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的CT诊断

2014-03-26 10:55乌吉斯古楞斯日古楞高恩其格苏仁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2期
关键词:平片肠梗阻病因

乌吉斯古楞斯日古楞高恩其格苏仁

(1 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2 蒙古国健康科技大学)

肠梗阻的CT诊断

乌吉斯古楞1斯日古楞2高恩其格苏仁2

(1 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2 蒙古国健康科技大学)

目的 探讨分析肠梗阻患者采用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230例CT诊断后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肠梗阻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CT增强扫描,不适合使用增强扫描的患者,给予CT平扫,根据肠梗阻患者的CT诊断结果、CT诊断病因与手术病理结论、病因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30例肠梗阻患者均经CT检查确诊,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诊断准确率达100%;CT病因检测结果显示粘连90例,肿瘤85例,腹内外疝13例,炎症10例,肠扭转6例,肠腔内异物4例,肠套叠4例,外伤3例,先天性中肠旋转不良1例,符合率93.9%,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T诊断能够准确的判断肠梗阻的部位,确定肠梗阻病因的准确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肠梗阻;CT诊断;临床价值

肠梗阻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1]。有时急性肠梗阻诊断困难,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的发生。既往文献报道,因肠梗阻而发生的病死率一般为5%~10%。临床上按照病因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和血运性肠梗阻三大类,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伴恶心、呕吐、腹胀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肠梗阻的影像诊断方法主要包括X线平片、B超和CT诊断[2],由于CT具有清晰度高、扫描速度快的特点,成为肠梗阻诊断的主要手段。本文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230例CT诊断后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肠梗阻患者,探讨分析CT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230例CT诊断后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肠梗阻患者,男性156例,女性74例,年龄6~76岁,平均年龄(41.5±12.5)岁,患者的主要症状有腹痛、腹胀、呕吐及停止排气排便等。

1.2 使用设备:Brightspeed 8螺旋CT机(美国GE公司),日本专用CT高压注射器,优维显(uhrvasti)对比剂,软件版本workstation4.2。

1.3 CT扫描方法:患者取正中仰卧位,身体长轴与扫描机床平行,两上肢抱头,两下肢呈放松状态,训练患者屏气,尽量减少呼吸伪影。扫描范围从隔肌到耻骨联合下缘。螺旋扫描层厚/层间距分别为5 mm/5 mm或10 mm/10 mm。螺距分别为0.875∶1、0.984∶1或 1.375∶l,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00~260 mA, FOV36em。CT检查中144例行平扫检查,86例行增强检查。

1.4 诊断标准[3]:①小肠肠管直径里2.5 cm,结肠肠管直径里6.0 cm,伴或不伴有气液平面;②通过“移行带”对病因进行诊断,包括粘连、肿瘤、腹内外汕、炎症、肠扭转、肠腔内异物等。

1.5 观察指标:观察CT诊断结果、CT诊断病因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病因的差别。

1.6 统计学处理:数据处理软件包为SPSS16.0,计量的比较采用t值检验,计数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230例肠梗阻患者均经CT检查确诊,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诊断准确率达100%;CT病因检测结果显示粘连90例,肿瘤85例,腹内外疝13例,炎症10例,肠扭转6例,肠腔内异物4例,肠套叠4例,外伤3例,先天性中肠旋转不良1例,符合率93.9%,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肠梗阻病因经CT与手术病理诊断的比较(x¯±s)

3 讨 论

肠梗阻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约占外科急腹症的20%。文献报道,单纯性肠梗阻患者病死率为3%~7%,伴发绞窄性肠梗阻时其病死率可增加至15%以上。早治疗肠梗阻是重要的原则之一。临床上按照病因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和血运性肠梗阻三大类[4],按照肠梗阻程度分类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或部分性肠梗阻两大类,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伴恶心、呕吐、腹胀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相关文献报道,如不及时治疗肠梗阻,有导致死亡的危险。

肠梗阻的影像诊断方法主要包括X线平片、B超和CT诊断,文献资料显示:X线平片、B超和CT对肠梗阻病因诊断的准确性分别为7%、23%和87%[5]。本文研究表明,CT检测肠梗阻病因的准确率为93.9%。这是因为平片信息量有限,超声易受患者肥胖、肠气过多和操作者个人技术的影响,CT扫描具有以下优点[6,7]:①密度分辨力高,可显示X线检查无法显示的器官和病变。②检查方便、快速而安全,随诊方便,对急诊患者能较快做出诊断,为抢救患者争取时间。③克服了传统X线平片影像重叠,而不能形成对比图像,软组织器官无法显影或显影效果不好等缺陷。④必要时还可加做增强扫描,获得更图像清晰,有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目前应用较多对比剂为非离子对比剂,安全性高,对人体不良反应较小。因此,CT扫描在临床上广泛运用,尤其是在肠梗阻诊断方面。

本文研究表明,230例肠梗阻患者经螺旋CT诊断,均准确的诊断为肠梗阻,准确率为100.00%,CT病因检测显示,诊断符合率为94.74%,两种检查方法无显著差异,这说明CT对于肠梗阻的结果、原因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尽管CT诊断肠梗阻的价值较高,但也存在某些限度,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CT检测会更加完善,在临床医学上的运用更加广泛。

综上所述,CT诊断能够准确的判断肠梗阻的部位,确定肠梗阻病因的准确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 Kittaka H,Akimoto H,Takeshita H,et al.Usefulness of intestinal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in predicting strangulated small bowel obstruction[J].PLoS One,2014,9(6):e99915.

[2] 苏芬莲,陈小勋,莫旭林,等.超声、CT和X线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4):2333-2335.

[3] 蒲祖辉,殷军明,刘伟宗.绞窄性肠梗阻CT诊断的Meta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13(13):3667-3671.

[4] Keoplung S,Teerasamit W,Suvannarerg V.Diagnosis of bowel obstruction: added value of multiplanar reformations from multidetector CT in comparison with axial planes alone[J].J Med Assoc Thai, 2013,96(12):1569-1577.

[5] 程益荣.多排螺旋CT在小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0):2356-2358.

[6] 杨忠福,郭旭.多层螺旋CT在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0,26(4):520-522,525.

[7] May A1,Cazeneuve N,Bourbao-Tournois C.Acute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due to internal herniation through the Foramen of Winslow: CT diagnosis and laparoscopic treatment[J].J Visc Surg, 2013,150(5):349-351.

R574.2

:B

:1671-8194(2014)32-0254-02

猜你喜欢
平片肠梗阻病因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羌医学病因病机概述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价值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