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药的选用

2014-03-26 10:55佟家龙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2期
关键词:硬化性麦冬分型

佟家龙

(沈阳市沈河区第二中医院,辽宁 沈阳 110015)

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药的选用

佟家龙

(沈阳市沈河区第二中医院,辽宁 沈阳 110015)

目的 对中医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药选择原则进行讨论。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间5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对患者疾病进行辨证分型,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选择治疗方剂,同时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调查。结果 治疗痊愈的患者19例,占比例的34.5%;治疗效果显著的为26例,占比例的47.3%;治疗有效的为8例,占比例的14.5%;治疗无效的为2例,占比例的3.7%。结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要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药选择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又称为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多发生于老年患者中。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后导致血管狭窄,进而引发心肌缺血、坏死,本病对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冠心病在中医中属于胸痹的范畴,针对冠心病治疗的药物种类非常繁多,如何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是诊治中最关键的问题。我院在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间对中医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药选择原则进行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间5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年龄(57±11)岁,男性22例,女性23例。患者在临床中均出现过心悸、心绞痛症状,病程最长的患者为11年,最短的患者为1年。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西医学会制定的冠心病中医诊断标准。患者入院后均予行心电图检查,其中心绞痛患者15例;室性早搏患者11例;房性早搏患者9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7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3例。

1.2 辨证分型:①心脾两虚、气滞痰浊11例,此类型患者临床中多表现为心前区隐痛或闷痛、痞满胀气、心悸气短,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②阳虚气弱、寒凝痰阻13例,此类型患者在临床中多表现为心绞痛,阵发加剧,疼痛累及肩臂,遇寒更甚,常见四肢厥冷、恶心。舌淡胖、苔白厚腻、脉沉滑或为结代脉。③肝肾阴虚、血瘀阳亢12例,患者临床中多见心前区刺痛或胸骨后刺痛,胸中憋闷、眩晕、耳鸣、烦躁、四肢麻木。舌红苔白脉弦或细数。④阴阳两虚、气滞血瘀10例,患者在临床中多表现为心前区剧烈疼痛,心悸、头晕、腰膝酸软、畏寒、心烦、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苔薄、脉沉或结代。⑤心肾阳虚、阳脱厥逆9例,心前区巨痛,心悸,表情淡漠、烦躁、常大汗淋漓、四肢厥逆,甚至昏厥。苔白腻、脉细微欲绝。

1.3 治疗方式:①心脾两虚、气滞痰浊型:药物选择党参、黄芪、瓜蒌各20 g;当归、炒酸枣、五味子、当归各15 g;丹参30 g,麦冬、川芎、远志、枳壳、薤白、陈皮各10 g;炙甘草5 g。②阳虚气弱、寒凝痰阻型:药物选择党参20 g,丹参30 g,桂枝、瓜蒌、延胡索、昆布、海藻、茯苓各15 g;薤白、荜拨、川芎、姜半夏、白术、陈皮、炙甘草、焦三仙各10 g;细辛5 g。③肝肾阴虚、血瘀阳亢型:药物选择天麻、杜仲、当归、玄参、生地、牛膝各15 g;川芎、赤芍、桃仁、赤芍、陈皮各10 g;红花5 g;何首乌、白芍、钩藤(后下)各20 g[1]。④阴阳两虚、气滞血瘀型:药物选择红参、五味子、薤白、五灵脂、蒲黄(包煎)、枳壳、陈皮、姜半夏各10 g;当归、麦冬、生地、玄参各15 g;炙甘草5 g;全瓜蒌20 g;丹参30 g[2]。⑤心肾阳虚、阳脱厥逆型:药物选择红参、麦冬、五味子、川芎各15 g;炙附子、干姜、桃仁、炙甘草各10 g;葶苈子(包煎)、车前子、丹参各30 g;黄芪、当归、茯苓、白术各20 g;红花5 g。

1.4 治疗效果: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治疗效果主要分为痊愈、显著、有效、无效4个等级。痊愈:患者治疗后临床表现消失,四诊正常,心电图无异常。显著:患者治疗后临床表现明显改善,四诊以及心电图无明显异常。有效:患者治疗后临床表现有所改善,但仍需要巩固治疗。无效:患者治疗前后情况无异常。

2 结 果

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调查后整理出以下结果:治疗痊愈的患者19例,占比例的34.5%;治疗效果显著的为26例,占比例的47.3%;治疗有效的为8例,占比例的14.5%;治疗无效的为2例,占比例的3.7%(表1)。

表1 患者治疗效果(55例)

3 讨 论

冠心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胸痹、真心痛的范畴,祖国医学认为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是由于诸多脏器虚耗劳损、阴阳失调加之情志郁结、饮食不调而致[3]。患者外感寒邪或者过于劳累后会出现气血两虚、心脾阳虚症状,气虚则无法推血运行,进而导致心脉瘀阻,此点与现代医学研究理论相同。

在中药选择中应该根据患者的辨证分型选择。冠心病患者在临床中多是由于脏器耗损导致,因此补气滋阴为治本之法。补气药物均选择黄芪、党参、茯苓、白术;滋阴药物均选择生地、何首乌、白芍、麦冬、五味子。其余药物均根据患者的不同症型进行加减[4]。所有药物在治疗中能够达到相辅相成、补益气血、驱邪扶正的作用,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总的来说,在冠心病患者治疗药物的选择中要根据不同的症型进行方剂加减,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1] 刘宇,刘如秀.中医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13,15(37):226-227.

[2] 郭冬梅,于咏梅.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综合护理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48例[J].中国药业,2013,15(31):694-697.

[3] 桑士茹.稳心颗粒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45例[J].中国药业,2013,15(26):587-589.

[4] 胡云.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高血压40例[J].河南中医,2013,34(67):152-153.

R541.4

:B

:1671-8194(2014)32-0271-01

猜你喜欢
硬化性麦冬分型
愿 望(下)
麦冬中外源性有害物质的分析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UPLC-MS/MS法检测妇康宁片中掺加的山麦冬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的法医病理学研究
几种土壤处理除草剂对麦冬地杂草的防除作用
多发性肺硬化性血管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1例
非编码RNA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复杂分型面的分型技巧
基于分型线驱动的分型面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