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治疗脑出血患者70例临床治疗效果与护理体会

2014-03-26 10:55李妙珊吴玉欢张桂芬邓趣端陆敏茹李少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2期
关键词:高压氧脑出血效果

李妙珊 吴玉欢 张桂芬 邓趣端 陆敏茹 李少英

(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300)

高压氧治疗脑出血患者70例临床治疗效果与护理体会

李妙珊 吴玉欢 张桂芬 邓趣端 陆敏茹 李少英

(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300)

目的 探究对脑出血患者应用高压氧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关护理措施和体会。方法 选自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经高压氧治疗的脑出血患者共70例,根据患者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时间进行分组,其中接受高压氧治疗时间是在病发后15 d内的患者有30例,设为A组,接受高压氧治疗时间是在病发后15~30 d的患者有20例,设为B组,接受高压氧治疗时间是在病发后超过30 d的患者有20例,设为C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同样的对应高压氧治疗护理,对比3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相对于B组与C组患者,A组患者临床效果最为突出,具有显著优越性;相对于C组患者,B组患者具有显著优越性,两两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时间越早越好,在接受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提供精心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这样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营造和谐的护患环境,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高压氧;脑出血;护理体会

在临床上,急性脑血管疾病当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要数脑出血,该病具有起病迅速,病情危急,发展迅猛以及并发后遗症多等特点,对患者的生命健康、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引起了医学界的高度重视。上个世纪60年代初高压氧开始在临床上应用,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高压氧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高压氧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能够使得患者血氧分压以及血氧含量有所增加,缓解脑水肿症状,降低其颅内压,使得血肿周围诸如缺血半暗影区受损细胞得到一定量的氧气,使得毛细血管再生,促进脑部病灶的修复还有建立侧支循环。为了更加深入了解高压氧对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关的护理措施,对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自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经高压氧治疗的脑出血患者共70例。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最大的为78岁,年龄最小的为22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2.1±2.5)岁。患者脑出血原因主要如下:58例患者为高血压脑出血、6例患者为脑血管畸形出血、6例患者为其他原因导致脑出血。所有患者均在一定程度出现肢体、语言以及意识等功能障碍。根据患者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时间进行分组,其中接受高压氧治疗时间是在病发后15 d内的患者有30例,设为A组,接受高压氧治疗时间是在病发后15~30 d的患者有20例,设为B组,接受高压氧治疗时间是在病发后超过30 d的患者有20例,设为C组。3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本次研究对患者高压氧治疗仪器均为国产单人纯氧舱,治疗压力设置为0.2 MPa。洗舱10 min,升压时间为20 min,稳压时间为30 min,减压时间为30 min,舱内的氧浓度控制在85%~90%以上,舱内湿度保持在70%以上,每天对患者应用1次,1个疗程为10 d。

1.3 疗效标准。本次研究疗效标准主要如下:①患者接受治疗后神志恢复清醒,患侧肢体功能完全恢复的,判定为显效;②患者接受疗程治疗后,经过呼唤之后能够清醒,患侧肢体可活动范围增加的,判定为有效;③接受疗程治疗后患者神志依然处于昏迷状态,相关体征无发生明显改善的,判定为无效[1]。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s),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相对于B组与C组患者,A组患者临床效果最为突出,具有显著优越性;相对于C组患者,B组患者具有显著优越性,两两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3 护理体会

3.1 治疗最佳时期:患者在生命体征平稳之后,越早对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其临床效果会越突出,在本次研究中结果已经有所显示,接受高压氧治疗时间最短的A组患者,相对于B组与C组患者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为突出,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尽早接受高压氧治疗能够促使患者清醒,改善其缺氧以及脑缺血的状态,极大程度降低出现后遗症事件的概率。

3.2 高压氧治疗作用:对脑出血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能够显著的对患者的机体进行改善,促进其对氧的摄取还有利用方式,能够让血氧含量显著提高,让血氧含量有所增加,增强血氧的弥散能力以及增加血氧分压。这种治疗方式的基础在于通过加压,让缺血区域的脑组织得到氧的供给,高压氧状态能够使得缺血脑组织氧供得以改善,且对脑细胞代谢还有颅内压的下降也有明显益处。高压氧治疗能够使得脑血管收缩,和缺血脑细胞毛细血管的扩张产生对抗作用,降低血管之外的液体含量,使得脑血流量变少,缓解脑水肿,降低颅内高压症状。高压氧治疗可以对脑细胞的代谢起到改善的效果,使得脑部病变区域修复速度加快以及建立起侧支循环。有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高压氧可以改善机体的糖代谢,避免细胞内乳酸的形成,更有利于保障血脑屏障完整不受破坏,恢复其膜离子泵功能[2]。

3.3 进舱前护理:医护人员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高压氧治疗的机制原理及相关注意事项,得到其同意后让患者或者其家属签字,根据相关要求遵守进舱制度。患者在进舱前应测量血压,因在升压操作中患者血压会有轻微升高,应确保患者血压指数维持在160/90 mm Hg以下。必要时进行吸痰护理以免因呼吸道出现阻塞而导致窒息。如患者表现出明显的躁动不安情绪,固定器官切开管套,需要使用纯棉布的寸带。在其进舱之前使用适当剂量的镇静药剂,舱内需要确实配备有急救药品还有器材[3]。

3.4 治疗中护理:患者在进舱前操作医师应该详细阅读医嘱单,对患者的病情有全面的掌握,确保无相关禁忌证。患者如果神志昏迷,则应该等到他生命体征恢复平稳之后才能够进舱,保持仰卧姿势,头偏向其中一边避免呼吸道里面的分泌物将气道堵塞,湿化空气,湿度则保持在70%以上,夏季保持室内的温度在24~26 ℃,冬季保持室内的温度在20~22 ℃。患者的手腕需夹上导静电装置,使用1%麻黄素滴鼻,遵守操作高压舱的相关规则,加压的时间一般不得低于20 min,稳压时间不得低于30 min,稳压后每隔20 min换气5 min,降低舱内二氧化碳浓度,保持氧浓度,压力设置为0.2 MPa。操作过程不可过快也不可过慢,根据治疗的具体要求掌握压力指数。在吸氧过程中要小心患者出现氧中毒或者减压病等严重并发症,最大程度降低中耳气压伤等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概率。治疗过程中要观察患者的反应还有相关病情变化,做好相关的记录。如果患者出现异常,应立即向医师报告。

3.5 出舱后护理:昏迷患者长期卧床,因此嘱每间隔2 h则需对其进行翻身护理。在其诸如肩胛部、枕部或者踝部等骨隆突位置垫上气圈,如有必要则使用气垫床,避免患者局部长期受压或者血液循环不通畅而导致压疮,以免发生感染。在进行气切护理的时候,要将套管周围的分泌物进行清理,避免气道因被分泌物堵塞而发生窒息的情况[4]。

4 小 结

脑出血患者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时间应该越早越好,在接受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提供精心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营造和谐的护患环境,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1] 刘红.高压氧治疗脑出血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 12(2):169-170.

[2] 孙健美.高压氧治疗脑出血的护理[J].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2,14 (9):147-148.

[3] Kaya RA,Turkmenoglu O,Ziyal IM,et al.The effects on prognosis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putaminal hematomas through transsylvian transinsular approach[J].Surg Neurol,2013, 16(14):124-125.

[4] 张雨梅. 整体护理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14(9):182-183.

R473.74

:B

:1671-8194(2014)32-0324-02

猜你喜欢
高压氧脑出血效果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高压氧治疗后会引发减压病吗?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