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高频彩超与促甲状腺激素检查对于疑似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准确性

2014-03-26 10:55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2期
关键词:诊断率甲状腺癌激素

郭 蕾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超声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比较高频彩超与促甲状腺激素检查对于疑似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准确性

郭 蕾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超声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

目的 分析高频彩超联合促甲状腺激素检查用于诊断疑似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疑似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12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采用高频彩超进行临床诊断,B组采用促甲状腺激素进行临床诊断,C组采用高频彩超结合促甲状腺激素进行临床诊断,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分析3组患者的确诊率,A组42例患者,22例患者确诊,11例未确诊,9例误诊,确诊率为52.38%。B组42例患者,26例患者确诊,9例未确诊,7例误诊,确诊率为61.90%。C组42例患者,38例患者确诊,3例未确诊,1例误诊,确诊率为90.48%。C组患者的确诊率明显高于A、B两组患者的确诊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高频彩超联合促甲状腺激素检查对疑似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诊断,有利于提高临床确诊率,值得推广使用。

疑似甲状腺恶性肿瘤;临床诊断;高频彩超;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肿瘤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早期临床症状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严重化,会导致患者出现影响患者的吞咽功能和呼吸功能,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必须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临床效率。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为高频超声检查、促甲状腺激素等。然而临床研究表明,单独使用一种方式进行临床诊断,诊断率相对较低。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对医院收治的疑似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诊断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得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疑似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126例,其中男性79例,女性47例,年龄为25~53岁,平均年龄为(31.27±1.84)岁,发病时间为5周至3年,平均时间为(1.628±0.73)岁。本组126例患者,其中54例甲状腺肿大,30例呼吸患难,21例发声异常,16例咳血症状,5例伴随全身性疼痛。排除标准:甲状腺恶性肿瘤复发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A组采用高频彩超进行诊断,B组采用促甲状腺激素进行诊断,C组采用高频彩超联合促甲状腺激素进行诊断,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等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一般方法。A组:行高频彩超检查。采用三维彩超机扫描患者甲状腺部位,观察该部位的结节情况,若影响资料无法清楚地显示出结节边界,且结节呈钙化发展,则患者出现甲状腺恶性肿瘤。B组:行促甲状腺激素检查。患者入院后,于静脉处采集血液标本,标本量为5 mL,静置30 min后行分离血清处理,在4 ℃环境下保存血清。放置12 h后,根据临床诊断的需要,取血液标本性促甲状腺激素测试。若患者血液标本的促甲状腺激素值未处于正常范围(0.28~4.20 mlU/L),则检查结果呈阳性,即确诊患者患有甲状腺恶性肿瘤。C组:采用超声联合促甲状腺激素进行诊断,诊断方法和诊断标准参照A、B组。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根据表1相关数据分析3组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3组患者临床诊断率存在差异,其中C组临床诊断率明显高于A、B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3组患者临床症状分析表

3 讨 论

3.1 发病机制:甲状腺癌主要是内分泌系统受到病毒入侵后发生病变,从而形成的恶性肿瘤。临床研究表明,甲状腺恶性肿瘤患病人数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初期甲状腺可见肿块,且未伴随出现疼痛状况,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异常等症状。据了解,碘摄入过量过少是导致患者出现该症状的主要因素之一。有学者对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因深入探析发现,当患者出现碘缺乏时,导致患者体内发生作用的甲状腺激素减少,则甲状腺激素呈上升趋势,使得甲状腺滤泡处于异常情况。然而,目前还有学者对这一原因持否定态度,碘缺乏造成的甲状腺癌为滤泡状甲状腺癌,并非临床常见的乳头状甲状腺癌,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发现碘摄入过量的患者,易出现甲状腺乳头状癌。由此可见,碘元素是导致患者出现甲状腺乳头状癌重要因素之一。

3.2 临床诊断:现阶段,行手术切除术是治疗甲状腺恶性肿瘤主要方式,早期诊断,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常用的临床诊断方法主要有高频彩超和促甲状腺激素检查。

3.2.1 高频彩超检查:既往研究表明[1],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甲状腺肿瘤的生长需要大量的血液量,结节周围血管往往会出现增生的现象。因此,高频彩超检查时可结合患者甲状腺结节的影响资料,分析患者甲状腺结节的形态、范围、边界等,了解结节周围血管组织,若患者出现结节边界模糊,结节周围血管组织明显出现肿大的现象,且血管组织异常复杂,则诊断患者出现甲状腺恶性肿瘤[2]。本研究中,笔者采用高频彩超进行检查期间,发现患者甲状腺内出现不明肿块,呈不规则状,结节出现钙化现象,血管组织异常丰富,与相关文献研究结果相符。采用高频彩超进行临床诊断,虽然具有经济、操作简便等特点,但是单独使用该方式进行临床诊断,易出现误诊和漏诊的现象,例如:对于单发病灶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结节边界未出现模糊迹象,则根据超声影像结果无法诊断出患者出现甲状腺恶性肿瘤。

3.2.2 促甲状腺激素检查:促甲状腺激素是检查患者是否出现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常用方式,广泛地应用于基层医院。相关文献研究表明[3],甲状腺激素主要有3部分组成,即 ,其中rT3的属于微量。当患者出现甲状腺恶性肿瘤时,这3种因素也会随着发生变化,其中T4、T3呈下降趋势,病情越严重,下降幅度越大,rT3浓度异常升高,超出正常范围。促甲状腺激素检查通过了解等的变化幅度,即可判断患者是否出现甲状腺恶性肿瘤。但是这一方式对出现早期病变,T4、T3、rT3变化不明显的患者误诊率相对较大[4]。

笔者医院为提高临床诊断率,采用高频彩超联合促甲状腺激素检查作为临床诊断的主要方式,本组研究中,A组确诊为52.38%,B组确诊为61.90%,C组确诊为90.48%,C组明显高于A、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既往研究表明[5],根据高频彩超的影响资料和促甲状腺激素进行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不仅能降低患者诊断期间的不适感,还能提高确诊率,便于及早进行临床干预治疗,本组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研究结果相符。

根据上述实验研究证明,高频彩超结合促甲状腺激素检查作为临床诊断疑似甲状腺患者主要方式,有利于提高临床确诊率,值得推广使用。

[1] 闫玉玺,原韶玲.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1,8(11):2396-2399.

[2] 杨蕾,陈文宽,郭朱明,等.彩超与CT联合检查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诊断价值的探讨[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1,18 (18): 1478-1481.

[3] 甘小海,曾宪明.四维彩超联合促甲状腺激素在诊断甲状腺癌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1): 98-99.

[4] 郭朱明,李秋梨,李浩.2009年美国甲状腺学会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断治疗指南解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 30(10): 859-862.

[5] 刘小莉,薛梅芳.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肿瘤的临床价值[J].吉林医学,2010,31(11):1446-1447.

R736.1

:B

:1671-8194(2014)32-0077-02

猜你喜欢
诊断率甲状腺癌激素
直面激素,正视它的好与坏
宁波第二激素厂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绝经治疗,该怎么选择激素药物
备孕需要查激素六项吗
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适应证选择及并发症防治
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构成变化
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精细解剖保护甲状旁腺技术在甲状腺癌Ⅵ区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