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分析

2014-03-26 10:55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2期
关键词:禁忌证喹诺酮年龄段

陈 霞

(江苏省南京雨花医院,江苏 南京 210012)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分析

陈 霞

(江苏省南京雨花医院,江苏 南京 210012)

目的 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ADR)进行探讨分析,并探究合理用药的方法。方法 将我院2007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40例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年龄分布、性别、给药方式、途径、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临床表现以及转归等方面进行调查统计。结果 男性较女性多,31~40岁阶段的不良反应率最高;患者的给药方式中,单独给药率高于联合用药率;给药途径中,静脉注射率高于口服用药率和外用用药率;在18~40岁年龄段中,ADR的发生时间多于其他年龄段,恢复时间短于其他年龄段;氟喹诺酮类药物累及器官、系统以及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转归较良好。结论 对患者给予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时,要严格、熟练掌握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禁忌证和适应证,确定最佳给药方式和途径,避免出现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而有效降低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率。

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氟喹诺酮类药物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学合成抗微生物,近年来,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对革兰阴性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近年来,其耐药率在不断提高,不良反应越来越多,严重者造成不良后果[1]。笔者对我院收治的140例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的规律、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积极的合理用药对策,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07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40例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均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制定的ADR报告表以及卫生部制定的ADR筛选标准。患者使用药物主要包括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依诺沙星、氧氟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司帕沙星、培氟沙星以及莫西沙星等种类。

1.2 方法:通过运用建立表格的方式,对140例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方式、给药途径、ADR发生时间、累及器官、系统以及临床表现以及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

2 结 果

2.1 年龄、性别的分布情况:由表1可知,男性较女性多,31~40岁阶段的不良反应率最高,见表1。

表1 患者年龄和性别的分布情况

2.2 给药方式和途径:患者的给药方式中,单独给药率高于联合用药率;给药途径中,静脉注射率高于口服用药率和外用用药率,见表2。

表2 患者给药方式和途径

2.3 ADR的发生时间与恢复时间:在18~40岁年龄段中,ADR的发生时间多于其他年龄段,恢复时间短于其他年龄段,见表3。

表3 ADR的发生时间与恢复时间对比

2.4 累及器官、系统以及临床表现:氟喹诺酮类药物累及器官、系统以及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见表4。

2.5 转归:治愈52例,占37.1%,好转85例,占60.7%,未好转3例,占2.2%,无1例死亡,病死率为0。转归较良好。

3 讨 论

3.1 ADR发生率分析:目前,临床中氟喹诺酮类药物主要包括依诺沙星、诺氯沙星、司帕沙星、环丙沙星以及托舒杀星等种类,具有分布范围广、易于吸收、增强活性以及维持时间长等优点[2]。本组研究中,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受到患者年龄、性别、给药方式、给药途径、发生时间、累及器官系统等因素影响,其中,年龄、性别:本组研究结果表明,31~40岁年龄段人群不良反应率较高,主要受到该年龄段人群用药频率较高因素导致。氟喹诺酮类药物会导致胎儿畸形、使幼龄动物关节软骨损伤,因此,该药物禁忌证为18岁以下儿童、哺乳期妇女以及孕妇禁用[3]。给药方式和途径:本组研究结果表明,静脉给药率较高,由于静脉给药药量易控制,起效较快,但药物杂质易混合到药液中进入到患者血液中,进而导致发生不良反应。ADR发生时间:给药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密切关注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8~40岁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晚于41~60岁的患者,由于年轻患者自身具备较好的耐受力;累及系统器官:皮肤系统及附件占据较大比例,由于氟喹诺酮类不良反应易出现在皮肤黏膜表面,易被患者家属、医师等重视;转归:本组研究中,ADR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7.8%,表明转归情况较好,但如不良反应为神经系统时,临床症状恢复较慢,需要对症处理。

表4 累及器官、系统以及临床表现

3.2 预防ADR发生的合理对策:①严格控制:首先,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适应证和给药途径进行严格掌握,由于其具有抗菌谱广、半衰期长、吸收快速以及价格适中的特点,在临床中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易出现不合理用药现象。有规定表明,氟喹诺酮类药物适宜用于治疗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以及泌尿系统感染等,并能够通过药敏试验选择合适药物;对患者静脉给药或者使患者口服药物,要在饭后给药,初始药物剂量适中,不能过多;静脉给药时,注意控制滴速,观察患者情况适当调整剂量或者滴速[4]。②明确药物禁忌证:氟喹诺酮类药物禁忌证为18岁以下患者、哺乳期妇女、孕妇以及伴有精神疾病、肝肾功能严重减退、癫痫患者等。如患者为过敏体质或者出现过光敏性药疹,则嘱咐患者慎重服用该类药物,最好夜间服药。③询问患者病史:氟喹诺酮类药物会对人们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严重损害,严重者会导致诱发癫痫、出现精神异常,并给患者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患者用药前,医护人员要询问患者病史,是否有癫痫史、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史等,如患者伴有该类病史,则要禁止用此类药物。④药物的相互作用:医护人员要对氨基糖甙类、华法林、非甾体抗炎药物、万古霉素等药物的毒性作用进行了解和掌握,了解该类药物联用是否会发生毒性作用等,最大程度避免出现不合理用药现象,有效降低ADR发生率[5]。

综上所述,对患者给予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时,要严格、熟练掌握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禁忌证和适应证,确定最佳给药方式和途径,避免出现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而有效降低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率。

[1] 张美玲.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调查分析与合理用药对策[J].医药前沿,2014,1(3):385.

[2] 陈园.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机制与化学结构的关系[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4):55.

[3] 董学花.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常见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应用[J].北方药学,2014,14(5):44.

[4] 李静.120例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1(42):84-85.

[5] 李井虎.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和合理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20):155.

R969.3

:B

:1671-8194(2014)32-0196-02

猜你喜欢
禁忌证喹诺酮年龄段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新型铁碳微电解材料去除喹诺酮类抗生素研究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证”“症”“征”在医学科技期刊中的误用分析
有关高压氧治疗适应证、禁忌证的几点思考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各年龄段患者应用金匮肾气片处方分析
Epidemiology of influenza viruses from 2009-2013-A sentinel surveillance report from Union territory of Puducherry, In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