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2014-03-26 10:55刘光义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2期
关键词:胸腔镜出血量肺癌

刘光义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人民医院 心胸外科,山东 潍坊 261200)

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刘光义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人民医院 心胸外科,山东 潍坊 261200)

目的 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84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研究组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手术结束后,研究组术后置管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 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在肺癌治疗中安全有效,具有术后置管引流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患者恢复快等特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肺癌;胸腔镜手术;单操作孔;应用效果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多起源于支气管载膜上皮,因此也被称为支气管肺癌[1]。该病是全球头号“癌症杀手”,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大多数患者在确诊1年内死亡。研究表明,发生肺癌的原因是多基因、多因素造成细胞增殖与死异常亡。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肺癌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目前,电视胸腔镜手术是临床上治疗肺癌的革命性突破,其简称是胸腔镜手术,该手术是一种微创外科技术,广泛应用于胸外科各种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势[2]。近年来,随着胸腔镜手术的不断探讨和实践,逐渐发展成熟,并朝着更微创甚至无创方向发展。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以开口少、疗效优的特点,逐渐应用于肺癌临床治疗中,该手术方式只需做腋前线操作孔,即可完成手术,有效的减轻了肺癌患者痛苦。本文选取84例肺癌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入院治疗的84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9例男性,35例女性,年龄41~76岁。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肺癌临床诊断标准,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遵循胸腔镜手术适应证。患者主要病理类型为:27例肉瘤样癌,10例大细胞癌,11例腺癌,15例鳞癌,21例细支气管肺泡癌;肿瘤部位为:20例右肺上叶,14例右肺中叶,17例右肺下叶,15例左肺上叶,18例左肺下叶;肺癌TNM分期为:18例Ⅰa期,26例Ⅰb期,15例Ⅱa期,12例Ⅱb期,13例Ⅲa期。将选取的患者分为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传统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照组,每组各42例。研究组25例男性,17例女性,年龄41~75岁;对照组24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42~7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

1.2 手术方法:给予肺癌手术患者双腔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采取健侧卧位姿势,使其单侧健肺通气。做好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工作后,在腋中后线第8肋或第7肋间约1.5 cm处做作切口,作为置入Trocar进行胸腔镜探查的观察孔。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应根据患者病变部位与肺门解剖结构,选取腋前线3、4肋间或第5肋间胸壁做4~5 cm小切口,切口处胸壁皮肤、肌肉采用保护圈牵拉,不需放置肋骨牵开器。传统胸腔镜手术除了做操作孔之外,在腋后线第6、7或者8肋间做约2 cm切口,当做便于手术的副操作孔。若患者肺裂发育不全,可应用内镜切割缝合器将其离断。采用内镜切割缝合器缝合切断比较粗的肺动脉、肺静脉,以操作便利性为原则,应用超声刀、血管夹或丝线结扎后离断小血管分支。最后支气管用内镜切割缝合器离断。肺叶标本切除后,直入标本袋内,从操作孔中取出。手术处理顺序根据操作医师习惯、手术安全决定。淋巴结清扫时,需清扫肺门、肺内、纵隔淋巴结,在肺叶切除过程中可摘除肺门淋巴结,右肺手术淋巴结清扫有2、3、4、7、8、9组纵隔。右肺手术淋巴结清扫有2、4、5、6、7、8、9组纵隔。所有手术操作均在腹腔镜下完成。

1.3 疗效观察指标: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置管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3.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量数据以(x¯±s)表示,P<0.05表明有统计学差异意义[3]。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2.2 两组患者术后置管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对比:手术结束后,研究组术后置管引流时间为(4.2±1.5)d,术后住院时间为(7.1± 1.6)d;对照组置管引流时间为(5.9±2.3)d,术后住院时间为(9.9 ±2.7)d。对比两组置管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研究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

3 讨 论

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微创外科技术,使胸腔镜技术成为胸外科手术中的重要操作技术之一。目前,胸腔镜手术多采用胸腔镜孔、主操作孔、副操作孔3个切口,副操作孔通常处于肩脚下线和腋后线间第6、7或8肋间,切口约1.5 cm[4]。该手术要求操作医师能熟练掌控胸腔镜,具有丰富的开胸手术与胸腔镜操作经验,在手术过程中能双手协调操作器械,并合理分配器械空间,有效保障患者手术安全。熟练掌握胸腔镜技术的医师,只要多加练习,加强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可以对肺癌患者行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对于肺裂发育存在差异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顺序,如:①肺裂发育不完整。为免损伤肺动脉,不应直接打开肺裂,应先对肺静脉、支气管、肺动脉分支进行处理,最后通过内镜切割缝合器处理肺裂。②肺裂发育较完整。根据常规开胸顺序打开肺裂,之后对肺静脉、肺动脉分支、支气管进行处理。由于支气管离断后,肺叶稳定性降低,为免血管过度牵拉撕裂,必须谨慎处理肺动脉[5]。本研究表明,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传统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照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置管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对操作医师技术要求高,随着胸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同时在操作医师不断探索、练习的情况下,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在肺癌治疗中可取得良好的应用疗效。该手术是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具有开口少、疗效优等临床优势,可有效缓解肺癌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总之,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在肺癌治疗中安全有效,传统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相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术后置管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则具有明显优势。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外科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刘璟.肺癌治疗的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25-27.

[2] 莫安胜,罗玉忠,杨小平,等.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的临床观察[J].微创医学,2013,8(1):31-35.

[3] 许林,张治.胸腔镜手术与肺癌[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3,5(3): 137-150.

[4] 唐安球,覃海航,吴强,等.胸腔镜治疗肺癌58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6):26-27.

[5] 初向阳,于华,薛志强,等.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肿瘤学杂志,2012,26(1):60-62.

R734.2

:B

:1671-8194(2014)32-0082-02

猜你喜欢
胸腔镜出血量肺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