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例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4-03-26 10:55周裕淮唐建明谭洪波王庚堂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2期
关键词:结肠癌开腹根治术

周裕淮 唐建明 谭洪波 王庚堂

(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 邵阳 422000)

54例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周裕淮 唐建明 谭洪波 王庚堂

(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 邵阳 422000)

目的 对比研究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诊治的108例结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54例采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中操作时间及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术后进食、体温恢复、肛门排气及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健康状况、生命力、情感角色、心理健康及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腹腔镜根治术;传统开腹术;结肠癌;疗效

结肠癌属于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类型,且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在患者的病情未完全恶化之前,临床治疗中多予以手术切除法及时根治[1]。本文主要对108例结肠癌患者予以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根据其围手术期相关数据及术后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综合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诊治的108例结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8∶26,年龄34~69岁,平均(56.3±6.2)岁;研究组男女比例29∶25,年龄38~70岁,平均(57.1±6.5)岁;部位:29例横结肠,25例回盲肠,23例左半结肠;17例升结肠,14例乙状结肠;类型:79例腺癌,29例肉瘤。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癌症部位及类型等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于手术切除前予以气管插管全麻,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开腹手术,手术操作按照临床常规方式进行。研究组患者予以腹腔镜根治术,手术操作:患者取仰卧位,于上腹腹直肌部位开5~6 cm左右的“手术口”,并与患者肚脐处开孔作为术中观察口与操作孔;建立人工气腹后置入腹腔镜,观察病灶情况;利用超声刀清除腹内血管根部的肿瘤,并将游离肠断拉出体外予以切除;患者出现渗血情况时予以胶管引流处理,并在清洗切口后执行关腹操作。

1.3 评价标准:观察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包括术中操作时间及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情况等;采用SF-36评分表对患者术后健康状况、生命力、情感角色、心理健康及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情况予以评价[2]。

1.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所有数据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用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组间比较,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情况:研究组患者术中操作时间及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研究组患者术后进食、体温恢复、肛门排气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情况(x¯±s)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x¯±s)

2.3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研究组患者术后健康状况、生命力、情感角色、心理健康及社会功能等评分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 论

结肠癌患者在早期病发过程中无明显症状,但是当患者出现明显腹泻、血便、腹胀及腹痛情况时,则表示患者的病情已经呈现恶化趋势,在此情况下患者需及时予以手术治疗以避免癌细胞的进一步扩散[3,4]。本研究中针对临床常用的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对患者病情的影响,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表明患者在手术创伤较小的情况,降低手术难度并减少出血量。临床手术过程中通过腹腔镜的辅助作用,对患者的内部脏器官损伤情况较小,且可有效降低复发率[5,6]。同时根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予以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表明研究组患者在使用腹腔镜操作过程中对患者的为肠道功能损伤较小,而对照组患者由于手术伤口较大,恢复时间较长等,在术后恢复期需加强各方面的监测。因此在临床手术方式选择过程中,患者及其家属需结合手术时间及恢复时间的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估,加快患者的治疗效率及术后恢复等。

表3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分)

表3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n) 健康状况 生命力 情感角色 心理健康 社会功能对照组 54 71.35±5.94 73.76±5.24 74.62±5.68 73.48±5.91 71.34±5.28研究组 54 79.48±5.36* 82.17±5.19* 81.52±5.46* 84.05±6.02* 82.18±5.31* P -<0.05 <0.05 <0.05 <0.05 <0.05 t -6.4267 8.3795 5.5389 7.9243 10.6376

结肠癌患者在病发过程中的各种临床症状表现,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本研究中针对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予以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较好,且健康状况、生命力、情感角色、心理健康及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效果积极作用下,术后恢复情况较好,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较少的情况下其心理及生活情况均有所改善,因此其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7,8]。但是由于腹腔镜下操作对手术操作者技术要求较高,操作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在实际临床应用中仍有部分患者需要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本研究中未对患者的术后感染情况予以详细说明,因此有效的降低术后感染的方案需经过临床深入研究并证实。

综上所述,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结肠癌效果显著,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及康复时间,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效果明显。

[1] 熊伟,吴煌福,黄光越,等.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结肠癌治疗中的疗效比较[J].四川医学,2013,34(5):717-718.

[2] 尹锡洲,郝永钟,丁胜文.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对比研究[J].当代医学,2011,17(21):16-17.

[3] 曹树平.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临床效果对比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3):33-34.

[4] 何芳,张光全,李静.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的对比分析[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3,19(6):349-351.

[5] 王耀明,李致文,覃军,等.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对比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2014,7(2):101-102.

[6] 李艺业,吴伟,罗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近期疗效的对比研究[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3,19(6):373-375.

[7] 蒋水平.开腹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的远期疗效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20):30-31.

[8] 周纲,陆逸庭.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比较[J].肿瘤学杂志,2012,18(6):444-446.

R735.3+5

:B

:1671-8194(2014)32-0186-02

猜你喜欢
结肠癌开腹根治术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