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气管切开技术治疗颅脑外伤与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2014-03-26 10:55程凡菊朱从健吕精川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2期
关键词:外伤病死率颅脑

程凡菊 朱从健 吕精川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ICU, 江苏 南京 211102)

早期气管切开技术治疗颅脑外伤与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程凡菊 朱从健 吕精川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ICU, 江苏 南京 211102)

目的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技术治疗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用早期气管切开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用常规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病情控制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气管切开技术能够显著提高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早期气管切开;颅脑外伤;脑出血;临床疗效

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危重疾病,该病病情复杂,发展迅速,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常导致诸如肺部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使得脑出血的病情进一步加重,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有研究指出,采用早期气管切开技术实施抢救,能够在治疗期间保障患者的呼吸道通畅,使通气状态得到本质性改善,达到比较满意的疗效[1]。本研究现以我院收治的100例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技术的实际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00例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为我院2008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48.6 ±2.4)岁,发病时间1~13 h,平均发病时间(4.5±0.4)h。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颅脑外伤病史,并通过脑电图、头颅CT 头颅核磁检查确诊为脑出血,且未发生复合性颅脑损伤,颅脑手术包括脑室引流术和开颅手术。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临床资料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Rvsch Crystal Clear一次性气管导管(PVC材质)行常规气管切开术:取仰卧位,肩部下垫软枕,头部后仰,依据病情选择全身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沿颈部正中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沿中线分离胸骨甲状肌及舌骨肌,暴露气管。待确定其为气管后,于气管2~4环处用刀片自下而上挑开两个气管环,将气管导管置入并固定[2]。患者出现如下情况时可拔管:自主意识恢复、吞咽功能好转、出现咳嗽反射、呼吸顺畅平稳、痰液减少、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拔管后的创口不予缝合,而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以便后续给药操作。研究组患者于发病后24 h内行气管切开,并取痰液做细菌培养,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对照组患者于发病24 h后才行气管切开,甚至未行气管切开。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时间和并发生症情况。

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其他方面的治疗均有依照《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的要求进行,依据患者入院时的呼吸情况、昏迷程度、外伤情况、相关病史和身体条件,初步预计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工作。术前行利尿、脱水等降低颅内压的措施;术后连续观察患者神志和瞳孔的变化,护理人员及时提供吸氧、吸痰等常规服务,并根据患者的血氧浓度、呼吸情况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选择性使用呼吸机。

1.3 观察指标:记录所有患者入院期间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病情控制及住院总时间。

1.4 疗效评价。痊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患者基本的日常生活能够自理,神经功能的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患者大多数的日常生活能够自理,部分生理功能存在障碍,神经功能有较大幅度的改善;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但患者的日常生活无法自理;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患者日常生活完全无法自理,神经功能无任何改善甚至恶化。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的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数据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50例患者中,痊愈12例,显效15例,有效1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达86%;对照组50例患者中,痊愈3例,显效12例,有效2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4%,两组数据在总有效率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及并发症情况比较:气管插管手术的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肺部感染、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等。研究组术后出现18例并发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6%;对照组则由32例并发症患者,发生率64%,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治疗期间,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例和9例患者死亡,两组的病死率分别为2%和18%,同样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病情控制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两项数值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病死率和感染率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比较()

组别 例数 病情控制时间(d) 住院治疗时间(d)研究组 50 5.32±1.42 8.68±2.06对照组 50 7.56±1.57 14.64±2.12 P<0.05 <0.05

3 讨 论

临床研究证实,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的病死率高达30%~50%,多数颅脑外伤所致的脑出血患者患病后均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颅内压升高,在改变体位时,舌根后坠,并伴有严重呕吐,而呕吐物极易被误吸入呼吸道中,使得患者呼吸不畅,引起肺部感染、二氧化碳积聚和低氧血症,导致脑部血管扩张,脑缺氧和颅内高压的情况进一步恶化[3]。一般来说,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的意识如果较为清醒,则呼吸道分泌物和脑部出血量较少,24 h内脑水肿的程度较轻,患者的依从性较好,更有利于给氧治疗和维持呼吸,使得肺部感染率降低,便于气管切开手术的进行。而当患者发病24 h后,脑水肿将逐步恶化至高峰,脑部缺氧缺血严重,意识障碍加深,气管切开手术难度也会增加,容易引发感染、气胸等并发症。

气管切开技术被视为是保持呼吸道畅通,避免呼吸道梗阻的抢救措施,早期气管切开不仅能增加肺通气量,利于气管内误吸物和分泌物的清除,方便用药和使用呼吸机,还能有效缓解呼吸困难,改善呼吸和提高氧饱和度,减轻脑水肿带来的组织损伤,降低颅内压[4]。笔者经过总结,认为早期气管切开技术应用于治疗颅脑外伤和脑出血具有以下几点优势:①呼吸道直接给药,提升了治疗有效率,缩短了药物起效时间;②呼吸系统做功减少,呼吸道死腔发生率降低;③便于临床管理患者的呼吸系统;④患者的呕吐物不易误吸入呼吸道中;⑤疏通呼吸道,解决了气道梗阻的问题。

在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面,由于早期气管插管使得患者的呼吸结构发生改变,故而对护理提出更高要求。对于行早期气管切开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尽可能预防和控制患者肺部感染,充分吸痰,定期翻身拍背。同时,严密监测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等情况,安全有效的指导抗生素的使用[5]。

综上所述,早期气管切开技术能够显著提高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1] 李鹏,谢轩贵,蔡德成,等.早期气管切开在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救治中的效果分析[J]. 大家健康,2013,7(2): 23.

[2] 卢智.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的疗效[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12): 50.

[3] 李泽华.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0): 472-473.

[4] 高亮.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的疗效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3,22(4): 549-550.

[5] 张洪庆.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 (27): 86-87.

R651.1+5;R743.34

:B

:1671-8194(2014)32-0166-02

猜你喜欢
外伤病死率颅脑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橡皮生肌膏在手外伤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中的应用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
穿皮皮瓣修复在治疗手术外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