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老年人高血压及心脏病用药的注意要点

2014-03-26 10:55王丽莲符锦花曾祥菲陈智超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2期
关键词:心脏病心血管年龄

王丽莲 符锦花 曾祥菲 陈智超

(广州市老人院,广东 广州 510000)

试论老年人高血压及心脏病用药的注意要点

王丽莲 符锦花 曾祥菲 陈智超

(广州市老人院,广东 广州 510000)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的生化反应和生理功能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导致老年人抵抗能力下降,对各类药物的敏感程度不断增加,出现了各种类型的不良反应。高血压以及心脏病是老年人比较常见的疾病,这些疾病对药物的依赖性比较大。因此,确保老年人能够安全、合理、有效的使用相关药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就要求了解和掌握老年人高血压及心脏病用药的相关注意事项。

老年人;高血压;心脏病;用药注意事项

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的平均寿命开始延长,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这就使得我们必须对老年人各类疾病的预防以及药物的安全使用给予足够的重视[1]。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各种生化反应和生理功能都发生了改变,尤其是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他们对药物的依赖性比较高,在服药过程中极易引发各种不良反应。因此,研究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极为重要。

1 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生化功能和生理功能的改变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生化功能和生理功能开始出现不断衰老的现象,导致身体各类器官的功能减弱,机体的抵抗能力和储备力逐渐下降,极易引起各类疾病的发作及药物敏感性的影响。老年人非常容易出现慢性疾病积累的现象,这相当于在老年人身体内部埋藏一个炸弹,不知其何时会引发甚至陷入恶性循环。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心血管系统会出现各种类型的生理性和病理性改变。从40~75岁,人体心血管系统中的心室壁有35%的心肌细胞会死亡,而且人体心血管系统中毛细血管的密集程度也会降低,从而形成了缺血性损伤。剩下的心肌细胞会出现代偿肥大,心排血量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弱,极易产生体位性低血症。人体的衰老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发生变化,并且经常会与高胆固醇血症、心脏病、动脉硬化以及高血压对心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并存。在>60岁的老年人中,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并且许多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会出现中膜平滑肌增长、动脉内膜增厚、粥样硬化、胶原纤维增加以及钙在弹力层的沉积等,非常容易造成小动脉管腔变小、大动脉扩张而迂曲、舒张功能减退、血管硬化以及血管阻力升高等,导致心、肝、脑、肾等器官的灌注减少。老年人的主动脉狭窄及瓣膜钙化概率比较高,一但出现主动脉狭窄及瓣膜钙化后,将会导致其收缩压增高,加重心脏的负担,严重危机老年人的生命安全[2]。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其细胞开始出现凋谢,心脏窦房结的活力逐渐降低,脂肪和胶原组织的沉积开始增加,心脏的传导纤维不断丧失。到了60岁之后,窦房结发生起搏细胞的数量开始逐渐降低,纤维不断增多。到了75岁之后,老年人身体中仅有青少年10%的起搏细胞存在。如果人体内部的房室束、房室结以及束支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并且有部分发生了钙化,将会给心脏的传导带来一定的障碍。因此,老年人的心电图经常会出现QT和PR间期,束支阻滞,QRS时间延长以及T波低平等症状。大量研究表明,在55~80岁实心房纤颤的发生率逐渐增加,并且室性和房性期前收缩的发生也会出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当中,有超过35%的健康个体出现了短阵室上性心动加速。β1和β2受体的比例以及β肾上腺素的受体密度不会因为年龄的增加而发生改变,但是随着老年人心肌细胞功能的逐渐减弱,将会降低对β肾上腺素的刺激能力,并且肾上腺素对心肌收缩的心率和速率也会出现降低的现象。

2 老年人高血压及心脏病的特点

老年人原发性的高血压和心脏病是由多种因素共同诱发引起的疾病,老年的继发性高血压主要包括肾实质性主动脉缩窄、肾血管性高血压、激索类疾病以及由食物或药物引发的疾病等。主要发病机制是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降低、大血管顺应性改变、肾脏水钠代谢改变、文感神经兴奋性增加。主要的特点包括外周血管阻力开始增高、每搏输出量正常或降低、动脉血管顺应性减退、血管内容量减少、肾素活性与年龄成反比,交感神经活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强,外围血管的顺应性逐渐增强。老年人由于动脉顺应性和每博心排血量逐渐降低,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下降,因此将会导致老年人对缺氧、高碳酸、儿茶酚胺等刺激性物质的反映能力下降,这时加强对老年人高血压及心脏病用药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至关重要,只有掌握了用药特点,才能尽可能降低对老年人身体的损伤,加快老年人的康复[3]。

3 老年人高血压及心脏病用药的特殊性分析

老年人由于身体生化反应和生理功能的减弱,导致各类器官的储备功能减弱,用药安全的范围逐渐缩小,老年人如果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将会严重影响身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以及最终的排泄过程,而且肾脏的排泄能力逐渐减弱,肝脏的解毒能力也大大降低。老年人使用的各类高血压和心脏病药物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肾功能,因此在对该类人群使用高血压和心脏病药物时剂量要尽量减小,尽可能缩短治疗时间,从而用最小量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目的。

在治疗老年人高血压和心脏病时,用药过程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各种药物的用药量都应该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病情变化逐渐增加剂量,以尽可能降低药物对身体的不良反应。②对脑血管意外患者应该采用缓慢降压治疗。③对于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不宜采用β阻滞剂和利尿剂。④如果患者存在消化道溃疡则不能使用利血平。⑤对于合并冠心病患者钙拮抗剂和a-阻滞剂是首选药物。⑥对于精神抑郁患者不能使用利血平和甲基多巴。⑦对于身体功能不全患者,可以选用ACEI和硝苯吡啶,但是不宜使用β阻滞剂。⑧有支气管哮喘和心力衰竭患者不能使用β阻滞剂。

4 心血管系统疾病治疗的主要药物

4.1 抗高血压药物: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其血管逐渐变窄、器官开始硬化、血流量逐渐减少,这些将会导致老年人对降血压药物的抵抗能力降低,尤其是对于一些强效降压药,例如卡托普利等的耐受性较低,极易引起患者出现心脏供血不足、低血压和脑缺血性晕厥,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出现脑血栓和心绞痛等。因此,老年患者在选择降压药物时要遵循降压效果且安全性高的原则,首先的药物有钙拮抗药、β受体阻断药,如硝苯地平、美托洛尔。对于那些中枢性的降压药物非常容易引起老年人晕眩、嗜睡等不良反应,药物停止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心悸、焦虑、血压突然升高等症状。所以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一般要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物,这样才会达到预想的降压效果,而且安全性比较高,不会发生不良反应。 高血压药物使用过后血压的变化情况,见表1。

表1 高血压药物使用过后血压的变化情况(mm Hg)

4.2 强心类药物的使用情况:现在强心类药物使用最多的就是强心苷,但是大多数老年人对该类药物比较敏感,非常容易引发中毒现象,例如出现精神抑郁症、精神错乱、中毒性精神病等,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老年人自身的肾小球滤过减少,肾功能减退比较明显,导致不能很快的清除强心苷。临床治疗过程中,老年人在使用强心苷时,其药量一般要控制在常人的1/2或1/4,以避免过多药物对老年人身体的影响。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老年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其心血管系统、生理功能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甚至出现了一些老年性疾病造成的病理状态,这将会进一步导致高血压及心脏病药物对老年患者身体的药物性质和药效的改变,临床数据显示老年人用药引发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青少年。因此,研究老年人高血压及心脏病用药情况对于老年人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

[1] 徐晓淋.浅谈老年人高血压及心脏病用药注意要点[J] .医学论坛,2012,22(7):123-124.

[2] 刘建萍.老年人高血压及心脏病用药的注意要点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 (18):789-790.

[3] 李领明.老年人高血压及心脏病用药注意要点[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9,8(1):76-77.

R544.1

:A

:1671-8194(2014)32-0388-02

猜你喜欢
心脏病心血管年龄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变小的年龄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年龄歧视
算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