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2014-03-26 10:55邴启爱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2期
关键词:骨瓣开颅神经外科

邴启爱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山东 青岛266112)

3种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邴启爱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山东 青岛266112)

目的 对3种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本院自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患者120例,对其采用3种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分别为小骨窗显微手术血肿清除术、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以及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结果 依据患者自身的情况对其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后,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按照每个患者的实际病症情况为其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3种手术治疗方式都有较好的疗效。

手术方式;高血压;脑出血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患有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人数也是日趋增长,然而,高血压脑出血的病死率以及致残率都是我国临床医学中最高的疾病之一,手术治疗是其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目前,我国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所采用的手术方式主要有小骨窗显微手术血肿清除术、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以及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这3种,本文就是对这3种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以我院患有高血压脑出血病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为其制定手术方案。其中,有40例患者进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40例患者中共有19例女性,21例男性,年龄范围在38~75岁,平均年龄为60岁,均有高血压病史,在手术之前对其进行常规的脑CT检查,发现血肿量在30~50 mL、中线结构的移位<10 mm的患者有26例,中线结构移位>10 mm的有10例,破入脑室的有4例,手术之前出现一侧瞳孔散大的有29例,双侧都散大的有11例;采用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进行治疗的有40例患者,其中男性有29例,女性11例,年龄范围为40~88岁,其平均年龄为65岁,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术前均进行脑CT检查,术前出现一侧瞳孔散大的患者有30例,双侧都散大的有10例,全脑室有积血现象的患者人数为33例,血肿量<40 mL的患者有10例,在40~60 mL的有25例,而>60 mL的有5例,脑中线移位<10 mm的有28例患者,>10 mm的有12例患者。

1.2 手术方法

1.2.1 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通过脑CT扫描,将血肿进行准确定位,之后选择一个无大血管经过、血肿最大层面并且血肿距离头皮最近的位置进行标记,接着是对头皮与血肿中心的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决定穿刺的方向,对其进行局部麻醉或全麻,颅骨穿孔,使用电凝将患者的硬脑膜切开,再用带有针芯的引流管向之前确定的位置进针,进针时的速度一定要缓慢,当有血肿流出时,将引流管固定住,再用专业的仪器将大部分血肿抽吸,剩下的血肿通过分次进行清理。

1.2.2 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这类手术治疗的患者均有一种特征,就是脑部的基底节发生出血,针对这类患者所采用的手术方案是这样的:首先将患者的肌骨瓣翻开,然后切开硬脑膜,将外侧裂显露岛叶进行适度的分开,当避开患者脑部的重要血管之后,切开岛叶质,将血肿显露出来,若患者的颅内压在此时比较高,就需要沿颞中回,再将脑皮质切开。在这种手术方式中,一旦将患者脑内的血肿进行清除,就会出现塌陷,从而进行下一步治疗。

1.2.3 小骨创显微手术血肿清理技术:依照患者的脑CT情况,将一些重要区域避开,如Wernike 等。之后选取血肿最大的位置入路,瓣状切开硬脑膜后再将其向后翻开,从而固定,最后将显微镜的视角不断调整,尽量要做到将血肿完全清除,与此同时,还要注意止血。

1.3 治疗效果的判定:当患者完成手术治疗之后,对患者的再出血情况、并发症、死亡例数等进行统计,便于对3种手术治疗效果进行研究。

2 结 果

见表1。

3 讨 论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目前能够将高血压脑出血治愈的方式也只有手术治疗,患有此病的患者之间病情差异大,而且发病之后的治疗时间大不相同[1]。这样一来,就需要针对患者自身情况的不同,采取个体化的治疗,主要对出血部位、血肿大小、基础疾病、全身状况、相关的并发症以及患者的年龄、反应等进行参考,然后再与本院现有的医疗设施相结合,对病情采取综合、全面的判断,从而能够为患者选取最佳的手术方式[2]。

本次研究中所运用到的手术方法各有所长,其中小骨创显微手术在临床医学中对“个体化”的原则特别进行强调[3]。这个手术方式将上述的两种手术方式中的优点都吸取,因此,它既能达到直视下将血肿清除,切口小、入路比较快捷,骨窗又小,从而需要进行切开分离的肌肉组织就少,这样一来,没有必要进行暴露的脑细胞就少,有比较轻微的脑牵拉,对于患者而言,不太影响自身的外观,还能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这样,手术之后只有轻微的反应。然而,这类手术对术者的显微经验有着较高的要求,不但要有丰富的显微手术经验,还要有扎实的显微手术基本功,若手术过程中发生任何意外情况,能够稳妥地、独立的将这些意外情况进行处理,处于对微创手术有效、安全的要求,医院的手术器械也要进行严格的检查。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只能在麻醉的情况下进行,这种手术方式操作方便、而且手术损伤也比较小。此方法在临床医学中被广泛的应用,这种治疗方法对脑干和丘脑部位以及重要功能区域内有血肿,全身情况比较差,在麻醉、高龄等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比较适用[4]。但是对于脑部有部分地方出血,但出血量不大,意识比较清醒的患者,如果使用这个治疗方法,可促进其尽快的恢复;如果患者在使用这个方法之后,没有出现好转的迹象,甚至有恶化,就要在第一时间更换治疗方法,换成颅血肿清除术,但是如果患者的出血量较大,就不能使用这类方法。

表1 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小骨创显微手术血肿清除术的疗效

综上所述,这3类手术治疗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其治疗效果各有不同,因此在将这3类手术方式进行临床运用时,需要将患者的自身情况与治疗方案进行结合,从而为其选择一个更加适合自身病情,能够帮助患者早日康复,而且并发症又少,治疗费用又低的方式进行治疗[5]。希望本文对这3类手术方式及临床效果的介绍,能够为我国在高血压脑出血方面的研究做出一些贡献。

[1] 周良辅,庞力.高血压脑出血的微侵袭手术治疗前瞻随机多中心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学,2001,9(2): 151-154 .

[2] 夏国道,姚建社,包平,等.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和疗效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3,19(3): 231 -232 .

[3] 徐鹏飞,和宁.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方式选 择探讨[J].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9,8(6): 244-245.

[4] 兰青.积极开展神经外科锁孔微创手术[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5,10(3): 97-99.

[5] 刘承基.脑血管外科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31-333.

R743.34;R544.1

:B

:1671-8194(2014)32-0117-02

猜你喜欢
骨瓣开颅神经外科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小骨窗开颅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12例的临床体会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去骨瓣减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大骨瓣开颅联合小脑幕切迹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应用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