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创新
——CCBN2014纪实

2014-03-26 19:31本刊编辑部
电视技术 2014年8期
关键词:机顶盒广电解决方案

◎本刊编辑部

融合创新
——CCBN2014纪实

◎本刊编辑部

专题导读

融合创新——CCBN2014纪实·················1

“媒体专家、内控卫士”,为行业发展保驾护航···5

探索云时代的广电媒体运营策略················7

永新视博:“屏屏通”助力广电成就新模式·········9

索贝打造科技“太空舱”翱翔全媒体运营新时空···11

分享创新价值教育即是未来···················12

做接地气的智慧城市·························13

博汇:铸就“监测专家”,护航新媒体运维·········15

【编者按】

CCBN作为广电行业政策、市场及技术的风向标,每年的参会人数都会创出新高,从今年的情况看,热门的产品及技术方案不少,但是与通信展相比,行业目前最缺乏的各类增值业务内容非常有限,本刊编辑部选择了几个热点角度,对本次展会进行了一个简略盘点。

诺基亚现任CEO约玛·奥利拉在同意微软收购的记者招待会上最后说了一句话:“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输了。”是的,诺基亚并没有做错什么,只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如果一家企业赶不上市场及技术变革的步伐,这家企业就将被无情地淘汰。以互联网为例,QQ及微信的出现,不但改变了腾讯在互联网江湖中的地位,更对电信业语音、短信等传统业务造成了巨大冲击,导致巨无霸中移动的利润在2013年第三季度开始出现首次下滑。

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对于广电来说,如果不能快速实现与互联网的融合及转型,未来的发展也将面临巨大的危机。基于此,在CCBN2014主题报告会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聂辰席以“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加快广电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为题发表了重要讲话。

聂局长表示,新一代信息技术既给广播影视业加快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对于广播影视业而言,无论是从宏观上谋划发展格局,还是从微观上设计技术路径,都离不开媒体深度融合这个大背景。同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也将对广播影视行业的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在改变广电现有格局的同时也会深化拓展广电的发展空间。面对融合新趋势,广电必须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进一步创新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工作,实施大数据战略、运用云计算技术,以深度融合为着力点,建设内容制作、集成播控、监测监管“三大平台”,构建新型视听媒体生态系统,以推动广电行业的战略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NGB:全面亮相

NGB作为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其最新进展情况如何?在CCBN2014上,相关研发机构全面展示了其在接入网、宽带、CA、中间件、TVOS、CRM等各个方面的最新成果。

在接入网方面,自2012年陆续发布了NGB接入网三大标准的相关规范以来,C-HPAV,HiNoC,C-DOCSIS均处于快速发展期。目前,C-HPAV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支持C-HPAV产品的部署区域进一步扩大,目前已覆盖26个省份,而 C-HPAV本身也在向C-HPAV2.0演进,计划于2014年8月完成C-HPAV2.0草案。而HiNoC在走出国门之后,也在积极向HiNoC2.0演进。

展会期间,就C-DOCSIS专门举行了“C-DOCSIS产业发展论坛”。天威视讯的欧阳世杰先生对《NGB宽带接入系统C-DOCSIS技术应用实施指南》(下称《指南》)进行了介绍。该《指南》规定了C-DOCSIS系统的支撑业务类型及需求、组网方式、网络改造方案、业务配置及安全机制、网络管理和运行管理,在明确提出针对我国接入网应用的200户和50户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的同时,重点补充了典型应用案例分析,对运营商进行C-DOCSIS实际部署有很大帮助。2014年,C-DOCSIS工作组将着手开展C-DOCSIS2.0的需求和标准研究。

广电总局科技司科技与标准管理处处长盛志凡先生表示,总局对NGB接入网三大标准的支持力度是相同的,而这三个标准足以撑起整个产业,总局希望这三个标准都能同步发展好,形成良性竞争。

在NGB TVOS方面,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司特别主办了“智能电视操作系统‘TVOS 1.0’应用推进会”,通报TVOS 1.0最新的应用推进成果。据了解,NGB TVOS 1.0合作开发团队包括广科院、东方有线、中科院声学研究所、长虹等多家单位,牵头单位为广科院。其中,东方有线和江苏有线是TVOS的两个应用示范点。截至2015年底,江苏有线与东方有线将分别建立1个应用示范基地,完成50万台DVB智能电视机顶盒的装机应用;建成1个应用商店,至少有150个应用上线。

在NGB DRM方面,目前由总局指导的《互联网电视数字版权管理技术规范》已制订完毕,主要包括内容加密、权利描述与授权、权利获取协议、信任与安全体系等部分,可支持直播、点播、下载等应用场景,及多种主流媒体文件格式和协议,能够实现从内容提供、发布到消费端到端、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护。本标准相关技术、系统、产品已完成产业化准备,即将快速推广实施。

数字音频广播(CDR)是我国广播电视数字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调频频段CDR系统是自主创新的成果,具有音质好、频谱利用率高、业态丰富等优势。现已完成信源、复用协议信令和信道等关键技术研究,并发布了信道和复用两项行业标准,研制了端到端系统原型样机。目前正在开展示范试验网建设工作,计划于今年6月完成试验单频网建设,开展系统测试、智能组网以及富媒体业务试验等工作,为明年规模推广积累相关经验和产业基础。

此外,本次展会还展示了DBS PUSH VOD的最新成果。2011年11月由总局启动卫星直播广播电视推送业务系统项目,设计了系统总体架构和业务流程,研制了推送业务系统前端及推送点播机顶盒,部署了相关系统及设备,编制并发布了《卫星直播广播电视推送业务系统技术规范》。目前该系统已进入开通实验、系统优化及产业化发展阶段,计划于2014年底开始试验运营。

OTT:遍地开花

目前,全球具备OTT功能的各类智能终端已超过60亿台,一个覆盖面广泛、应用软硬件分离的生态环境及市场正在快速形成。基于这种背景,DVB如何与OTT结合实现创新发展成为本次展会的一个重要主题。

近年来,OTT的高速发展已对广电构成了严峻挑战,在本次展会上,OTT产品及解决方案也是百花齐放、形式多样,下面对DVB+OTT多样的融合方式进行一个简单的盘点。

1.DVB+OTT机顶盒

直播和点播是用户最基本的视频观看需求,因此“DVB直播+OTT点播”被视作最佳组合,也是目前最符合有线运营商利益的解决方案。与OTT盒子相比,DVB+OTT盒子增加了接收数字电视的接口。典型产品包括创维的OTT小伙伴、视畅的看客OTT+盒子、同洲的DVB+OTT盒子及银河DVB+OTT智能机顶盒等。对于用户来说,在收看直播节目时,可通过融合EPG一键切换到OTT点播,享受统一遥控及“直播+点播”的融合观看体验。在市场方面,OTT+盒子可直接面向消费者市场,由用户自行购买,也可面向运营商市场,由有线运营商统一提供。在运营过程中,直播是基础型业务,而OTT则作为增值业务。除了与DVB相融合的产品外,众多企业还推出了与IPTV、直播星及地面电视直播相融合的各类产品,全面入侵无线、互联网及卫星市场。

2.服务于现网的OTT解决方案

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2月,我国有线电视用户的数量已达到16 426万户,为了降低成本,前期免费发放的机顶盒几乎均不具备上网功能,对于有线运营商来说,如何对如此巨大的机顶盒存量市场进行升级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问题。为此,能够通过现网机顶盒实现OTT功能的方案就成为了CCBN展会的一个亮点。

以中流电子的产品为例,针对广电现有VOD系统视频内容资源有限、现网机顶盒支持的视频源种类有限、视频格式适配的瓶颈、Android机顶盒来势汹汹、电视机操作复杂等问题,中流电子推出了服务于广电现网机顶盒的OTT解决方案——通过转码进行内容聚合,直接将互联网网站中的视频转码成适合电视屏播放的类型。该系统既可服务现网Linux机顶盒,也可平滑过渡到未来DVB+OTT机顶盒,同时通过该平台还可实现海量视频聚合、视频实时转码、移动终端遥控、移动终端搜索、多屏视频分享等多种OTT功能。

3.能插CA卡的终端产品

预留个CA卡插口的终端产品在数字化转换、双向改造等过程中可以说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做法。在CCBN展会,国微融合电视伴侣、浪潮的盒子、数码视讯的盒子都是这种形式的代言。采用国微方案时,只要将融合电视伴侣的一端插在智能电视或智能盒子的USB接口,另一端连接Cable线,在终端上运行相应的apk,即可接收DVB和OTT的信号,享受基于直播电视的深度融合服务。

4.DVB+OTT+GAME机顶盒

随着各种好消息频繁传来: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的游戏基地在积极地为安卓电视游戏铺路搭桥,在本次展会上,同洲、百视通、华数等众多企业均推出了可支持游戏功能的OTT机顶盒。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摩奇——中国智能电视游戏产业圈的前行者,其已为包括同洲在内的37家安卓盒子厂商提供游戏内容及手柄OEM服务;同时与5大电视厂商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目前摩奇游戏仓(电视版)在智能电视端的预装量已超过2 000万。DVB+OTT+ GAME的开放性,也许会缔造一个崭新的电视游戏时代。

自从OTT火了之后,很多OTT从业者都认为有线网和直播频道会消亡,但从市场如此火热的DVB+OTT来看,也许并非如此。新闻、体育、综艺等这些内容永远都需要直播,而有线网无疑是性能最佳、成本最低的直播视频传输网络。只有“融合”,才能实现多方共赢,我们期待DVB+OTT的进一步落地。

“端到端”风生水起

随着省网整合接近尾声,通过“云管端”模式,实现向综合服务提供商的转型成为广电行业面临的全新课题,选择具有深厚技术、市场及资金实力的合作伙伴不仅可加快企业的转型步伐,更可大大降低自身的发展风险。基于此,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成为一些“高大上”型企业参会的首要选择。

在本次展会上,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大厂商亮出了“端到端”解决方案的牌子,他们或拥有成熟的技术,或拥有大量资金可实现并购,在形成自己“广电王国”的同时,通过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为有线运营商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体验。

国内大型通信设备供应商华为展出了融合OTT流媒体平台、融合云平台等端到端的全IP解决方案;中兴通讯推出的广电三网融合解决方案可满足终端、接入、承载、核心网、业务网等各个网络层次的演进需求,包括100G骨干网、10G xPON接入网络等平滑演进、多屏合一及基于IMS的融合应用;浪潮展出的家庭云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家庭多媒体网关、智能终端机顶盒、家庭媒体信息化等系列产品的完整解决方案;思科展示了专为中国有线市场量身定制的SDB解决方案及思科端到端视频传送系统;ARRIS展示了其覆盖云、网络和家庭的整体解决方案;Nagra展示了互联家庭蓝图产品JoinIn……

除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之外,一些重量级企业还通过各种合作方式,开始深度介入有线网络的运营及发展。

智慧家庭:蓝海初现

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一方面,国家对广电网络的政策性保护在逐渐减弱,另一方面,电信及互联网推出的视频服务对有线网络的生存及发展已形成巨大挑战,对于广电行业来说,蓬勃发展的智慧家庭也许将成为新的蓝海市场。

自2012年12月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以来,政府已经催生出两批共193个试点城市的建设,市场潜力巨大。智慧家庭的建设由于最贴近老百姓,成为智慧城市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智慧城市的工程采用的是政府主导、地方申报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传递的是政府的声音,非常适合长期从事党政喉舌宣传的广电网络运营商参与。同时,积极参与智慧城市的建设,还能够让广电网络运营商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在政策和财政上得到政府的给养,渡过难关。此外,与电信企业相比,广电网络具备高入户率及高带宽的双重优势,对快速普及稳定的用户群十分有帮助。由此可见,“智慧家庭+广电网络”是一个双赢的命题。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CCBN2014上,众多广电网络设备商们已经看到了智慧城市、智慧家庭市场巨大的商机,纷纷以此为噱头,展出了诸多产品和方案。

为了适应智慧家庭业务多样性的变化,在平台建设上,云计算的应用非常必要。以浪潮为例,为了满足视频服务不断升级换代的发展需求,浪潮将大量交互电视业务应用整合在云平台中。通过云平台与智能终端的联动,可根据用户的喜好和使用习惯,支持个性化定制和智能推送,真正实现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智能差异化服务。对于家庭用户而言,可以快速了解家庭业务的使用情况,以便进行家庭内部的优化管理;对于运营商而言,则可深度分析和挖掘家庭用户需求,以便精准地推出具有吸引力的业务类型,大大增强了广电网络的服务和业务扩展能力。

此外,为了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除了DVB+OTT、4K等功能外,厂商在设计时还考虑了终端对新型光纤网络的支持。如高锐视讯推出的光纤机顶盒,集成了EPON ONU、WiFi、TV电视信号,以及家庭网关的功能,上下行带宽均能达到10 Gbit/s,可充分满足4K视频等内容对高带宽传输的需求。

作为智慧家庭中最具卖点的业务,智能家居在此次展会上也很受关注。以海信为首的老牌终端厂商们,纷纷利用物联网技术,以及家庭网关、家庭路由器等产品,配合微信、微博等新工具,实现了对家居的智能控制。

4 K:热度递增

CCBN2014期间,超高清(4K)成为展会的重要元素,无论是前端的显示设备,还是后端制作的处理设备,支持4K成为了共性,4K机顶盒、4K电视等也成为本次展会的亮点。

日前,韩国KBS电视台已正式开通4K频道,试播出4K电视节目。日本也推出了两个4K频道。法国卫星电视服务商Eutelsat则于去年在一个试播频道上以4K格式进行播放。央视也正在筹建4K频道。展会上,在制播设备方面,大洋公司展示了4K超高清后期制作系统,其中包含D3-Edit 4K非编软件、4K采集卡、4K解码加速卡与监看环境等一系列软硬件设备,提供从采集、转码、剪辑、特技制作、监看到输出全流程的4K支持。索尼展出了一系列搭载4K元素的产品,例如:4K显示系统,包括院线投影机、专业监视器、家用投影机和索尼4K电视;4K拍摄、制作设备,包括4K RAW和XAVC后期制作系统、XDCAM家族产品等。

目前4K电视所使用的芯片并不能够完全实现硬件解码4K视频,同时网络上提供的4K影视内容是经过重新编码的,因为在目前的网络带宽条件下,4K视频如果使用高码流传输将无法实现流畅播放,从而影响用户的观看体验。这就给4K超高清盒子的市场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洲展出的机顶盒新品“4K摸摸看”成为展会亮点,“4K摸摸看”能够适配各地广电定制的解决方案和完善的多屏交互式体验。创维高清机顶盒采用了超高清处理芯片,支持3 840×2 160分辨率。另外,银河电子和百视通也分别推出了支持超高清视频的4K机顶盒。

随着4K视听相关产业发展的逐步成熟,消费者对于4K终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国内外终端厂商例如索尼、松下、海信、长虹、海尔、熊猫电子等都推出了4K超高清电视,厂商们如此热情地投入4K浪潮,使得4K技术的商用迅速成熟。据NPD Group预测,4K电视的全球规模将在2014年突破500万台,至2017年将超过2 300万台,而中国市场将始终占据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另外,根据NPD DisplaySearch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得益于廉价28英寸4K面板的出现,今年低价4K显示器的市场占有率有望取代已经推广近5年的高清显示器。

直播卫星公共服务:继往开来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村村通”用户超过2 000万;“户户通”规模已达1 400余万,整体直播星的用户达3 600万。

1.成就回顾

直播卫星的公共服务始于2009年,2012年,中央财政以“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援西部地区开展直播卫星公共服务,涉及甘肃、青海、陕西、云南、贵州、内蒙古、海南7个省,用户高达1 350万的规模。目前上述7个省的大部分地区已基本完成任务。在整省推进的同时,东部一些地区例如北京、山东、广东、浙江、江苏等,通过自筹资金开展的公共服务,已使200多万用户受益。除了政府整省推进的方式以外,针对零售市场,全国部署了3万多个专营服务网点,用户可以自行购买直播卫星的接收机来享受公共服务,零售用户规模为83万。

2.难题及解决方案

短短两年时间,我国直播星平台成为全球数量最多、发展最为迅速的广播卫星电视直播星平台,但在发展过程也遇到诸多难题“一是宣传力度不够;二是服务网点仍远远不够,未能完全满足广大农村群众需求;三是市场上存在很多‘山寨锅’,应加强打击力度;四是售后服务体系有待完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电视卫星直播管理中心杨一曼主任介绍,为了保证直播卫星的长期通、优质通,其售后服务体系的建立迫在眉睫。为了规范市场,广播卫星直播管理中心和中国家用电器维修服务协会共同制订了直播卫星接收设施的维修服务价格信息,目的是规范维修服务市场,做到明码标价,使老百姓明明白白消费,同时也使企业自律,维护老百姓及企业双方的权益。

直播卫星集成播出平台能够支撑数量庞大的用户规模,得益于研发团队的精心设计。目前用户管理平台可以支撑5 000万用户,并充分考虑了未来的发展,建设可升级系统,满足多业务、多用户的需求。此外,还建立了呼叫中心、短信平台、网站、微信平台以及手机App,为用户提供服务,解决问题。

3.未来发展之路

“直播卫星中星九号上拥有22个转发器,目前只使用了其中的8个,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直播卫星在大力发展标清节目的同时,还将逐步过渡到高清节目,同时也希望在农村信息化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于2014年的具体工作,杨主任说道,一是做好第一期整省推进7个省区的收尾、验收工作。二是继7省区的任务之后,将继续开展15省区的整省推进工作,主要覆盖中部地区,包括河南、河北、山西、湖南、湖北、安徽、广西、江西、重庆、四川、黑龙江、吉林、新疆等,大约涉及1 185万用户。按照总局的要求于4月启动设备招标,5月开始组织实施。三是在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给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通过付费电视的方式将电影、电视剧等内容提供给用户。四是利用直播卫星覆盖广的优势,为行业用户提供服务,“如钻井平台、边防哨所等布局分散的用户,直播卫星就能提供很好的服务。”

最后,杨主任表达了对直播卫星的希冀:期待直播卫星与其他多种传输手段(地面无线、有线)形成共创、共生、共赢的全新局面。

猜你喜欢
机顶盒广电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简洁又轻松的Soundbar环绕声解决方案
机顶盒上别盖布
安全使用机顶盒注意五点
广电新闻出版整合对广电业发展影响的思考
有线电视高清数字电视机顶盒测试系统的构建
EPON技术在广电网络的应用
What is Apple Watch All About?
7大睡眠问题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