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影响的分析

2014-03-26 10:55张永珍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2期
关键词:系统化妇科化疗

林 帆 张永珍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外四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影响的分析

林 帆 张永珍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外四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目的 观察分析系统化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1月间的96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在化疗期间采用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整体功能评分为(51.21±6.43)分,对照组患者整体功能评分为(43.07±5.34)分,两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7473,P<0.01)。观察组恶心、呕吐、腹泻、疲乏无力、口腔或皮肤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系统化护理;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生活质量

妇科恶性肿瘤对患者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化疗是临床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常用的方法,但化疗药物具有较大的不良反应,因此患者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并产生焦虑恐慌等心理,影响治疗的实施和患者康复[1]。针对患者化疗期间特殊的生理、心理需要,我们对进行化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1月间的96例因妇科恶性肿瘤而应用化疗治疗的患者,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51.8±8.1)岁,其中卵巢恶性肿瘤60例,子宫内膜癌27例,恶性滋养细胞疾病9例。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7~75岁,平均年龄(49.3±7.8)岁,其中卵巢恶性肿瘤31例,子宫内膜癌12例,恶性滋养细胞疾病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52.1±7.7)岁,其中卵巢恶性肿瘤29例,子宫内膜癌15例,恶性滋养细胞疾病4例。两组年龄、疾病类型、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在化疗期间采用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

1.2.1 化疗前沟通:恶性肿瘤对患者心理状态常会造成非常复杂的影响,患者普遍对治疗欠缺信心,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不安心理。护士在患者化疗前通过积极主动的沟通,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可了解到患者对于疾病和化疗的态度,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动,了解患者的家庭、文化、社会、经济背景,有利于制定系统化的干预计划,减轻患者焦虑恐惧感,增强对疾病治疗的信心。详细讲解化疗的基本知识、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和处理方法,通过耐心的教育,做好家属工作,使患者情绪稳定地接受治疗[2]。

1.2.2 环境干预:注意充分尊重和保护患者的隐私,保持病室温湿度适宜,环境温馨,环境卫生、干净、安静;配备电视、沙发、茶几等生活用品,丰富患者生活,增加舒适感。基础护理的操作尽量在日间完成,保障患者夜间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为患者的充分休息创造良好条件。治疗过程中与患者积极亲切地沟通,询问患者对于治疗的感受和体会,有无因化疗引起的不适等,充分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创建护患和谐的医疗环境。

1.2.3 患者静脉护理:治疗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尽量选择弹性好、走向直、较粗大、清晰度好、无静脉炎的血管,并避免对同一部位进行反复穿刺。熟练操作技术,尽量保证穿刺一次成功。输液完毕后拔针,嘱患者按压穿刺部位约10 min,抬高穿刺肢体,防止局部出血、瘀斑或肿胀。可沿穿刺部位血管走行方向用温热的毛巾湿敷[3]。

1.2.4 不良反应护理:患者化疗中最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疲乏无力、脱发、食欲减退、免疫力下降等,严重者甚至会使化疗难以顺利进行,故需全程密切观察,及时应对不良反应情况,如提前给予镇吐药物,可避免严重呕吐的患者出现窒息、水、电解质紊乱等。对恶心、不思饮食者,给予适宜患者口味,并且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饮食,注意少吃多餐,避免过于油腻、过咸过甜和辛辣刺激。脱发给患者形象的影响较大,常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应激,护士应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知道停止化疗后脱发一般会再生,严重受影响者,治疗期间可戴帽子或假发以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及时清洁打扫患者脱落的头发可减少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刺激。化疗患者较容易并发感染,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增加饮食中优质蛋白的摄入量,嘱患者注意个人清洁,勤换内衣裤,避免皮肤破损。注意口腔清洁,以免并发口腔炎症等。

1.3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软件使用SPSS 17.0 for windows版本,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整体功能评分为(51.21±6.43)分,对照组患者整体功能评分为(43.07±5.34)分,两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7473,P<0.01)。观察组恶心、呕吐、腹泻、疲乏无力、口腔或皮肤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n(%)]

3 讨 论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常常因治疗的需要而切除子宫、摘除卵巢等生殖器官,患者生育能力突然丧失,年轻患者绝经提前出现等压力,会给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学等方面产生极大影响。妇科恶性肿瘤不仅给患者造成躯体创伤,也会造成严重的心理和精神创伤,患者常常产生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加之化疗是妇科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化疗不良反应对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使患者更加感到绝望,对治疗丧失信心,从而陷入身心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此外化疗期间药物的不良反应也是不容忽视的,常常引起患者免疫力降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脱发、疲乏无力、食欲下降、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后果,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因此通过有效的护理,关注患者治疗期间的各种不良反应,对于患者治疗期间生活质量影响关系重大。

现代护理学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价值和述求,强调患者个体的自由和发展,符合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护理工作需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情感、隐私和人格,针对不同的患者个体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满足患者的个体需求,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人施教,进行详细的疾病知识和化疗注意事项的讲解,使患者能正确认识疾病,了解化疗的目的和意义,增强对治疗的信心,提高个体的适应能力。注重饮食指导,给予患者必要的营养学支持,对于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病情好转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4]。

本研究表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包括化疗前的沟通、心理干预、环境干预、心理护理、营养支持、不良反应护理等,可明显改善患者整体功能评分;且能够降低患者恶心、呕吐、腹泻、疲乏无力、口腔或皮肤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表明系统化护理干预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综上所述,系统化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谢秋如,陈少云,曾丽敏.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化疗期间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0,8(l):202-203.

[2] 庄小星,凌燕芬,邓翠珍,等.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心理及健康指导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7):1256-1258.

[3] 黄雪梅,何桂芬.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4):2111-2113.

[4] 许琍文.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不良反应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8-9.

R473.73

:B

:1671-8194(2014)32-0340-02

猜你喜欢
系统化妇科化疗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实施方案系统化研究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跟踪导练(二)(3)
浅谈妇科中急腹症的临床治疗
介入治疗在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PICC个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