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2014-03-26 10:55陈立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2期
关键词:占位性多普勒良性

陈立军 罗 欢

(吉林省珲春市医院 电诊科,吉林 珲春 133300)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陈立军 罗 欢

(吉林省珲春市医院 电诊科,吉林 珲春 133300)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乳腺肿物占位性病变患者80例,肿瘤位于左侧39例,右侧32例,双侧9例,且4例伴为多发,并伴有明显的淋巴结肿大,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80例乳腺肿物占位性病变患者的检出率为100%,诊断准确率为87.5%;良性肿瘤血流信号的检出率(90.6%)与恶性肿瘤血流信号的检出率(100%)无明显差异,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51例良性占位病变中,RI>0.7有7例,(13.7%),29例在恶性占位病变中,RI>0.7有25例,占86.2%,二者比较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病变边界清晰、形态类似椭圆、内部回声均匀,恶性病变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且可见微小钙化。结论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要对良恶性肿瘤的超声图像进行鉴别,提高诊断率。

彩色多普勒;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

乳腺肿物是女性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肿瘤病变,并且近年来女性乳腺肿物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临床上对女性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显得越来越重要[1-3],临床上仅用超声进行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判断十分困难,但是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技术大大提高了女性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本文就CDFI对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判断,探讨其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乳腺肿物占位性病变患者80例,年龄在25~67岁,平均年龄41.2岁,其病程最短的11 d,最长的8年,所有患者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其中所测得最大肿瘤为11.5 cm×6.2 cm,最小肿瘤为0.6 cm×0.8 cm,其中肿瘤位于左侧39例,右侧32例,双侧9例,且4例伴为多发,并伴有明显的淋巴结肿大。术后经病理诊断确诊为恶性肿瘤31例,良性肿瘤49例。

1.2 仪器和诊断方法:应用HP-8500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探头频率为7.5 MHz,彩色血流显像时自动转动为5.5 MHz。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患侧上肢外展,并调整多普勒的增益和速度,以获取最佳图像。利用超声仪以乳头为中心进行放射状扫查,观察肿块的大小、位置、形态、边界以及有无包膜、内部有无钙化、内部回声以及等情况进行探查,然后对后方有无声衰减情况进行探查,并对双侧腋窝淋巴结的情况进行扫查,最后用彩色多普勒观察占位病变的内部以及周边的血流状况进行扫查,进一步了解患者的内部病症情况。并利用峰值存留技术对病灶区域进行扫查,并将前后4 s的彩色血流信号同时保留于屏幕上,以此计算病灶区域血管数目及定量估测血流分析情况。进行多普勒取样,测量各种血流参数,依据血流参数对乳腺占位病变的良恶性进行判断[4]。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系统软件进行资料的统计分析,计量数据采用(x¯±s),并应用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2.1 在本组的资料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对80例乳腺肿物占位性病变患者的检出率为100%,其中51例良性占位病变(术后经病理证实良性为45例,其中乳腺纤维瘤32例,恶性6例),恶性占位病变29例(术后经病理证实恶性为25例,良性4例),诊断准确为87.5%。

2.2 32例乳腺纤维瘤中,29例可见血流信号,血流信号的检出率为90.6%,29例恶性占位病变均检出较强的血流信号,恶性病变中血流信号的检出率为100%,在良、恶性病变中,血流信号的检查率无明显差异,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51例良性占位病变中,RI>0.7有7例,占13.7%,29例在恶性占位病变中,RI>0.7有25例,占86.2%,二者比较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良性病变与恶性肿块的血流分布情况:恶性肿块在血管数、血管分布密度仪以及血管的分布面积方面均大于良性肿块,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4 良、恶病变的超声图像特点:良性病变的超声图像总体表现特点边界较为清晰;形态类似椭圆形;内部回声均匀。恶性病变的超声图像总体表现特点包括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则;边缘呈现蟹足状;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微小钙化;后方回声逐渐减弱。

表1 良、恶肿瘤的血流分布情况()

表1 良、恶肿瘤的血流分布情况()

组别 N 血管术 血管分布密度(cm2)血管分布面积(%)恶性肿瘤 51 3.07±1.61 0.31±0.28 1.81±2.20良性病变 29 0.18±0.27 0.051±0.07 0.63±1.21 P<0.05 <0.05 <0.05

3 讨 论

乳腺占位性病变是女性中常见的一种乳腺疾病,且在近几年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并仅仅次宫颈癌,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故早期诊断,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5]。而乳腺癌又是乳腺导管上皮及末梢导管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是女性中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临床特征不明显,一般表现为乳房无痛性肿块,目前彩色超声多普勒技术诊断有了较大的发展,虽然只能进行一个初步性的定位判定,并且对于良恶性乳腺癌病变还需要通过病理检验来证实,但是其在对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乳腺占位性病变,根据其病变的不同特点和结构,并应用超声回声学的特点,对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超声图表现进行如下总结:①乳腺增生性病变:乳腺增生病变患者的乳腺有十分明显的增大现象,内部结构紊乱,回声性质明显增强,并且可见许多分布不均匀的粗大光点和光斑影,超声可以探查到边界结节状回声,呈现囊形状,且囊边缘具有许多毛糙状光影。②乳腺囊肿:超声学表现较为整齐光滑,且为单发,其边界具有较为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囊肿物,囊内壁无回声,后壁回声逐渐增强,因而囊肿的两侧区域呈现暗光,且较多囊肿的囊壁变薄,无细胞增生,大部分囊壁内部含有清亮液体。其乳腺管会被阻塞呈现为囊性的扩张,此时其囊壁会比较薄,同时细胞也无增生现象出现。③乳腺纤维瘤:超声学表现回声正常存在,边缘光滑,内部具有均匀弱光点,边界清晰,后部回声增强,较大的乳腺纤维瘤病变时呈现液性暗区[6]。乳腺导管 、管泡的增生,结缔组织多 以增生的纤维细胞及母细胞,且常伴有液样变,胶原钙化、纤维化。④乳腺乳头状导管瘤:多数病变呈乳头状结构,边界模糊,内部回声不够均匀,有时含有较强的回声条索和蟹足样浸润,因而暗区呈现衰减炎,血管血流丰富,整个纤维变细。⑤乳腺硬癌:超声学表现为边界杂乱无张,癌细胞呈现不规则的卵巢状或条索状,其中的以部分还会侵入到乳腺周 围的脂肪组织等部位,内部回声较强且呈现密集型,后部回声减弱或呈现衰减暗区。总体来讲,肿瘤增长的持续性,肿瘤内血管生长因子不断的刺激肿瘤组织产生新生的毛细血管,并不断更新血管的分布,且与血管数量的增加有关,并且肿瘤功能上和血管在形态出现异常,可作为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良恶性肿块的病理学基础[7]。

良性乳腺占位性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形具有边界清晰、回声均匀且呈圆形或椭圆形的规则形态;恶性乳腺占位性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表现较为复杂,具体包括以下特点:①形态不规则,边界较不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多呈现条索状、蟹足状等;②肿块内部回声较低,部分后方回声逐渐增强或呈“蝌蚪征”,并出现沙砾样钙化;③肿物后方回声逐渐衰减,当肿物较小时不向周围浸润,当肿物较大时会向周围浸润,而部分肿物具有浸润生长的特点,如浸润性导管瘤、寝润性小叶瘤、髓样癌、腺癌、单纯癌、硬癌。

因为有研究表明乳腺良性肿瘤血流信号的检出正确率和肿瘤的大小有直接关系,当肿瘤较小时可探不到血流信号,肿瘤越大,血流信号越丰富[8]。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显示整个二维图像的血流信号,可以简便有效的对病症进行诊断,并且一般情况下恶性病症内会出现丰富的血流信号尤其是肿块边缘内5 mm处,而大多数的良性并不未见血流信号,即使有血流信号也不明显,并且比恶性肿瘤血流信号少的多,同时有临床资料显示,可发现血流信号的良性病变中,存在炎性改变,并且常存在于病变的中心位置。在本组的资料中,80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检出率为100%,检出的准确为87.5%;32例乳腺纤维瘤中,29例可见血流信号,血流信号的检出率为90.6%,29例恶性占位病变均检出较强的血流信号,恶性病变中血流信号的检出率为100%,在良、恶性病变中,血流信号的检查率无明显差异,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可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占位病变具有较好的效果,并且可以通过血流诊断的丰富程度来对乳腺占位病变进行鉴别。在本组的资料中中恶性占位病变血流丰富程度为Ⅱ~Ⅲ级,良性占位病变血流丰富程度为0~Ⅱ级,并以Ⅰ级为主,表明依照占位病变的血流丰富程度来鉴别其良恶性可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在本组51例良性占位病变中,RI>0.7有7例,占13.7%,29例在恶性占位病变中,RI>0.7有25例,占86.2%,二者比较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RI>0.7可以作为乳腺恶性占位病变的诊断的主要标准之一[9]。判断乳腺占位病变的良恶性应用二维图像来进行分析,并不十分可靠,且扑捉多普勒信号较为困难,操作的时间较长,而且变动性较大,且较多的依赖于操作者的手法。但是若在检查中,应用触诊、X线检查以及二维图像检查均表现为恶性肿瘤的话,且二维图像也提供阳性结果,那么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极大。

目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发展已经对乳腺占位性病变的鉴别与诊断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查,可增加鉴别良、恶性肿瘤的蜜柑性,有利于减少乳腺恶性肿瘤的误诊。对于乳腺占位性病变的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0]。总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占位性病变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和较为准确的诊断率,且其技术一句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临床上,应该加强对超声诊断图像的辨别,并同时配合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诸如发病特点和体征表现以及局部皮肤的征象,如有无湿疹样改变、桔皮样改变以及乳头凹陷等进行综合判断,提高对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诊断率,所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检查乳腺占位性病变的主要方法之一,且随着彩色多普勒的不断改进,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非创伤性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普遍。

[1] 董宏坤,崔兰菊,杨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1):195-197.

[2] 王红,张杰,赵玉芬.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216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25(12):2919-2920.

[3] 盘丽娟,肖萤.超声弹性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的对比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707.

[4] 张丽娟.彩色超声用于乳腺疾病筛查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12(1):35-36.

[5] 王新房,张青萍.中华影像学超声诊断学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53-358.

[6] 彭玉兰.乳腺高频超声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61-762.

[7] 武正炎.国外乳腺癌诊治指南解读[J].实用临床医学杂志,2010, 12(2):25-26.

[8] Cosgrove DO,Kedar RP,Bamber JC,et al.Disease:Co lordop pteruse differential diagnosis[J].Rediolofyt,2010,17(31):134-135.

[9] 李德胜,邹建中,蔡汉中,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临床实用杂志,2010,11(24):219-220.

[10] Yang WT,Chang J,Metreweti C.Patient swith breasti Dfference ncolor doppler flow and Gray-Scaleuse feature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ax Jllary lymph nodes[J].Radiotcgy,2009,19(13):2123-2125.

R 445.1;R737.9

:B

:1671-8194(2014)32-0255-02

猜你喜欢
占位性多普勒良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Role of telomere shortening in anticipation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21例
蝶鞍分区联合影像征象对鞍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四个注重”让家事审判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