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

2014-03-26 10:55裴卫瓶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2期
关键词:罗红霉素大环内酯回顾性

裴卫瓶

(山西长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王台医院,山西 晋城 048006)

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

裴卫瓶

(山西长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王台医院,山西 晋城 048006)

目的 分析研究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及阿奇霉素在临床使用中的不良反应,为提高这三种药物的使用安全性给予参考。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使用罗红霉素患者2500例、克拉霉素患者2500例、阿奇霉素患者250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不良反应的发生类型、规律。结果 3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分别为381例、297例、365例,对比差异明显,P>0.05;3种药物不良反应均以胃肠道反应为主。患者年龄中,罗红霉素以6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最高,克拉霉素、阿奇霉素以18~60岁患者发生率最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在使用过程中均出现了较多的不良反应,因此需要在临床用药时密切注意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做到积极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提高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不良反应

大环内酯类药物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种抗菌药物,其抗菌谱广,且稳定性高,血药浓度高[1],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在临床长期的用药过程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会直接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甚至威胁患者的安全。为了更好地提高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我院对3种药物不良反应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型和规律,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使用罗红霉素患者2500例、克拉霉素患者2500例、阿奇霉素患者250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罗红霉素组中,男1240例,女1260例,年龄在5~89岁,平均年龄为(45.71±19.66)岁;其中呼吸道感染1222例,皮肤感染678例,泌尿系统感染600例。克拉霉素组中,男1250例,女1250例,年龄在6~88岁,平均年龄为(44.21±17.31)岁;其中呼吸道感染1201例,皮肤感染689例,泌尿系统感染610例。阿奇霉素组中,男1247例,女1253例,年龄在4~88岁,平均年龄为(46.46±19.05)岁;其中呼吸道感染1213例,皮肤感染684例,泌尿系统感染603例。三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罗红霉素组患者药物每日剂量平均为(0.37±0.02)g,平均使用天数为(5.78±2.01)d。克拉霉素组患者药物每日剂量平均为(0.45±0.04)g,平均使用天数为(6.01±2.86)d。阿奇霉素组患者药物每日剂量平均为(0.42±0.04)g,平均使用天数为(5.54±2.54)d。

1.3 观察指标:对3组患者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类型,并比较不同年龄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数据处理:所有试验数据均使用SPSS19.0软件包处理,并确保准确无误。当P<0.05时,表示实验样本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

2 结 果

3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分别为381例、297例、365例,对比差异明显,P>0.05;3种药物不良反应均以胃肠道反应为主。患者年龄中,罗红霉素以6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最高,克拉霉素、阿奇霉素以18~60岁患者发生率最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和表2。

表1 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药物的不良反应类型

表2 不同年龄下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阿奇霉素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最多,克拉霉素组最少,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的种类中,以胃肠道反应最常见,且罗红霉素组患者还有较多排除胃肠道、皮肤、肝脏、神经系统等不良反应,如泌尿系统、视力损伤、呼吸系统损伤等,包含在表1中的“其他”内。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良反应集中在各个年龄段均有,其中罗红霉素在60岁以上多见,在18岁以下、18~60岁也较多;克拉霉素主要集中在18~60岁,阿奇霉素也集中在18~60岁,而这两种药物在18岁以下、60岁以上的不良反应则较少。

3 讨 论

1952年红霉素由Lilly公司推出,在20世纪又逐渐推出有大环内酯类药物的第2代[2],如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药物的血药浓度高,稳定性好,抗菌谱广泛,有较好的抗生素后效应。既往在临床工作中,认为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但是经过临床应用我们发现,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均有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罗红霉素不良反应共发生381例,所有的患者中以60岁以上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率最高,这主要是由于老年患者存在有不同严重程度的器官功能退化,且存在药物代谢速度缓慢,患者的血浆蛋白质含量较低,因此容易发生罗红霉素的不良反应[3]。

克拉霉素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为297例,其中以18~60岁最多,我们分析可能与此年龄段的患者靶器官的敏感性有关。且阿奇霉素患者不良反应也集中在18~60岁,也主要是由于此原因。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较高,主要是由于此药物经过肝脏代谢,且半衰期更长,因此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

3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均集中在消化道不良反应中,其次还包括有皮疹、肝胆系统的损伤、神经系统损伤等不良反应,这就要求医师在工作中,对患者的各种不适均引起重视,寻找与患者药物相关性的不良反应。而为了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也要求我们在工作中,以口服药物为主,并详细了解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有过敏史的患者一定加强不良反应观察,一旦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立即停药。在静脉滴注的过程中,一定严格地控制滴速,以减少不良反应。对药物使用也要严格地掌握适应证,一般药物使用集中在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感染和软组织感染中。同时,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都尽量避免与不必要的药物联合使用,一旦与其他的药物联合使用,要密切地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综上所述,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在使用过程中均出现了较多的不良反应,因此需要在临床用药时密切注意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做到积极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提高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1] 顾君,高杰.98例大环内酯类ADR相关因素分析[J].抗感染药学, 2011,8(3):214-216.

[2] 胡进平.2008年至2011年医院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应用分析[J].中国药业,2012,21(20):91-92.

[3] 尚云晓.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抗炎作用及其在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J].儿科药学杂志,2012,18(3):1-4.

R978.1;R969.3

:B

:1671-8194(2014)32-0235-02

猜你喜欢
罗红霉素大环内酯回顾性
基层医院内科住院患者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合理用药管理研究
重症监护室中合并肥胖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基于MIMIC-Ⅲ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索拉非尼治疗肝移植后肝细胞癌复发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HPLC法同时测定罗红霉素氨溴索胶囊中罗红霉素和盐酸氨溴索的含量
分析罗红霉素与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
临床上罗红霉素所致的不良反应探究
喹诺酮与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对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对比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增SCD和室性心律失常风险
分析比较国产与进口罗红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经济效果
国内应用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的回顾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