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辛酸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30例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2014-03-26 10:55陈亘卓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2期
关键词:激肽原硫辛酸白蛋白

陈亘卓 孙 丽

(吉林省四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吉林 四平 136000)

硫辛酸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30例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陈亘卓 孙 丽

(吉林省四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吉林 四平 136000)

目的 观察硫辛酸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2014年间我院收治的30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饮食控制、合理运动、降糖降压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硫辛酸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2周,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并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患者的hs-CRP从(3.8±2.4)mg/L降为(2.1±2.0)mg/L,UAER从(137.6±27.4)mg/24 h降至(92.2±21.4)mg/24 h,β2-MG从(513.3±50.8)mg/24 h降至(402.5±41.7)mg/24 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硫辛酸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硫辛酸;胰激肽原酶;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疗效;安全性

糖尿病肾病(DM)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且难治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是导致临床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2型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微量蛋白尿,病理表现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生,之后可引起肾小球硬化。近年来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越来越受到医师的重视,本文探讨了硫辛酸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30例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方法已为患者知情同意,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13年~2014年间诊治的30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2型糖尿病及早期糖尿病肾病分别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2005年英国肾脏病协会(UKRA)诊断标准[1],患者均排除泌尿系感染、肿瘤,其他类型糖尿病,心肝肺严重功能不全,其他原发或继发肾病等疾病,以及运动、贫血、高血压等引起的尿蛋白增多。30例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6~77岁,平均年龄(53.4± 6.8)岁,2型糖尿病病程3~18年,平均病程(8.1±3.3) 年。

1.2 方法:患者均在饮食控制、合理运动、降糖降压等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硫辛酸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2周。硫辛酸注射液600 mg加入注射用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天;胰激肽原酶40U肌内注射,1次/天。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并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微量白蛋白清除率(UAER)、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并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的hs-CRP从(3.8±2.4)mg/L降为(2.1±2.0)mg/L,UAER从(137.6±27.4)mg/24 h降至(92.2 ±21.4)mg/24 h,β2-MG从(513.3±50.8)mg/24 h降至(402.5± 41.7)mg/24 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治疗期间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 论

糖尿病肾病(DN)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常见、最严重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治疗手段也较为有限。有学者认为[2],长期高血糖使机体氧化应激水平增加,可导致机体抗氧化系统的清除能力下降,过量的活性氧簇产生,直接或间接性地损伤肾脏组织,使肾功能受损,因此氧化应激很可能在DN的发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线粒体功能紊乱可能与高糖状态下过量活性氧簇产生有关。线粒体是机体内葡萄糖氧化及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血液中过量的葡萄糖可导致线粒体的过度负荷,反应性氧化物质产生增加的同时消耗着过多抗氧化物质,并使机体抗氧化系统过度负荷,导致其清除能力降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大量产生,还可导致低密度脂蛋白(LDL)过氧化,使一些重要信号分子物质,如蛋白激酶C被激活,最终造成肾脏的损坏。

表1 治疗前后患者hs-CRP、UAER和β2-MG的比较(x¯±s,n=30)

硫辛酸是线粒体脱氢酶辅助因子,其氧化形式又被称为α硫辛酸,是人体三羧酸循环中的2种重要酶系(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物)的辅基,对能量代谢起着重要作用,具有抗氧化、清除过量的氧自由基等生理功能,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近年来的研究显示[3],硫辛酸可通过减轻机体氧化应激而改善线粒体的功能,抑制LDL过氧化,通过清除氧自由基及活性氧发挥抗氧化作用,对糖尿病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临床使用后可在短期内降低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中微量白蛋白的排泄量。胰激肽原酶又称血管舒缓素或胰激肽释放酶,是一种蛋白水解酶,可使胰激肽原降解成激肽,起到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微血管,改善微循环,使器官组织内血流灌注增加,改善代谢。同时胰激肽原酶还能激活纤溶酶原,对抗血栓形成,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功能,防止基底膜增厚,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具有防治作用[4]。

hs-CRP由肝脏合成,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检测灵敏度是一般CRP的10倍以上,与糖尿病心血管病变、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肾脏受损的早期即可检测到hs-CRP的升高,其浓度的变化也可用来作为治疗效果的评估指标[5]。β2-MG是由淋巴细胞、血小板、多形核白细胞等产生的一种小分子球蛋白,正常人β2-MG的生成以及自细胞膜的释放都很恒定,且β2-MG可由肾小球自由滤过,99.9%在近端肾小管吸收并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被分解破坏,正常情况下β2-MG仅有微量自尿中的排出,DN患者肾脏受损可导致其检测值急剧上升,经有效治疗后可下降[6]。在DN患者中可利用UAER的检测来辅助评估DN的病情,当UAER升高意味着病情加重,反之经治疗后UAER降低意味着病情缓解。本研究中患者经治疗后,hs-CRP,UAER,β2-MG等指标均得到了良好的改善,且治疗期间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表明硫辛酸联合胰激肽原酶能够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肾病各项危险指标,且安全可靠。

总之,硫辛酸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 Forbes JM,Coughlan MT,Cooper ME.Oxidative stress as a major culprit in kidney disease in diabetes[J].Diabetes,2008,57(6): 1446-1454.

[3] 关晖勇.α-硫辛酸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36):6722-6723.

[4] 吴荷梅.硫辛酸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8例[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8):155-156.

[5] 罗远标,黄少珍,李华友,等.贝前列素钠联合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的尿微量白蛋白和hs-CRP、TNF-α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10):1635-1637.

[6] 谢能轩,熊志泉,郑丽梅,等.血清胱抑素C和β2-微球蛋白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3):441-443.

R587.2

:B

:1671-8194(2014)32-0183-02

猜你喜欢
激肽原硫辛酸白蛋白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联合应用α-硫辛酸与甲钴胺治疗的疗效分析
分析依帕司他联合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胰激肽原酶在男性不育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版)
硫辛酸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观察
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白蛋白不可滥用
胰激肽原酶联合金水宝胶囊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