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桦甸市人类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措施

2014-03-26 03:27钱丽萍
吉林地质 2014年1期
关键词:桦甸市易发吉林省

钱丽萍

吉林省第二地质调查所 ,吉林 吉林市 132013

吉林省桦甸市位于吉林省中南部,以丘陵中低山地貌为主要特征。市政府所在地处在辉发河断陷盆地中。桦甸市是吉林省主要矿产地,其中金矿、铁矿在省内占有重要位置。桦甸市矿业活动历史悠久,早在清未时期著名的夹皮沟地区就有岩金、砂金矿的开采。建国以来,在桦甸市城区及附近,发现并开采油页岩、煤矿等没有间断过。桦甸市水利资源丰富,松花江、浑发河两大主要流域汇集于红石镇下游,因水利开发建站(红石、白山电站)而修的烟一白铁路主要在桦甸市境内通过。

上述人类经济活动给社会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但也不可避免地给人民生活的自然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与破坏,面对现实,充分了解现状,分析和预测人类活动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进行科学的、实际的调查分析,预判并提出合理的可行的治理措施,是当今地质环境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笔者参加了吉林省内县市级“十一五”和“十二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调研和编制工作,参加了野外实地调查和治理方案的主题研究,针对桦甸市人类活动过程中易诱发的地质灾害形成的现状及应进行防治的措施提出浮浅的看法。

1 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区

1.1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

依据地形地貌、岩土体类型及性质、地质构造以及地下水特征与开采状况等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和人为活动因素及地质灾害调查信息叠加结果,将桦甸市按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综合划分为高易发、中易发、低易发三类。其中地质灾害高易发区1个,中易发区2个,低易发区1个(图1)。

1.1.1 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

该区位于桦甸市至二道甸子镇、夹皮沟镇一带,面积2 094 km2,占全市总面积32.1%,属中低山—丘陵地貌,第四系松散层发育,人类活动频繁,常有地质灾害发生。本区共有地质灾害点85处,主要分布在公吉乡、红石砬子镇、二道甸子镇、夹皮沟镇以及吉桦公路、烟白铁路线桦甸至白山段沿线。其中崩塌11处,滑坡18处,泥石流49条,地面塌陷7处。这些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点,有一部分属自然形成的地质灾害,但很多灾害点属人类活动而诱发的地质灾害,是自然地质灾害和人类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综合区。

1.1.2 地质灾害中易发区(B)

该区分布在桦甸南部龙岗山脉北坡公吉乡,东南部夹皮沟镇一带,北部常山镇、金沙镇的部分地区,全市共分2个区,面积2 528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38.8%。东南部山高坡陡,植被覆盖率较高,较易发生的地质灾害主要为修路切坡导致的崩塌、滑坡以及由于采矿引起的地面塌陷。本区共有地质灾害点15处,其中泥石流8条,滑坡5处,崩塌2处。地质灾害规模以小型为主,主要威胁道路以及农田。该区是人类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区。

1.1.3 地质灾害低易发区(C)

该区包括八道河子镇、横道河子乡、常山镇大部区域。面积1 892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29.1%。本区大部分为丘陵区,地势平缓,人口较密集。北部哈达岭山高坡陡,植被覆盖率高,人口稀少。已发现的地质灾害点共有9处,全部为泥石流。该区人类活动而诱发地质灾害少,多为自然形成的地质灾害点。

图1 桦甸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区图Fig.1 Prone areas zoningmap of geological disaster in Huadian City

2 人类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现状

桦甸市由于山区面积大,矿业经济发达,开采历史悠久,又是省内水利建设的重点区域,配套的交通运输建设而诱发的地质灾害有以下几种。

2.1 崩塌

全市已发现崩塌主要分布在烟白铁路线桦甸至白山段,多为小型崩塌,但由于紧邻公路和铁路,其危害较大,其中烟白铁路白山车站附近147、49 km处,桦甸一红石公路全路203~204 km处分别于2001年7月、2009年8月由于连续降雨后形成山体崩塌,导致道路运输堵塞和中断。

2.2 滑坡

主要发生在东部山区公路沿线,规模为小型,典型的滑坡如1995年7月烟白铁路红石段,万里河车站五道、六道路基滑坡,使车辆无法正常运营。

2.3 地面塌陷

全市内已发现的地面塌陷均由于采矿活动引起,集中分布在中部煤矿、油页岩矿区以及东南部金矿采矿区,典型的地面塌陷如夹皮沟三道岔金矿塌陷,塌陷坑长200m,宽50m,面积15 000m2,一级塌陷11m左右,二级塌陷最深处75m;孙家屯采煤区地面塌陷、五道沟采煤区地面塌陷均造成附近居民房屋墙体开裂和道路下沉,其中桦甸市鸿昌油页岩矿塌陷,使地表形成了一个近30 000m2的塌陷坑(见表1)。

表1 桦甸市人类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点Table 1 Geological disaster spots induced by human activities in Huadian City

3 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与未来治理重点

依据桦甸市地质灾害形成的环境条件、易发区特征、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地质灾害分布密度及桦甸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考虑社会经济重要因素,将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作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将地质灾害中易发区作为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区,将地质灾害低易发区作为一般防治区。人类活动而诱发的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应是今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

3.1 地质灾害防治现状

2005一2012年间桦甸市政府对地灾防治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多部门参加的防治小组,对全市内各类地质灾害开展了详细调查,基本查清了区域内各类地质灾害的类型、数量、规模与分布规律,掌握了由于人类活动而诱发的地质灾害可能形成的规模、危害,制定了防治规划和采取了治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项治理工程和防治措施,对桦甸一红石公路203~204 km山体崩塌、进行有效的减坡,排出危险体,启动治理专项工程对崩塌体进行了有效工程治理。孙家屯采矿区地面塌陷区采取了护坡工程治理和搬迁避让治理措施。但由于地质灾害治理经费不足,危害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点未能做到及时治理,形成了历史的欠账!

3.2 诱发地质灾害的防治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规划建设、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矿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不应以牺牲环境破坏生态、形成灾害为代价,应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规划,综合防治”的总体原则,在开展建设中有效地预防和治理。

近年来国家对矿山建设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采取了预收保证金制度,保证了部份治理资金的来源,让从事矿业活动的人们真正认识到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危害,防治过程和自己的人身生命和财产安全相关连的重要性,做到随时预防、及时治理。在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全面落实各级政府“十二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矿业开发过程中,认真执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方案中的工作部署,有序开发利用资源,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最大的有效地保护环境,防止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应是矿业开发最大效益的目标。

对桦甸市境内已建成的铁路、公路已产生了灾害和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路段,应采取有效的监测和预防措施,重点地段除完成治理工程外,应建立长期的、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防止和预防地质灾害的二次发生。今后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前应以合理规划布局,主导实施项目建设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对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进行事前预测,采取可行的治理措施为先行,做到预防在先,治理在后。

总之,人类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是可防的、可控的,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工程实施单位都能认真理解其重要性,积极主动落实,保证有效实施,使我们的经济建设与发展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迹,这项工作是当代地质环境工作者和每一位参与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

[1] 桦甸市人民政府.吉林省桦甸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2011~2015)[Z].2013.

[2] 朱世界,刘晓刚,万从礼,吉林桦甸市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对策[J].中国地质灾害及防治学报,2004,(2).

[3] 齐成栋,彭玉鲸,崔德生等.吉林省桦甸市松花江流域—临江段地质灾害[J].吉林地质,2000,(4).

[4] 腾继奎.吉林省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治对策探讨[J].吉林地质,1997,(2).

[5] 杜 伟,王 娜.吉林省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方法研究[J].吉林地质,2013,(4).

猜你喜欢
桦甸市易发吉林省
机用镍钛锉在乳磨牙根管治疗中的应用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夏季羊易发疾病及防治方法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冬季鸡肠炎易发 科学防治有方法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桦甸市举办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培训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吉林省桦甸市隆兴铁矿床深部地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