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例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14-03-26 10:55李玲群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2期
关键词:烯类鲍曼青霉

李玲群

(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广西 柳州 545006)

145例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李玲群

(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广西 柳州 545006)

目的 了解本院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对本院2012年至2014年分离的145 株不重复鲍曼不动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药敏试验采用MIC法,结果按CLSI 2010年版标准判断其敏感性。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临床各种标本,尤其是肺部感染重要的病原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类抗菌药物均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其中检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27株,占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的18.6%。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是引起肺部及其他部位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并且,鲍曼不动杆菌存在严重的耐药性,临床应对感染进行细菌培养和耐药性监测,合理用药。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耐药性分析

鲍曼不动杆菌存在于正常人体的各个部位及医院各种环境中,是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是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尤其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尿路感染、切口感染、导管相关感染、皮肤组织感染、脑部感染和血流感染等的重要致病菌,在非发酵菌引起的感染中其分离率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随着抗菌药物的滥用,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菌株特别是多耐菌株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也逐年增加,对该菌引起的感染的治疗也成为临床面临的很为棘手的难题。为此作者统计和分析了本院2012年至2014年检出的145株不重复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本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从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共145 株不重复鲍曼不动杆菌。

1.2 质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每周定期做室内质控,结果均在控。

1.3 仪器与材料:湖南长沙天地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微生物鉴定系统及其提供的生化+药敏试验板、广州市迪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血平板、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生产的电热培养箱。

1.2 方法

1.2.1 分离与鉴定:①分离培养:所有临床标本均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的要求规范操作,进行分离及培养。②生化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湖南长沙天地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微生物鉴定系统及其提供的生化+药敏试验板,严格按说明书进行规范操作,质控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药敏试验采用MIC法,结果按CLSI 2010年版标准判断敏感(S)、中介(I)及耐药(R)。

1.2.2 数据统计处理

采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提供的软件WHONET-5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

2 结 果

2.1 鲍曼不动杆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痰标本,占比74.4%、各种分泌物占比18.6%、中段尿占比2.76%,是引起这些不同部位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

2.2 鲍曼不动杆菌在临床各科室的分布: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本院ICU占57.2%、外科占22.07%、内科占10.34%,其他科占10.34%。尤其以在ICU引起患者肺部感染为主。

2.3 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见表1。

分离出的145株鲍曼不动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鲍曼不动杆菌对包括β-内酰胺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甚至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都表现出很高的耐药性,并且,同时对多类抗菌药物耐药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达到27株,占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18.6%。

3 讨 论

鲍曼不动杆菌存在于正常人体的各个部位及医院各种环境中,是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2]。特别是在ICU病房,住院周期长、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同时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及呼吸机的应用、留置静脉导管等有创操作,都为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鲍曼不动杆菌是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尤其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尿路感染、切口感染、导管相关感染、皮肤组织感染、脑部感染和血流感染等的重要致病菌,在非发酵菌引起的感染中其分离率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复杂,有研究发现其外膜通透性仅为大肠埃希菌的1%~3%,抗菌药物不易渗入菌体[3];另一方面,该菌还可以产生包括超广谱β-内酰胺酶、AmpCβ-内酰胺酶、β-内酰胺酶和碳青霉烯酶等多种耐药酶,对头孢类、青霉素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常呈交叉耐药,表现出多重耐药现象。有研究认为大量广谱抗生素的临床应用,特别是碳青霉烯类及第3代头孢菌素的应用更易诱导MDRAB的产生[4]。

因此,正确选择有效药物治疗MDR-AB医院感染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对MDR-AB没有公认的确切联合治疗策略,有相关研究报道,应用舒巴坦联合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MDR-AB效果明显[5]。而针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治疗,可以考虑应用替加环素粘菌素舒巴坦复方制剂予以治疗;同时新药的研制也在不断进行中,CLSI(2014)年对不动杆菌属细菌就增加了多立培南的折点,并且修改了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折点,期望能在MDR-AB的治疗上创造新的机会。

面对日趋严重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院内感染,预防及控制感染比治疗更有积极意义,因此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应加以限制,应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的结果用药,以防止其耐药率快速上升而造成严重后果;同时各临床科室应严格做好隔离消毒等措施,以控制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及传播,降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发生。

表1 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1]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 孙立群,王冬梅,夏燕杰.2010至2011年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J].微生物学杂志,2013,4(2):101-104.

[3] 李丹鹤,马瑞芝.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1,3(3):279.

[4] 杨杰,蔡芸,王睿,等.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分型的相关性及联合用药探讨[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2,2(148):139-141.

[5] Lee NY,Wang CL,Chuang YC,et al.Combinationcar bapenemsulbactam therapy for criticallyill with 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bacterium: four casereports and an in vitro combination synergy study[J].Pharmacotherapy,2007,27(11): 1506-1517.

R171

:B

:1671-8194(2014)32-0151-02

猜你喜欢
烯类鲍曼青霉
鲍曼不动杆菌双组份调控系统研究进展
1起ICU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肺炎抗感染治疗的病例分析
2014-2017年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ICU内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防控现状及研究进展
鲍曼关于“世界音乐”作为跨文化策略的研究
喜庆的春节
新型三氮烯类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