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的循环及容量控制研究

2014-03-26 10:55胡宝森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2期
关键词:休克胰腺炎容量

刘 杉 陈 勇 胡宝森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01)

急性胰腺炎的循环及容量控制研究

刘 杉 陈 勇 胡宝森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01)

目的 探讨重症胰腺炎后合并低血容量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5年12月至2004年7月(第1阶段)和2004年8月至2010年12月(第2阶段)的重症胰腺炎对并发低血容量的患者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第1阶段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23例发生低血容量休克15例(65.2%),死亡11例,病死率73.3%;第2阶段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34例发生低血容量者13例(38.2%),死亡4例,病死率30.8%。结论 有效控制低血容量的发生和发展,重视隐匿性代偿期休克的治疗,同时有效的控制受损组织的炎性渗出,调整好输液量及成分比例,是降低低血容量休克发生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重症急性胰腺炎;低血容量;控制

重症急性胰腺炎可引起多脏器、系统的损伤,功能障碍,甚至衰竭。由于腹膜炎症使得患者大量体液外渗到腹腔或腹膜后的间隙中,快速减少了血容量,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能丧失的血容量的达到整体的30%~40%,在临床上最终会低血容量性休克,若是按照一般的治疗方法,仅仅补充液体,容易造成患者液体丢失量何输入量不成比例,使得血容量不够,最终加重患者的胰腺炎。因此,理解正确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理变化,安全有效的补充血容量,维持多脏器循环的稳定,是治疗的关键[1,2]。所以本研究就急性胰腺炎并发低血容量的治疗进行探讨,结果如下。

表2 不同阶段患者治愈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995年12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急性胰腺炎57列。男38 例,女 19 例。年龄9~78岁。平均年龄为(46.7±16.4)岁。患者涉及科室有心胸外科、急诊室、和重症监护科入院时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APACHE)评分[3]为9分。发生低血容量28例,死亡15例。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参考戴瑞烘主编的内科疾病诊断标准[4],要求病患者有以下条件:无肾脏病史;以急性胰腺炎为诱因出现低血容量患者。

1.2 低血容量的诊断标准。急性胰腺炎并发低血容量休克患者的标准[5]为:体内外急性大量失血或体液(水)摄入不足;烦躁,神情淡漠、意识模糊及昏迷等;肤色苍白、呼吸浅快、脉搏细速;平均动脉压< 9.3 kPa,中心静脉压CVP<0.5 kPa,肺动脉楔压<0.5 kPa,尿量<0.5 mL/(kg·h)。

1.3 重症急性胰腺炎循环容量的临床干预治疗:第1阶段患者进行常规的急性胰腺炎治疗手段,第2阶段患者进行常规急性胰腺炎治疗后,并且在患者发生低血容量早期(第3~5天)给予以下不同的药物治疗[6];①输注晶体液和血制品,有效改善循环血容量,并且足以维持容量负荷的肺动脉契压(PAWP)8~18 cm H2O;②外服儿茶酚胺类药物多巴胺(Dopamine)2~10 μg,以期心率<130/min为维持循环标准;③服用地塞米松30~60 mg,可以有效的抗炎症和过敏情况;④肠内营养支持;长期禁食的重症胰腺炎患者会出现胃肠道黏膜细胞群减少等情况故肠黏膜平常功能会下降,危害到胃肠功能,所以,通过空肠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避免刺激胰腺分泌,还可以患者肠道生物屏障功能的一些伤害等;⑤酸中毒患者抵抗力若,容易引发胆系感染,胆系感染是急性胰腺炎的发生主要原因[7],所以纠正酸中毒可以避免急性胰腺炎的发生;⑥服用血管扩张剂改善微循环,给患者服用前列腺素以及丹参等药物,能够降低患者的血黏度,并且活血化瘀;⑦患者水电平衡紊乱会对加重病情并危害到器官功能,所以需要服用利尿剂维持水电平衡。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不同阶段组别循环衰竭发生时间和发生率的比较:通过比较不同阶段的患者在急性胰腺炎的循环衰竭发生时间和发生率发现,第1阶段发生循环衰竭的时间短,而且发生率较高(表1),在通过针对患者的低容血量设定一些治疗手段后,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循环衰竭的发生时间,并且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

表1 不同阶段组别的循环衰竭比较

2.2 不同阶段组别治愈率和病死率的比较:通过对不同阶段组别的低血容量休克数、死亡数、治愈率和病死率等比较研究发现,通过针对性的使用低血容量休克发生的药物于患者后,能有效的较少死亡数,并大大增加了治愈率(P<0.05),另外通过比较药物使用时间的差别,研究发现,药物使用时间的增加,即从1周增加到4周,有效的将治愈率从78.4%增加到90.8%,为临床提供更好的依据。见表2。

3 讨 论

在急性胰腺炎发病初期循环量大量丢失,可发生低血容量休克。由于血流重新分布,极易发生各脏器缺血受损情况而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8,9]。所以早期补充血容量可以避免患者在出现胃肠黏膜炎症、缺血以及坏死等症状,弥补丢失的体液,降低容量不足以及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出现率。

应用于急性胰腺炎上的不同病症,治疗手段应该具有个体性,表现为:在低血容量休克发生后,患者的抗休克措施不力,对隐匿性代偿休克认识不足会造成患者的缺血性损害和再灌注损害,所以,在急性反应期抗休克治疗中,在缩短显性失代偿休克的时间基础上,也要缩短隐匿性代偿性休克的时间。其次,在对输晶体液>10 L和输注红细胞>10个单位的患者,应常规腹内压监测。另外,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患者处理有以下,首先迅速补足循环血容量,以保持重要器官的组织灌注压。①当中心静脉压(CVP)或肺动脉揳压平(PAWP)高于正常时,须立即给予静脉扩张剂。硝普钠3~5 μg/(kg·min)微量泵持续泵如,或硝酸甘油3 μg/(kg·min)微量泵持续泵如。如循环稳定加用利尿剂。②当中心静脉压(CVP)或(PAWP)低于正常时,应先给予大剂量激素及胶体溶液,迅速将CVP或PAWP提至正常。随即给予利尿剂,产生利尿效应后,再ā适量胶体如此重复达到纠正低血容量和组织水肿的目的。③当CVP或PAWP在正常范围时,利尿和胶体溶液可同时应用。

总而言之,在急性胰腺炎病症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药物治疗用以控制低血容量休克,可以有效的减少病死率,并且针对不同患者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情况,有特殊性的进行对症的药物治疗能更有效的延长患者的寿命。

[1] 何明元.急性胰腺炎治疗中常见的失误[J].医学信息,2011,24(9): 6197-6198.

[2] 张维东.急性重症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具体实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5):34-35.

[3] 毛斌,阎晓蕾,陈英,等.常用风险评估系统在心脏手术后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0,21(2):69.

[4] 戴瑞鸿.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92:260-261.

[5] 刘大为,严静,邱海波,等.低血容量休克复苏指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27(8):581.

[6] 邱东达.重症胰腺炎合并肠梗阻的诊治体会[J].当代医学,2012, 18(16):68-69.

[7] 刘英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胰腺炎低血容量性休克一例[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33(7):78.

[8] 李维勤,季大玺,全竹富,等.持续高流量血液滤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治疗作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9):549-551.

[9] 田斌,李军成,刘根寿,等.急性胰腺炎急性期血清TNF-α、IL-6和IL-10变化的实验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2(3): 265.

R576

:B

:1671-8194(2014)32-0100-02

猜你喜欢
休克胰腺炎容量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水瓶的容量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小桶装水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请您收藏
——过敏性休克和肺水肿的抢救流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55例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30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