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偏瘫步态分析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14-03-26 10:55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2期
关键词:矫形器步速步幅

赵 栩

(辽宁省锦州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辽宁 锦州 121000)

脑卒中偏瘫步态分析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赵 栩

(辽宁省锦州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辽宁 锦州 121000)

目的 探究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特点在康复评定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自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1日期间收治的70例具有偏瘫症状的脑卒中患者。将该7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35例患者不戴矫形器,裸足情况下进行三维步态分析;对照组35例患者戴踝足矫形器,观察其行走情况并与实验组进行比对。结果 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均表现为步幅短、行走频率慢、步态周期长、患腿支撑相时间短,且两组患者在步态运动学上无明显差异性变化(P>0.05)。结论 偏瘫的脑卒中患者具有步幅短、步速慢、行走周期长等步态异常特点,对临床中偏瘫步态的障碍评定以及康复治疗计划的制定和疗效评估存在一定价值。

脑卒中偏瘫;步幅;步速;行走周期;应用价值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期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其病理改变是由各种诱因引起的颅内动脉狭窄,阻塞或者破裂导致急性脑血管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常常表现为脑功能性障碍,其分类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1]。脑卒中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我国有大约七百万的脑卒中患者[2]。脑卒中偏瘫恢复时,相当多的患者会形成“上肢挎蓝,下肢划圈” 的“偏瘫步态”,严重地影响患者的功能和形象,影响今后的生活质量。同时脑卒中也是一种高消费的疾病,会给患者的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故近年来针对脑卒中的研究持续升温。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自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1日期间收治的70例具有偏瘫症状的脑卒中患者的步态,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1日期间收治的70例具有偏瘫症状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2例,女性28例,年龄45~71岁,平均年龄(52.87±8.74)岁,病程平均(6.65±1.21)月;左侧偏瘫患者39例,右侧偏瘫患者31例。所有患者均无其他系统疾病或意外导致的肢体不协调情况。将所有7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胖瘦、身体素质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1.2 实验方法与步骤: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其中实验组患者不戴矫形器,在裸足条件下进行三维步态分析,观察图像和数据特点将实验组患者步态、步速、步幅等方面与正常健康人进行比较。对照组患者在穿戴踝足矫形器的条件下实行三维步态检测分析,将实验图像和数据与正常健康人进行比较分析。同时也将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图像进行分析比较。

1.3 观察检测指标:本项研究主要检测指标包括:步幅、步速、跨步频率、步行周期、摆动相、站立相、单脚支撑等。所有标准均应以患者的矢状位数据为准。

1.4 统计学比较: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各组计量资料使用标准差(x¯± s)表示,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用方差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实验观察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与正常健康人相比步幅短、步速慢、跨步频率低、步行周期长、摆动相比例小、站立相比例大、单脚支撑比例低(P<0.05)。但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对比显示各组参数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3 讨 论

临床中的异常步态分为痉挛性偏瘫步态、痉挛性截瘫步态、慌张步态、摇摆步态、跨域步态、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和小脑步态[3]。每种步态都代表了不同的位置的病变损伤。痉挛性偏瘫步态常常表现为下肢伸直、外旋,行走跨步时将患侧骨盆抬得较高,或腿外旋画圈呈环形运动,脚常会刮到地面或重重砸向地面。脑卒中偏瘫不仅会体现在下肢,面部、手臂、双眼视力、平衡能力和协调功能都会出现相应的紊乱状况[4]。对偏瘫患者进行步态分析和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指导步行训练,增强患者步行能力。传统目测的方法只能对患者躯干和肢体运动进行粗略的定性描述,而不能精确、定量地分析和评估患者步态。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能够在三维空间内对患者步行的运动规律(关节活动度、重心转移、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患者步行时受到的动态力和力矩以及步行中的患者肌肉活动进行定量测量和分析,从而对患者步态进行高精度的、定量的、客观测量和准确评价[5]。本项研究显示,脑卒中偏瘫患者与正常健康人相比步幅短、步速慢、跨步频率低、摆动相比例小、站立相比例大、单脚支撑比例低、步行周期长且各项差异均较大(P<0.05)。这提示脑卒中偏瘫患者存在骨盆、髋、膝、踝关节的异常运动模式,患侧下肢负重力弱,足下垂内翻等问题,需要针对性的制定康复训练计划。而佩戴矫形器的患者与不佩戴矫形器的患者相比各种实验参数差异不大(P>0.05),这可能与佩戴后行走不适应有关,还应对此作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诉,偏瘫的脑卒中患者具有步幅短、步速慢、行走周期长、行走姿态异常等步态异常特点,这对临床中脑卒中偏瘫步态的障碍学诊断、异常步态的原因及程度分析、康复治疗计划的制定以及疗效的评估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表1 实验组、对照组与正常健康人行走步态各项比较

[1] 赵军,张通,芦海涛,等.脑卒中偏瘫步态分析的临床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7):655-657.

[2] 李香萍,舒彬,顾小红,等.中国正常成人步行时空参考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3):227-230.

[3] 雷欣,叶大勇,杨博,等.智能型临床步态分析系统指导下脑卒中偏瘫步态患者康复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 18(1):77-78.

[4] 顾昭华,蔡可书,王翔,等.弹力带在偏瘫患者步态矫正训练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康复,2009,24(4):241-243.

[5] 王茂斌,高谦,黄松波.脑卒中的康复医疗[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R743.3

:B

:1671-8194(2014)32-0214-02

猜你喜欢
矫形器步速步幅
基于老年人行为特性的行人过街信号优化
步速与住院高龄老年患者全因死亡的相关性
步速与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全因死亡的相关性
健康老年人舒适步速测评的Meta分析
防崴脚,佩戴踝矫形器管用吗
不同水平障碍赛马越障步态特征
伊犁马1 000 m速度赛步态特征与步速相关性
矫形器技术及发展展望
色努矫形器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应用进展
非田径专业男生100 m短跑步频与步幅关系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