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D应用于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治疗的疗效观察

2014-03-26 10:55杨火发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2期
关键词:植皮创口肉芽

杨火发

(湖北省应城市人民医院骨科,湖北 应城 432400)

VSD应用于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治疗的疗效观察

杨火发

(湖北省应城市人民医院骨科,湖北 应城 432400)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用于骨科创伤、感染创面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骨科创伤及创面感染患者共60例,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清创、换药、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清创同时予以连续VSD覆盖和进一步创面治疗、病原学检查、抗感染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肉芽组织多于对照组,组织更新鲜,且没有残留坏死组织、创面渗液现象。治疗组患者平均愈合时间为(14.12±2.44)d,对照组组患者平均愈合时间为(21.08±5.04)d,明显长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9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VSD治疗骨科创伤、创面感染用时短、组织恢复效果更佳、综合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VSD;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治疗;临床效果

骨科创伤、创面感染治疗是临床难点之一,传统治疗通常是进行常规的清创处理和换药治疗,患者肉芽组织丰满后,予以缝合、游离植皮治疗,治疗期间需反复清创处理、长时间连续换药,耗时长、成本高、痛苦大,激发感染概率高[1]。本次研究为了解负压封闭引流(VSD)用于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临床治疗的方式及效果,对30例骨科创伤及创面感染患者予以VSD治疗,并与传统疗法临床效果进行了对比,证实VSD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骨科创伤及创面感染患者共60例,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4~79岁,平均年龄(51.2±2.7)岁;新鲜创面22例,陈旧创面8例。对照组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21~79岁,平均年龄(52.2±3.1)岁;新鲜创面21例,陈旧创面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①对照组:全组患者常规创面清理处理,之后视创伤情况及感染情况每1 d或2 d换1次敷料,为创面较大、较深的患者置引流条。全组行病原学检查并积极使用抗生素等手段抗感染。若患者创面感染发生明显坏死,则反复行创面清理,直到创面长满肉芽组织,择期植皮[2]。②治疗组:均予以同对照组一样的常规创面清理,根据创面大小及形状修剪VSD敷料并小心将创面覆盖,开始连续性负压引流治疗,负压引流7 d,将VSD去除,行常规创面病原学检查,肉芽组织长满后观察患者创口特点,小创口患者缝合处理,大创口患者游离植皮治疗[3]。若患者病原学检查显示为阳性,则尽量不要使用敏感抗生素对抗炎症及感染。创面大、深患者,每周覆盖VSD一次,待到患者创口长满肉芽组织之后,植皮治疗。

1.3 评价标准:两组综合疗效分为显效、有效与无效。患者治疗后创伤痊愈,感染创面愈合时间≤14 d,创面表面敷料无损坏,为显效;患者治疗后创面减小且分泌物变少、有新鲜肉芽组织且皮肤状况改善,需要继续换药,游离植皮以后创口愈合,为有效;治疗后创伤无改善,创面分泌物未减少,且植皮后无明显改善,为无效[4]。

1.4 数据处理:本次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卡方检验,而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t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创面及肉芽组织特点: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肉芽组织多于对照组,组织更新鲜,且没有残留坏死组织、创面渗液现象。

2.2 愈合时间:治疗组患者平均愈合时间为(14.12±2.44)d,对照组组患者平均愈合时间为(21.08±5.04)d,明显长于治疗组(P<0.05)。2.3 愈合效果: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有效率76.7%;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9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 论

3.1 本次研究成果及意义:本次研究在充分认识到传统持续换药疗法在骨科窗扇、感染创面临床治疗中的缺陷的基础上,尝试采用VSD负压引流方案治疗骨科创伤、创面感染患者,在常规清创同时予以连续VSD覆盖和进一步创面治疗、病原学检查、抗感染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更不易出现创面渗液、肉芽组织生长更快更好,本组治疗后的平均愈合时间(14.12±2.44)d,比常规换药治疗方案用时更短,证实VSD负压引流疗法用于骨科创伤、创面感染治疗中,更有助于快速愈合,另外,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9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证实VSD治疗方案更有助于改善综合疗效。

本组患者VSD治疗实践操作提示,骨科创伤及创面处理需谨慎小心,要规范开展VSD治疗方案处理骨科感染创面、创伤,配额和使用引流条、引流管,避免引流管阻塞,尽可能减小治疗操作对创面及创伤的刺激、避免激发感染的出现,进而通过保持引流区域和外界保持半开放及开放状态,预防感染的同时,促进肉芽组织生长,避免坏死组织残留[5]。

3.2 相关研究分析对比:近年来,国内不乏关于VSD治疗骨科创伤、感染创面的研究及报道,均证实了VSD治疗方案用于骨科临床效果显著。多数研究报道资料显示,VSD治疗骨科创伤及创口感染时,可对创面持续负压吸引,从而阻碍创伤渗出物、坏死组织的产生和残留,有效避免了创面细菌自身及局部感染,保持引流部分无聚集,维持局部干净,从而利于骨科创伤、感染创面疗效的改善;VSD疗法所用聚氨酯薄膜隔离创面细菌效果显著,可有效封闭创口、预防细菌滋生而发生局部感染,从而有效降低了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尽可能降低治疗复杂度。治疗所用聚氨酯薄膜也可维持引流动力高负压,隔离外界与创面,避免局部污染[6]。

综上所述,VSD治疗方案用于骨科创伤、创面感染临床中,可明显加快愈合速度、避免创面渗液及感染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更佳、患者体验得到改善。

[1] 梁科友,林世荣,温东栋,等.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应用VSD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9):1936-1938.

[2] 朱越,于晓雯,安智全,等.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地震伤后四肢复杂感染创面[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0,12(3):237-241.

[3] 韦洁.封闭引流术(VSD)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观察及护理[J].医学信息,2013,34(25):324-325.

[4] 吴增平,陈剑,蒋忞,等.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在骨科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9):2129-2130.

[5] 周平辉,张宝玉,张敬堂,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四肢创伤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2):164-166.

[6] 高洁,刘婷.VSD治疗30例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疗效探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3):3042-3042.

R683.4

:B

:1671-8194(2014)32-0122-02

猜你喜欢
植皮创口肉芽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后新型吸切器切除吻合口肉芽组织的疗效*
比缝合更好的创口封闭方法
疼痛护理管理在VSD联合自体游离皮片植皮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创面中的应用
心灵创口贴
不同植皮方式修复大面积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分析
改良型创口贴
二期植皮联合VSD与传统打包技术修复慢性创面的疗效比较
小伤口都能用创口贴 ?
品读快乐
美容点痣扫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