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居家康复指导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4-03-26 10:55李伟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2期
关键词:训练组巴氏平均年龄

李伟红

(即墨市龙山卫生院,山东 即墨 266205)

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居家康复指导的应用效果分析

李伟红

(即墨市龙山卫生院,山东 即墨 266205)

目的 分析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居家康复指导应用效果。方法 对于2010年~2013年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76例,将患者的基本病例进行整理发现可以将176例患者分为两类,根据是否在家进行训练分为训练组(86例)和非训练组(90例),在出院后6个月根据巴氏量表进行评定,根据评定标准判断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居家康复指导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性别、病变性质等方面均无差异(P>0.05),在巴氏量表中训练组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经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值由训练前平均42分增加到87分,相比之于非训练组由训练前平均43分增加到48分,有明显的差异。结论 居家康复对脑卒中后期功能恢复可能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脑卒中;居家康复;效果分析

脑卒中是导致中老年人致残、致死、生活依赖的常见病,其发病机制是由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导致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和神经功能缺失,且持续时间超过24 h所导致的病变[1]。脑卒中为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高。中国现有脑卒中患者750万人,每年新发250万人,每年因脑卒中死亡约150万人[2]。疾病发作后 1~6 个月内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显著下降[3]。脑卒中已经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危害了中老年人的生命和健康。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脑卒中的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脑卒中患者病死率明显降低而残障率提高,脑卒中患者常遗留一定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认知能力和记忆力的减退、日常活动能力降低[4]。

巴氏量表是指一种日常生活功能评估表,在目前上长期使用这种发来评估个人身体功能的量表[5]。巴氏量表包括进食、个人卫生、上厕所、洗澡、穿脱衣服、大便控制、小便控制、平地行走、上下楼梯、上下床或椅子,对居家康复患者当天予以评估日常生活能力和自我照顾能力,以后每一个月定期评估1次,根据巴氏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及6个月,护理干预措施后老年患者巴氏量表指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2013年间于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7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其中男89例,女87例;年龄60~92岁,平均年龄为(77.18± 13.46)岁;文化程度包括大学7例、中专45例、高中61例、初中以下63例。根据是否在家进行训练分为训练组86例和非训练组90例,两组在在平均年龄、性别、病变性质等方面均无差异(P>0.05)。

1.2 方法:向患者讲解脑卒中发病机制及并发症的相关知识,引导患者认识疾病带来的生理、生活变化;指导患者及家属为患者创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如椅子应高于普通的座椅高度,沙发不宜过于松软,以方便存在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站起;地板注意防滑,家具减少棱角,保持行走的过道宽敞,减少患者摔倒的隐患;注意饮食调理,应遵循低盐、低脂饮食,适量摄取蛋白质,箱子脂肪和油脂的摄入;对患侧肢体进行按摩,开始应轻缓,逐渐加大力度,具体按摩手法及时间因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决定;针对不同的功能障碍制定不同的康复训练计划,由简单动作开始慢慢过渡到复杂动作,可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如上下楼,同时进行语言训练[6]。

1.3 评定内容和标准:对采用的巴氏量表包括进食、个人卫生、上厕所、洗澡、穿脱衣服、大便控制、小便控制、平地行走、上下楼梯、上下床或椅子,按每项10分的标准进行统计,比较训练组和非训练组出院前和出院后的总体巴氏量表分数,进行评分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软件为SPSS15.0,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2.1 训练组和非训练组基本资料无差异:在所选定的患者中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性别、病变性质等方面进行比较,其中非训练组男性47例,女性43例,年龄60~90岁,平均年龄为(63.8±9.1)岁;文化程度包括大学4例、中专25例、高中30例、初中以下27例;训练组中男性42例,女性44例,年龄65~92岁,平均年龄为(62.4±10.5)岁;文化程度包括大学3例、中专20例、高中31例、初中以下36例。病变性质中非训练组脑出血53例,脑梗死47例,失语症45例,与训练组相比脑出血56例,脑梗死48例,失语症44例,见表1。

表1 训练组和非训练组基本资料比较

2.2 出院后6个月两组比较:巴氏量表包括进食、个人卫生、上厕所、洗澡、穿脱衣服、大便控制、小便控制、平地行走、上下楼梯、上下床或椅子,按每项10分的标准进行统计,训练组和非训练组在出院时相比无差异(P>0.05),6个月后训练组和非训练组相比有差异(P<0.05)。见表2。

表2 出院后两组的比较

3 讨 论

脑卒中是由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功能异常,患者能否最大限度的恢复正常、生活自理,取决于家庭康复的质量[7]。脑卒中已经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危害了中老年人的生命和健康。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对脑卒中的治疗也有了很大的进展,使脑卒中的病死率有了明显下降。脑卒中为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高。

居家康复指导是指通过家属或患者照顾者对其在家庭环境下的健康教育以及生活技能的训练,主要包括,脑卒中发病机制,并发症相关知识的讲解;患者心理的疏导,主动跟患者讲话,鼓励患者抵抗疾病,并多和患者做日常交流;带领患者做力所能及的康复训练,多帮助患者按摩肢体,引导患者被动的运动,可以活动的情况下,鼓励积极主动的适量运动;注意患者饮食[8]。

本研究旨在研究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居家康复指导应用效果,在本研究中根据是否在家进行训练分为训练组(86例)和非训练组(90例),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性别、病变性质等方面均无差异(P>0.05),在巴氏量表中训练组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经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值由训练前平均42分增加到87分,相比之于非训练组由训练前平均43分增加到48分,有明显的差异。居家康复指导能减少后遗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家庭和社会负担,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居家康复对脑卒中后期功能恢复可能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居家康复训练可由家庭成员和护工或义工实施,这种方式对于脑卒中中后期的康复至关重要,在我国现阶段值得推广。

[1] 明珍华.脑中风后后遗症患者的机构和居家护理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4(21):210-212.

[2] 焦健,张凤.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训练中常见问题及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卫生,2011(3):70-71.

[3] 詹小平,郭秀婷,陈向女.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的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28(7):512-513.

[4] 祁奇,郁嫣嫣,屠霞芬,等.社区及家庭康复指导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4(11): 1021-1023.

[5] 陈进,倪朝民,陈瑾,等.影响社区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0(2):l09-113.

[6] 袁红.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居家生活护理和家庭康复指导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0):81-82.

[7] 闵瑜,吴媛媛,燕铁斌.改良 Barthel 指数(简体中文版)量表评定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度和信度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0(3):185-188.

[8] 高扑香.脑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居家生活护理和家庭康复指导[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3(1):25-26.

R743.3

:B

:1671-8194(2014)32-0257-02

猜你喜欢
训练组巴氏平均年龄
新型抗阻力训练模式改善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实验研究
释放巴氏新小绥螨可满足对苹果全爪螨的防治需求
跑台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肺功能及HMGB-1表达的影响
浅谈巴氏鲜奶的发展现状
线上自主训练与线下指导训练表面肌电差异分析
运动可延缓衰老
韩国人平均年龄41岁
网友真实状况鉴别手册
去年中国有438名公安民警牺牲 平均年龄46.3岁
巴氏灭菌对橙汁中键合态香气物质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