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

2014-03-26 10:55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2期
关键词:偏瘫康复研究组

黄 丽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病,辽宁 沈阳 110041)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

黄 丽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病,辽宁 沈阳 110041)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上述患者按数字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计划实施,研究组制定早期介入康复护理计划,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SF-36评分、Fu91.Mey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FugI-Meyer评分明显提高,SF-36评分除干预后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介入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早期康复护理;脑卒中偏瘫;临床效果

脑血管意外(cerebrovasculal disease,CVD)又称脑卒中,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且有着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和复发率高的“四高”特点。是目前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也是最主要的致残原因[1]。目前大约有85%的患者能继续存活,而他们当中约有50%~70%遗留有偏瘫、失语等严重功能残疾旧,严重影响了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2]。本研究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研究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所有患者诊断根据我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经CT和核磁共振检查确诊为脑卒中,障碍程度为I~Ⅱ级。排除心、肝、肾等脏器严重功能障碍者以及神志不清者。研究组40例,其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35~76岁;平均(51.5±7.2)岁;脑出血(出血性脑卒中)23例,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17例。对照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38~79岁,平均(58.5±6.8)岁:脑出血24例,脑梗死16例;病程 (43.28±7.2)d。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疾病状况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对患者进行降压、脱水防治颅高压、止血、营养脑细胞等治疗。研究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护理:①对早期康复护理时机的选择。患者神志清醒、生命体征稳定、病情趋于稳定没有进展的情况下(48 h后即可开始)即开始实施康复护理计划,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指导患者进行床上被动运动[3]。②心理康复治疗。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在进行护理时,要根据患者病情以及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患者病情稳定后,要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解除患者的焦虑心理,消除其恐惧心理,缓解由于中期病情反复给患者造成的心理压力。做好心理护理工作的同时,也要注意调整患者饮食,合理安排患者作息时间,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保障[4]。③早期运动治疗。早期对患者进行主动和被动运动训练,使其血液循环得到有效改善,并对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进行切实有效的预防。④生活能力训练。依据患者的不同日常生活能力,帮助其采取针对性的自我护理,临床护理人员首先对患者进行耐心的鼓励、引导,帮助患者掌握自我护理的方法。⑤语言功能训练。在患者清醒早期,应该让患者主动进行口腔训练,进行烟腭闭合和发声训练。也可以让患者跟着预先录制好的标准语训练,但应该合理安排患者的训练时间,避免患者过于疲劳。⑥功能位置的塑造。早期患侧肢体能够保持良好的功能位置,对康复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瘫痪肢体的上肢肩关节稍外展,肘关节呈微屈;手指关节保持伸展功能位呈稍屈曲,手中可放一海绵卷;在足部外侧部可放一支撑物,防止下肢外旋,足底放硬枕,用于防止足下垂的发生。

1.3 疗效评价:生活质量评定:采用SF-36简易量表评定患者生活质量,该量表包括8个维度,总分为100分,8个维度评分之和为综合分效,最低得分0,得分越高功能损害越轻,生活质带越高。运动功能评定:采用Fugl-Meyer量表对脑卒中患者治疗后的运动能力进行评定。Fugl-Meyer量表按百分制最高得分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治疗后运动障碍等级情况采用等级资料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情况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干预前两组患者SF-36评分、Fu91.Mey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FugI-Meyer评分明显提高,SF-36评分除干预后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情况(分, x¯±s)

3 讨 论

卒中叉名脑血管意外,是指各种诱发闲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根据脑血液循环障碍分成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常表现为永久性或一过性脑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和体征。据统计我国脑中风患者每年发病率高达120/10万,致残率高达75%,其中450万患者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和生活不能自理。脑卒中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给患者、家庭、社会造成沉重负担。脑卒中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给患者、家庭、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强调不影响临床抢救治疗的情况下早期介入康复护理理念已经融入到临床康复护理中。据报道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发现与早期康复护理不仅可以极大程度地减少致残率,而且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SF-36评分、Fu91.Mey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FugI-Meyer评分明显提高,SF-36评分除干预后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早期介入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1] 周红艳,张少茹,卢丹丹,等.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 1674-1675.

[2] 刘伶伶,吴邵艳.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0, 16(25): 109-110.

[3] 胡四娥.康复护理介入对脑卒中急性偏瘫患者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13): 167-167.

[4] 张春兰.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护理的重要性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2):196-197.

R473.74

:B

:1671-8194(2014)32-0344-02

猜你喜欢
偏瘫康复研究组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强化肩胛带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