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例早期先兆流产血清HCG、孕酮检测的研究

2014-03-26 10:55邓细球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2期
关键词:保胎先兆孕酮

邓细球 王 跃

(广东省中山市南朗医院,广东 中山 528451)

1000例早期先兆流产血清HCG、孕酮检测的研究

邓细球 王 跃

(广东省中山市南朗医院,广东 中山 528451)

目的 分析并探究早期先兆流产病患实行血清HCG与孕酮水平检测对妊娠结局的预测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早期先兆流产病患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结果分为3组,其中A组为正常孕早期妇女,B组为保胎成功病患,C组为流产病患,对比3组血清HCG与孕酮水平。结果 784例保胎成功病患中,初次血清HCG检测水平高于2000 IU/mL者占比例96.68%,初次孕酮检测水平高于35 nmol/L者占比例85.07%;216例流产病患中,初次血清HCG检测水平高于2000 IU/mL者占比例13.43%,初次孕酮检测水平高于35 nmol/L者15.75%;C组两项指标均低于B组(P<0.05),HCG、孕酮均无明显上升或上升速度较慢。结论 血清HCG与孕酮水平上升缓慢或不升时极易引发孕妇流产,可见两项指标对早期先兆流产预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早期先兆流产;血清HCG;孕酮;检测

一般而言,孕妇怀孕周期少于28周即结束者称为流产,怀孕周期少于12周即结束者称为早期流产,而若孕妇阴道出现微量流血,同时伴有阵发性腰痛或下腹部疼痛,尿妊娠试验结果呈阳性,且怀孕周期为12周以下者则称为早期先兆流产[1]。该病主要表现为病患宫口紧闭,无任何妊娠物排出,子宫大小符合怀孕周期及胎膜完整无损等,如不加以重视,致使病情严重,将可引发阴道大量出血及胎膜破裂导致的阴道流水,腹部疼痛愈加剧烈难忍,继而发展为难免流产[2]。早期先兆流产作为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因素主要为孕妇劳累过度、体质虚弱或是外伤导致等3个原因,大多数妇女在获得相应治疗与充分休息后可继续妊娠,但仍有部分妇女妊娠后结局以流产告终。研究证明早期先兆流产大多与血清HCG,孕酮水平有一定关系。下面选取我院早期先兆流产病患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血清HCG、孕酮与先兆流产的联系进行深入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到我院妇科就诊的早期先兆流产病患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临床资料、B超及实验室检查,所有病患均确诊为宫内妊娠,为自然受孕,同时将存在生殖器官畸形、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甲状腺功能及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或有习惯性流产史的病患全部排除。病患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5.6±7.3)岁,孕期4~10周,平均孕期(7.2±2.4)周。临床表现主要为宫颈口关闭,宫腔见微量阴道出血,伴有或不伴有轻度腹痛。以妊娠结局为准将所有病患分为两组,B组784例,该组病患平均妊娠持续时间>12周;C组216例,该组病患包括不完全流产,稽留流产及难免流产;另外选取无临床流产先兆的正常孕早期妇女100例作为A组以作对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所有早期先兆流产患入院后统一实行药物治疗,每日给予20 mg黄体酮1次,并取2000 U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实施肌内注射,同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嘱病患充分休息,由护理人员对病患实行心理干预手段。

1.2.2 检测方法:A组孕期4~10周,B组与C组孕期10周或妊娠结束后进行血清HCG与孕酮检测。检测前8 h需禁食,并在保持空腹状态下于上午8~10时抽取2 mL血液,实行分离措施后将分离出的血清放置于零下80 ℃的冰箱内冷藏保存。待抽血结束后,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所有病患的血清HCG与孕酮水平进行检测。每隔2 d即对病患血清HCG与孕酮水平实行1次复查[3]。

1.3 统计学处理:三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进行处理分析,组间对比应用t进行检验。当P<0.05时,证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三组早孕妇女血清HCG与孕酮水平对比:1000例早期先兆流产病患中,A组为正常孕早期妇女,B组平均妊娠持续时间>12周,C组均为不良妊娠结局;212例于入院2周后即行清宫术,流产率为21.20%。本次研究中,所有病患孕酮与HCG水平见表1。

表1 各组间早孕妇女血清HCG与孕酮水平对比[n(%)]

相对于B组,C组血清HCG与孕酮平均检测水平明显较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C两组两项指标数值均显著低于A组,证明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血清HCG与孕酮水平的不同变化与妊娠结局的联系

待784例保胎成功病患完成相应治疗后,于治疗后第2、4、6、8天实行动态观察措施,发现该组血清HCG每隔2 d指标数值上升速度高于100%者692例,占比例88.26%,另外80例每隔2 d上升速度为68~83%,同时该组病患的孕酮水平也有逐步上升趋势;本组所有病患在经过积极治疗后腹痛症状基本消失或缓解,阴道流血情况结束或减少,同时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

在216例流产病患中,经复查,该组血清HCG上升46例,占比例21.29%,最高提升速度为45%以下,另外170例血清HCG水平呈降低趋势;该组所有病例在进行孕酮检查时,数值均无上升或下降趋势。

3 讨 论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作为妇女怀孕的特异性标志物,是一种由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所分泌出的糖蛋白激素,主要作用是保证黄体处于正常状态,并将母体淋巴细胞的活性消弱,从而避免母体对胎儿产生排斥反应[4]。而孕酮作为维持妊娠所需的必要孕激素,经由卵巢黄体分泌而出,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当中,用以进行习惯性流产、先兆性流产等月经停止及停止原因的反应性判断。妇女怀孕初期,HCG可对卵巢妊娠黄体产生作用,促使孕酮分泌,使孕妇体内孕酮水平提升;同时,HCG还可活化输卵管平滑肌细胞,通过放松输卵管峡部,从而方便孕卵从中通过;而一旦孕酮水平降低,则会对孕卵穿过输卵管通向子宫形成阻碍,由此可见孕酮对于维持妊娠具有极大作用。对于处于早期怀孕期的妇女而言,如体内血清HCG分泌匮乏,势必引发卵巢妊娠黄体功能障碍,进而导致流产发生。故而血清HCG与孕酮水平在妇女怀孕期间,特别处于早期怀孕阶段时是不可或缺的。

当前,孕妇内分泌激素水平检测已经成为定期孕检项目中的必要检测内容,而血清HCG与孕酮作为分析、治疗与评估早期先兆流产疗效的重要指标,被普遍应用于孕妇怀孕初期的检测项目当中。

由于孕酮指数水平是判断孕妇黄体功能与胎盘发育是否完善的主要指标,科学性与可信性较强,因而长久以来一直作为早期先兆流产血清检验的重要标准。本次研究中,B组初次血清孕酮检测水平显著低于A组,而C组的孕酮水平则明显低于B组,表明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与B组孕酮上升速度快,C组孕酮水平上升缓慢或不上升,进一步验证了孕酮指数是判断早期先兆流产的重要标准。

研究证实,正常妊娠早期孕妇的血清HCG指数变化具有一定规律性。受精第6~7天,HCG即开始分泌,至孕期8~10周时,血液HCG含量抵至高峰,而后于11~13周开始呈下降趋势,当含量降至相当程度时将一直维持该水平直至分娩开始。据有关报道所述,正常妊娠妇女孕期1~2个月时,其体内HCG水平在2 d内最低上升至原来的50%,最高则可上升至100%左右。本次研究中,对保胎成功病患治疗后第2、4、6、8天实行动态观察措施,血清HCG每隔2 d指标数值上升速度高于100%者692例,占比例88.26%,与报道基本相符。相比之下,C组流产病患血清HCG上升46例,占比例21.29%,且提升速度仅为速度为45%以下,其余170例HCG水平则呈下降趋势,说明该组病患妊娠黄体发育不完全,不利于胎盘形成,进而导致流产发生。由此可见,胎盘内分泌不足,黄体功能障碍是引发早期流产的主要原因。本次研究中,相对于A组正常妊娠早期孕妇,B组保胎成功孕妇体内血清HCG与孕酮水平明显较低,而C组流产病患体内两项指标对比AB两组则呈明显弱势,说明血清HCG与孕酮水平间存在关联性,必须结合二者指标进行诊断,所得结果才具有说服力与可靠性。

综合上述,血清HCG与孕酮水平的高低对于早期先兆流产诊断具有极高参考价值。通过及早对早期先兆流产病患实行两项指标检测,可有效提升诊断准确率与保胎成功率,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1] 张薇,陈刚,向礼贤,等.先兆流产患者保胎治疗过程中血清HCG、PROG、E2和CA125的动态监测[J].热带医学杂志,2012,12(10): 1229-1225.

[2] 朱英哲,徐泽媚,杨晓葵.妊娠早期妇女血清性激素水平及与先兆流产的关系[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10):1677-1679.

[3] 喻芳明,龚海英.血清β-HCG、E2、P在正常早孕、异位妊娠、先兆流产中的鉴别价值[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0,34(6): 78+89.

[4] 张荣,钱志红.联合检测血清孕酮、β-HCG对妊娠早期相关疾病的诊断价值[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2):429-431.

R714.21

:B

:1671-8194(2014)32-0237-02

猜你喜欢
保胎先兆孕酮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观察
怀孕了你还在频繁测孕酮吗
警惕!这8种梦境可能是重大疾病的先兆
孕酮低可致不孕或流产,它有3 种表现
经前烦躁障碍症发病与四氢孕酮敏感性中西医研究进展
先兆流产,别害怕
保胎这件事 真是《坑娘》
流产多是胚胎异常 别硬保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黄体酮是保胎的“灵丹妙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