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评价

2014-03-26 10:55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2期
关键词:喷丁加巴神经痛

盖 平

(辽宁省丹东市第一医院,辽宁 丹东 118000)

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评价

盖 平

(辽宁省丹东市第一医院,辽宁 丹东 118000)

目的 评价加巴喷丁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 抽选入院治疗的220例PHN患者,并编号分组,其中110例服用加巴喷丁治疗者记为观察组,服用外形和气味与加巴喷丁相同的模拟胶囊治疗者为对照组。治疗6周后,组间比较患者神经痛的缓解情况以及睡眠、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和SF-MPQ评分分别为(4.3±0.5)分和(25.4±0.5)分,较治疗前评分明显降低,并且低于对照组患者VAS评分和 SF-MPQ评分(P<0.05);观察组 PSQI评分为(11.5±0.4)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SQI评分(P<0.05);生活质量评分为(25.4±0.5)分,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评分(P<0.05)。结论 加巴喷丁对PHN的疗效肯定,患者容易耐受,且具有较高安全性,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加巴喷丁;模拟胶囊;疗效评价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为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常见病症,多发于高龄患者,可能与机体能力降低有关,一般疼痛具有顽固性,增加临床治疗难度[1]。治疗PHN的有效药物较少,探寻疗效理想且不良反应低的药物抑制是临床重要方向和研究热点。随着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展,发现抗惊厥药物加巴喷丁具有明显缓解神经痛的作用,对PHN有较好治疗效果,更符合临床治疗需求。为评价其对PHN的疗效,本文观察其与安慰剂的疗效差异,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选220例PHN患者(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由本院收治),神经痛呈持续性,并且均有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史,疼痛时间在1~6个月,平均(3.3±0.4)个月,均符合PHN诊断标准(参考国际疼痛学会的 PHN定义)。患者年龄45~70岁,平均(56.4±2.4)岁,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17∶103。排除具有药物过敏史者,排除因其他原因导致的类似神经痛的患者,治疗前患者均未服用其他相关止痛药物,患者肝肾功能正常,无其他明显合并症。患者均可主动配合治疗,并且取得患者监护人或患者本人的书面知情同意。将患者编号分组,组间资料见表1。

表1 组间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口服加巴喷丁(广东省药物研究所制药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2302)治疗,初次服用剂量为0.3克/次,3次/天;随后逐渐增大剂量,7 d后维持剂量治疗,1.8克/次,3次/天。对照组患者服用外形和气味与加巴喷丁相同的模拟胶囊(安慰剂),方法同上,治疗6周。

1.3 疗效评定[2]:①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 McGill疼痛问卷简表 ( SF-MPQ)进行评估,总分值分别为0~10分和0~45分,分值越高,疼痛越明显。②睡眠和生活质量评估:前者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睡眠质量与得分呈反比,总分范围0~21分;后者采用自拟生活质量调查表进行评分,生活质量与得分呈正比,总分0~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统计,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测(x¯±s),检验水准P=0.05。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患者神经疼痛程度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和 SF-MPQ评分分别为(4.3±0.5)分和(25.4±0.5)分,较治疗前评分明显降低,并且低于对照组患者VAS评分和 SF-MPQ评分(t=2.856,P<0.05;t=3.265,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患者神经疼痛程度比较(x¯±s)

2.2 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后,观察组 PSQI评分为(11.5±0.4)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SQI评分,P<0.05;生活质量评分为(25.4±0.5)分,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评分,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表3 治疗前后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组别 n PSQI评分/(分) 生活质量评分/(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110 17.5±0.6 11.5±0.4 62.5±6.7 85.4±7.5对照组 110 17.4±0.3 15.3±0.6 63.5±5.6 72.7±6.6 t值 - 0.446 3.884 0.746 3.556 P值 - P>0.05 P<0.05 P>0.05 P<0.05

3 讨 论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为感染带状疱疹病毒后遗症,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并且发病概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可能由于随着年龄增长,老年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潜伏体内的带状疱疹再度感染的概率增加。神经痛可发生于皮疹后,病毒不定时的吞食患者神经线的外皮粗纤维,对其造成明显破坏,导致持续性疼痛。由于神经痛的顽固性,临床并未发现治疗PHN的特异性药物,之前所用的阻断交感神经等药物可产生明显不良反应,加重患者痛苦,老年患者不易耐受,影响治疗效果。

PHN的治疗一直是临床难点和研究热点,随着研究不断进展,已有国内外学者发现,加巴喷丁可有效抑制神经性疼痛,对PHN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加巴喷丁具有r-氨基丁酸的相似结构 ,同样具有神经抑制性作用,主要作用于脊髓后角神经元突触后钙离子通道,可抑制中枢性神经痛,还可以阻断外周神经异位放电,从而缓解疼痛程度。还有学者研究认为,加巴喷丁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γ-氨基丁酸的降解过程,增加其含量,从而达到抑制神经作用。本研究观察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和 SF-MPQ评分明显降低,说明治疗后患者疼痛程度得到明显缓解;同时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提高,说明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均得到有效改善,降低疼痛感对患者睡眠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此结果与赵宇,朱威等学者研究结果相似[3],均肯定了加巴喷丁对PHN的疗效。另外有学者研究显示[4],加巴喷丁不是经过肝脏代谢,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并且在本次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良好,可坚持用药治疗。

综上所述,加巴喷丁对PHN疗效安全可靠,符合临床治疗PHN的要求,可达到理想效果,可优先考虑用于PHN的治疗,对临床用药有较高指导价值。

[1] 潘涛,林福清,李泉,等.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2(1):86-88.

[2] 朱华东,李国政,周程,等.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加巴喷丁治疗老年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1,32(6):689-692.

[3] 赵宇,朱威,连石.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J].现代医学,2012,40(2):196-198.

[4] 孙华,翟鲁辉 .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观察 [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4):32-34.

R752.1+2

:B

:1671-8194(2014)32-0267-02

猜你喜欢
喷丁加巴神经痛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加巴喷丁类药物引起的水肿
壮药酒的涂擦联合药熨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观察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卡马西平与加巴喷丁对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价值比较
印度 圣母节
依巴斯汀联合加巴喷丁治疗老年性瘙痒症的效果观察
加巴喷丁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
联合应用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在带状疱疹神经痛治疗中的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