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左西孟旦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4-03-26 10:55贾秀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2期
关键词:孟旦左西代偿

贾秀丽

(四川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左西孟旦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贾秀丽

(四川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

目的 探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采用左西孟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3例,研究组患者行左西孟旦治疗,对照组行多巴酚丁胺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病症改善情况,统计两组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2%,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每搏心排血量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有提升,且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每搏心排血量改善效果更加明显(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疗效显著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左西孟旦;疗效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作为一种心血管急危重症,具体表现为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现阶段,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已经发展成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关键性的致死原因[1]。本文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6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探讨了左西孟旦药物临床疗效,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6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患者12例,Ⅳ级患者74例,所有患者临床病症均符合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断标准。按照86例患者就诊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研究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为43~84岁,平均年龄为(65.8 ±4.2)岁,NYHA分级Ⅲ级6例,Ⅳ级37例;对照组男20例,女23例,年龄为44~85岁,平均年龄为(66.2±3.9)岁,NYHA分级Ⅲ级6例,Ⅳ级37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统计比较。

1.2 临床诊断标准,参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断标准制定临床诊断标准[2]:超声检查发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大,其中男性内径超过55 mm,女性患者内径超过50 mm;左心室射血分数<40%。

1.3 排除标准:原发性瓣膜狭窄发生严重病变患者及心包疾病患者;肝肾功能障碍疾病患者;未控制的甲状腺疾病患者等。

1.4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行常规的心力衰竭治疗。研究组行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初始用药环节负荷剂量为12 µg/kg,先进行10 min静脉滴注,后将滴速调至0.1 µg/(kg·min),在患者能够耐受的情况下将滴速提至0.2 µg/(kg·min),进行时长为24 h的静脉滴注。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静滴治疗,静滴初始阶段滴速控制在2.0 µg/(kg·min),在患者能够耐受的情况下将滴速提至4.0 µg/(kg·min),静滴24 h为1个疗程。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为期1周的住院观察。

1.5 疗效评价标准[3]。有效:治疗后患者病症、体征均有好转,符合以下3项指标中的一项即可评定为有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恢复正常或增加25%;每搏心排血量(SV)较治疗前恢复正常或增加25%;PCWP较治疗前恢复正常或降低幅度超过25%。进步:上述指标有一定改善,但是未达到有效标准,即可评定25%。无效:患者病症与体征均无明显变化,心功能无改善甚至出现加重。总有效率=(有效+进步)×100%。

1.6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计量资料记作(均值±标准差),且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用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2%,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均有一定改善,其中研究组患者每搏心排血量(SV)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效果比较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治疗过程中有2例低血压,2例心室颤动,2例低血钾,均行对症治疗病症有所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对照组出现4例心悸,4例心动过速,2例消化道症状,对症治疗后病症有一定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心力衰竭发病后会伴有心肌功能下降,进而引起心脏血液输出量下降,导致机体循环血液量无法满足机体运行需要[4],形成一系列临床病症。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是慢性心力衰竭发展的终末阶段表现。一项临床统计调查结果显示,急性心力衰竭5年内的生存率与恶性肿瘤疾病相近[5],致死率极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观察发现,心力衰竭疾病具有不可控性,从原发病因角度进行疾病防控成为心力衰竭防治的重要环节;心力衰竭临床治疗环节多行利尿剂与血管收缩药物改善病情,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也离不开利尿剂及血管收缩药物的使用。我院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上行常规治疗联合左西孟旦药物治疗,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

左西孟旦是一种新型钙离子增敏剂,应用于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中可以在不增加心肌耗氧量的情况下提升心肌的收缩性[6],进而扩张机体外周血管与冠状动脉,增加机体循环血量,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液动力学,起到临床疗效。本文86例临床观察发现,左西孟旦药物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有效率达79.1%,明显高于盐酸多巴酚丁胺应用疗效,且能够改善患者每搏心排血量,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左西孟旦于机体中易与心肌肌钙蛋白C结合,进而增加收缩蛋白对钙离子的敏感性,对于心肌收缩性能的提升作用显著。左西孟旦药物应用中能够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中的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7],这种药效机制可以在不增加心脏耗氧量的情况下改善心肌状况,左西孟旦药物该项机制特点能够提升药效优势,药效机制科学度高于其他药物。本文86例临床观察结果充分证明了左西孟旦药物的药效作用与应用价值。

有研究发现,左西孟旦与盐酸多巴酚丁胺均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病症,增强心肌收缩能力,改善心功能,但是本文86例统计发现,左西孟旦药物不仅能够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室射血量,还能增加心脏博血量,在缓解患者急性病症的同时降低患者病死率,应用效果较好。可见,将左西孟旦药物应用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中可以基于急性心力衰竭疾病发生与发展机制改善心肌收缩性能,进一步改善患者机体血液动力学,对于心力衰竭疾病的预后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推广应用中要注意心悸、心房颤动等不良反应,并及时进行机体指标纠正,以保证患者治疗期间的生命安全。

[1] 邓晓奇.左西孟旦治疗重度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2,25(3):52-52.

[2] 栾晓嵘,李静,牛广红,等.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2,17(4):349-350.

[3] 叶茂.重度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静脉注射左西孟旦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24(7):22-23.

[4] 张丽杰.左西孟旦和多巴酚丁胺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78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28(5):53-53.

[5] 陈云红,陈景开,刘海,等.左西孟旦与多巴酚丁胺治疗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比较[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31(2): 237-239.

[6] 张文博.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12(6): 81-82.

[7] 姜威锋.左西孟旦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28):3150-3151.

R541.6

:B

:1671-8194(2014)32-0120-02

猜你喜欢
孟旦左西代偿
左西孟旦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首次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获得再代偿的影响因素分析
左西孟旦治疗肺动脉高压老年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左西孟旦治疗重症冠心病所致心衰的临床疗效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阿德福韦酯联合加味逍遥胶囊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的临床观察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大脑中动脉闭塞诊断及侧支循环观察中的作用
左西孟旦心脏围手术期应用研究进展
西替利嗪与左西替利嗪对大鼠氨茶碱血药浓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