在国家媒体工作,说好听点叫应该知道尺度,说得不好听就叫自我阉割。”在陈晓卿拍摄的片子里,‘陪读妈妈绝不是偶得的灵感,“我们会主动去找一些社会热点放进筐里,比如富士康、异地高考、海洋资源的枯竭、社会进步导致一部分人的失落等等……”

“还是在等待时机。”作为一名创作者,他从未放弃尝试一点点地推进空间。

“我们买了很多独立导演的片子,只要时机一成熟马上就能播。”

“什么样叫时机成熟了?”

“比如我非常喜欢的一部片子《归途列车》,如果楞播就会引起关注,但赶着春运的时候播就是安全的。”

陈晓卿坦言,《舌尖》之后他们虽然被外界捧得很高,但团队并没有得到更大的创作空间,也不会拍出自己心里所想的那个片子。

但让他欣慰的是,岩石开始松动。

2013年底的央视纪录频道题案大会上,“村变市闹剧”的选题就得到很多人的认可,“关照城镇化金光灿烂外表下的现实应该有人去拍。”

“现在有哪些关照现实的片子在拍摄?”

“这个不能说,你写出去可能就胎死腹中了。”

“套您的话可真难!”

“我一直是个油滑的人啊,你又不是不知道!”endprint

猜你喜欢
陈晓卿舌尖现实主义
舌尖上的疯狂
现实主义与现实题材创作
舌尖上的疯狂(4)
舌尖上的疯狂(2)
吃货的权力
见过大厨,就不敢说自己会做饭
新现实主义巨匠
新现实主义巨匠:乔治.西格尔
什么是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