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畲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状分析及其传承研究①

2014-03-27 05:26郑颖颖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10期
关键词:畲族体育项目浙江省

郑颖颖

(温州大学体育学院 浙江温州 325035)

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始,我国进入全民健身时代,体育思想和体育理念已经逐渐成为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尤其在我国的体育法律法规当中指出,发展国民体育事业,开展具有群众性质的体育运动,提升全民的身体素质,同时还要注重对少数民族体育事业的关注和发展,重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近几年随着国内外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年轻人对流行时尚文化的追逐,使得民族体育文化逐渐走向没落,没有人再继续关注和喜爱传统体育项目,大量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正面临着绝迹。因此本着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思想,国家支持和鼓励对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与发展。

浙江省是畲族的重要聚居区域之一,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浙江省的畲族人口为近18万人,主要集中在浙江省西南部的温州、丽水,尤其是丽水的景宁是全国著名的畲族自治县。畲族人不仅能歌善舞,而且擅长体育运动,是我国少数民族当中拥有较多丰富体育文化的民族,其中的抄杠、竹林竞技、登山、拳术等全国著名,而且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畲族长期生活在消息闭塞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水平落后,人们的物质生活不富裕,大部分的畲族青年走出村镇进入城市之后,也逐渐淡忘了原来的体育运动项目,并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另外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长期的杂居,使得畲族的语言、习俗也逐渐被汉化,民族文化的传承人逐渐减少。这些都是近几年畲族传统体育文化濒临消失的重要原因。

本研究重点对浙江省的畲族体育文化发展现状进行研究,以点带面了解畲族丰富的体育文化内涵及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畲族体育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策略,丰富当前民族体育文化研究,为这些具有民族色彩的体育项目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提供展示平台做出积极努力。

图2 畲族居民对体育文化发展的态度(传统体育项目是否会消失)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论文的资料主要来源于资料搜集、专家访问和实地调查,通过在期刊杂志、网络和图书馆等资料搜集当中了解关于畲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研究等等,通过资料准确把握浙江省畲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概况,为此后的研究提供较为丰富的理论依据。随后对体育教育和民族文化研究专家进行了咨询走访,就他们对当前畲族传统体育的看法,以及在抢救和保护工作中需要哪些方面参与,采取哪些措施进行了咨询。最后深入浙江省畲族聚居地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形态,传统体育文化继承者的状态,对文化继承的思考进行了走访,了解未来畲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否存在持久的传承和发展的可行性和具体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浙江畲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状分析

2.1.1 浙江省的畲族概况

畲族是我国少数民族当中人口比较少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浙江、安徽和江西地区,其中浙江省的畲族主要聚居在温州、丽水、金华和杭州四个区域内的十多个县市区当中。跟我国其他少数民族一样,畲族民风淳朴,大都能歌善舞,其中独具特色的是畲族丰富的体育项目和传承至今的民族体育文化。

图3 畲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影响因素

2.1.2 浙江省畲族体育文化

畲族主要居住在山区地带,由于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的特殊性,形成了独特的体育文化,他们的体育运动项目大都与人们的日常劳动生活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而体育器材也都是生活中就地取材由自己制造的,但是这种带有典型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却成为人们娱乐健身的重要方式。根据调查与畲族生活娱乐相关的体育项目达到35个,其中在浙江省出现的主要有武术、打尺寸、抄杠、登山、操石磉、盘柴槌等十几种。

2.1.3 浙江省畲族体育传承及发展现状

2.1.3.1 畲族居民对传统体育活动的忽视和淡化

近几年随着时间的推进,畲族的很多传统体育项目正在从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浙江省民宗局的有关领导指出,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活习惯的变化,畲族的年轻人也开始崇尚流行的舞蹈和体育文化,而对于传统的斗牛、弩箭等传统体育项目越来越少人参与和组织,社会的进步使得畲族体育项目逐渐被人们淡忘。从畲族的地理分布可以看出,随着民族迁徙,畲族居民大都与汉族人杂居在一起,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在区位上形成了与汉族共生的文化形态,畲族独有的文化传统也逐步被同化,很少有人再关注畲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和发展问题。(见图1、图2)

2.1.3.2 畲族体育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制约因素

畲族传统体育项目大都发源于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当中,有着较强的历史文化特性以及娱乐性,而且体育与歌舞活动没有明显的区分,但是大多数体育项目缺乏竞技特性,而现代体育项目大都因为其较强的竞技性,在训练、比赛和淘汰与被淘汰的规则当中,得到传承和发展,形成了人财物的聚拢。近几年浙江省的现代体育竞技项目发展飞速,但是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并不理想。从调查咨询当中国可以看出畲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主要依赖于代际之间的言传身教,而实质上理论研究表明体育项目最好的传承当是学校教育和大众文化的传播。体育文化的实际传承渠道与最佳传承渠道之间的偏差也是影响畲族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新中国成立至今,尤其是随着奥运会的开办,浙江省的体育事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众多国内和国际的现代体育竞技比赛和奖项的获得,也加重了政府部门对国际化体育项目的推崇,而对于传统体育项目,一直被体育部门所忽视,无论是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扶持,资金支持和场地提供和人才培养方面都表现出了明显的不足,导致大量畲族传统体育项目正濒临失传。而从学校教育领域分析,当前浙江省的中小学,尤其是畲族聚居区域的中小学较少有开展传统体育项目的课程,经过对相关体育教师的访谈表示,上级部门没有对这方面给予明确的规定,而仅凭学校的力量开展传统体育项目教学的资金投入和人才保障不足,同时会给学校和教师带来一定的压力,另外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方向不明朗,学生们的学习态度以及未来影响都不确定,因此不会轻易开展传统体育教学(见图3)。

2.2 对传统体育保护和传承的优势

2.2.1 畲族的民族文化优势

畲族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其文化形式丰富,有着自己本民族独特的服饰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和建筑文化等等,尤其是畲族的语言,畲族自身非常注重语言的传承和发展,畲族人都精通本民族语言与汉语两种语言。基于丰富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体育项目有着自身的根基。另外畲族每年在春节、重阳节等诸多节日当中都会通过歌舞和体育项目来进行娱乐和庆祝,因此体育项目也有着固定的传承和展示方式。

2.2.2 畲族体育文化的多元价值优势

畲族的体育文化当中渗透着民族祖先长期艰苦奋斗和与自然界搏斗所传承的精神,例如在民间体育运动打尺寸,起源于唐宋时期的农民起义,因此畲族的体育文化当中蕴含着一种民族气节和精神,因此对于畲族体育项目的传承和发展同样是对顽强拼搏的精神和自信自豪的品质的传承与发展。畲族的体育项目大都与人们的生活相关,其中的动作要领对于改善体质和增强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其中的武术门类当中的畲拳,在运动过程中步子沉稳、动作灵活、下似铁钉,上似车轮,在训练过程中注重平心静气、四肢协调,能够起到很好的强身健体的效果。近几年随着浙江省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大力发展,传统体育项目不再是畲族百姓自娱自乐的项目,而且开始走入商业旅游当中,成为了体育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展示出了传统体育的民族魅力,同时正在创造着经济价值。

2.2.3 浙江省政府政策优势

近年来国家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统的发展重视程度逐渐增加,主要通过颁布少数民族体育工作的相关指导意见,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另外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和多种方式促进相关人才培养等有效措施以促进畲族体育文化的发展。

2.3 畲族传统体育的活态传承

2.3.1 以学校教育为载体进行体育项目传承

学校教育是进行传统体育文化传递发展的最好渠道,应当将学校作为畲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的重要实践基地,在小学、中学和大学体育课程当中开展传统畲族体育项目,让学生通过实践接触畲族体育项目,在继承传统体育文化的同时,提升体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在学校中塑造良好的传统体育文化氛围。针对现代年轻人所喜爱的运动项目,对畲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器械和规则进行调整和创新,使其在课堂教学中,更加具有趣味性和训练意义,容易激发学生们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兴趣。例如当前浙江省组织学生代表参加了全国的少数民族的体育运动会,在运动会上不仅展示了畲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而且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了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魅力。

2.3.2 依托全民健身活动,宣传畲族体育项目及文化

当下全民健身已经成为一种流行和热潮,在健身运动当中融合了舞蹈、体育等多种运动元素,让人们在娱乐身心的同时还能够锻炼体能,而在民族体育项目的传承过程中也可以以此为载体,通过媒体宣传以及节日期间的展示,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畲族传统体育项目,并且将其融合到全民健身运动中,在更广阔的群体中传承和发展。

2.4 畲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态的活态传承

2.4.1 注重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性研究、抢救及整理

畲族的民族体育文化传统内容丰富而且传承至今已有千年历史,体育文化与体育项目散落于不同的生活习俗当中,而且不同的聚居区体育项目的形态也会各不相同,从而造就了体育文化的复杂性,在体育文化保护和发掘过程中,注意科学性,对于不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现状的元素剥离开,保留那些能够弘扬民族精神、促进身心健康的项目和元素。注重对体育文化的溯源,寻找体育项目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文化价值,从文化源头和体育源头来探讨体育项目产生的原因和真正的竞赛规则,形成系统性的畲族传统体育文化谱系。

2.4.2 促进畲族体育文化的产业化发展

畲族传统文化是与畲族的民族地域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是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应当注重整合这些具有民族独特风格的体育文化资源,促进畲族的体育文化朝着大众文化和产业文化的方向发展,例如通过发展旅游业,将畲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与景区旅游互动结合在一起,让来自国内甚至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感受畲族体育文化魅力,在展示体育文化的同时,为体育项目提供更多的传承平台。例如当前浙江省的很多畲族民族风情旅游项目当中,旅游景点当中都设有抄竿、稳凳等项目,旅游者在感受浙江山水的同时,还能够体验到少数民族特色旅游文化。

2.4.3 注重对其他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经验的吸收借鉴

畲族体育文化从发展至今始终处在自由发展的状态下,依赖于代际之间的教育传承,加之畲族居民生活区域的闭塞性,很少有人了解和知道这些体育项目,体育的发展不甚理想,而在全球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文化继承和保护者应该看到,任何一种传统文化在世界历史进程当中都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只有更加适应现代人生活并且有着较强兼容性和发展活性的文化才能够更加持久的生存下去。因此在畲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可以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做法,注重弘扬和发展畲族传统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中的积极部分,避免民族文化在历史进程中消亡。

2.5 畲族传统体育传承人队伍的活态发展

2.5.1 代表性传承人的选定

政府体育文化保护部门与畲族当地的百姓增加交流和沟通,通过定期实地调研的方式,建立传统体育项目的代表性人才库,了解传承人才的实际状况,同时为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者提供学习交流的资源和平台,扶持传统体育项目的民间竞技性比赛,鼓励传承者组织和创办与体育项目教育相关的机构。

2.5.2 后继人才的培养

拥有一批专门致力于畲族传统体育文化发掘、整理保护以及培育传承的队伍,将研究结论和经验应用到体育项目的发展过程中,寻找一批热心于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专业人才,走入畲族人生活的地区,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培养体育项目的教学人员,促进畲族体育人才的培养。

3 结语

畲族的传统体育项目种类丰富,文化价值较高,而且有着较强的传承性及发展活力,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体育文化,在当代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中,畲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正在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和淡化,为了抢救这些濒临失传的体育项目,发展民族体育文化,需要从教育传承和文化传承,以及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发力,在继承畲族体育文化精髓的同时,创新体育的竞技性,增强其在青年人心中的印象,通过产业化发展,实现更大范围内的传承。

[1]李晓明.浙江畲族民俗体育文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3(12):102-104,108.

[2]顾明.浙江畲族体育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8):25-28.

[3]姚重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4]戴文忠.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及发展趋向[J].体育科学,1997,17(1).

[5]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46.

猜你喜欢
畲族体育项目浙江省
非遗活态传承下畲族银饰创新设计及营销策略探索——以畲族银饰品牌“珍华堂”为例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唱支山歌给党听——记畲族三月三节
第十五届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会暨2021年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年会圆满召开
永安“三月三”
畲族“三月三”民族文化节庆活动
高职新兴体育项目教学对大众健身的影响分析
成语魔方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
——一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