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应急工作用图》编制与更新经验探讨

2014-03-27 09:03范理信龙秋林
地理空间信息 2014年3期
关键词:底图制图测绘

范理信,梅 洋,龙秋林,李 卫

(1. 湖北省地图院,湖北 武汉 430074;2.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北京 100830)

1 部门应急工作用图概述

《部门应急工作用图》编制与更新是测绘保障服务的一部分,其主要内容是向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各级领导,省直各厅局和各级人民政府,以及省重大发展战略、重大工程建设提供所需的各类地图产品。针对应急需求的程度,部门应急工作用图可分为重要应急工作用图和一般应急工作用图。对于不同的部门应急工作用图项目,应提供对应的实施方案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在地图的编制与更新中,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编制方法,可以达到快速出图的目的。

根据政府应急需求,已有成品能满足要求的,则直接向院生产经营科上报提供的产品。对于现有成品不能满足用图要求的,则需要进行快速编制与更新。针对重要应急工作用图以及一般应急工作用图,分别提供了以下两个方案:

1) 提供重要应急工作用图方案

接到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用图指令,领导小组要迅速启动应急保障机制,根据职责分工,部署、开展应急保障用图工作。无适宜的地图成果、急需进行大范围联合作业时,由领导小组批准后,联动小组综合协调有关单位及时采用卫星遥感、航空摄影、地面测绘等手段获取相应测绘成果和专题资料。作业小组做好数据编辑处理、成果提供等工作,制作完成后由院检验科审核通过后提供给需求方,并将应急用图工作进展及时反馈领导小组,如图1。

2) 提供一般应急工作用图方案

领导小组接到任务后,迅速启动应急保障机制,开通提供地图成果的绿色通道,随时受理、提供应急地图用图。联动小组将收集到的权威部门专题数据,提交给作业小组。作业小组将基础资料整理、缩放后形成作业底图,并在该数据基础上,按照设计规定和综合取舍原则进行资料更新、各要素编绘和加载专题信息,如图2。

部门应急工作用图是时效性很强的一类地图,以专题地图来表示各种突发事件的相关内容,使用地图语言形象直观地表现事件的具体信息。由于其服务对象以及服务目的的特殊性,其编制与更新具有时效性、政治性以及复杂性等特点。

图1 提供重要应急工作用图方案流程图

图2 提供一般应急工作用图方案流程图

2 技术路线

2.1 前期准备

制图资料是编制地图的基础,其质量影响着新编地图的质量和成图速度。丰富广泛的资料储备,可以确保在需要时作业单位可以快速响应、高效服务。要注重在日常储备丰富的资料信息。例如,经常性地收集各种制图资料,包括突发事件的各类专题信息和测绘成果;根据潜在需求,收集有明确目的性且更加专业的,散布于地方政府部门、基层组织或专业部门中的各种制图相关资料。

2.2 符号库的设计与制作

符号的设计与制作包括点状符号、线状符号、面状符号以及注记的设计与制作。从地图的地理要素类别出发,分别设计境界、地貌、水系、土质植被、交通网、居民地以及独立地物等七类要素中的各种符号。考虑到部门应急用图的专题特点,通常要分别设计与制作底图符号以及部分专题符号。专题符号处于地图的第一层面,在设计时一般通过尺寸和亮度的变化来突出主题信息。预设的专题符号作为制图参考,在进行具体项目时可以作出适当的变化。与专题符号相比,底图符号相对弱化,但对于涉及重要地理信息以及与主题内容关系密切的相关符号则需适当加强。

借助日常地图编制的经验,可以总结归纳出部门应急工作用图中最佳的符号表示方法,并形成常用模板。同时,对专题地图中的专题要素设计特定的符号,以便制图时使用。使用模式化的符号库,可以大大提高制图的工作效率。

2.3 底图的设计与制作

地理底图主要用来辅助说明专题内容的环境,便于地图定向和要素定位,但需要注意不干扰专题内容。因此,在制作地理底图时,要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适量地删除或者减少要素,只保留必要的地理要素信息,以便更好地突出专题要素,提高地图的表达和传输效果。例如,在《湖北省防汛抗旱图集》中,底图上减少了居民地、地貌以及交通等要素,突出了与汛情旱情相关的水系分布,利于相关部门针对防汛防旱作出科学决策。

地理底图通常选择最合适的已有地图进行更新。行政区划图要素比较全面,色彩较为淡雅,适用于不同比例尺的需要。因此,一般情况下使用行政区划图为基础,结合1︰100 000地理数据库对底图的交通、水系以及行政村进行更新,并根据用图目的适当简化即可。

2.4 专题要素的表示

部门应急工作用图的服务对象一般不具备专业知识,关注的内容通常是突发事件的详细信息,用图的目的是以此作为科学决策的依据。因此,在制图的过程中应重点考虑专题内容的选取。在地图的编制与更新中,需要正确地把握用图的目的和意义,合理地选取表达内容,并采用恰当的表示形式突出专题信息,将主题简明直观地提供给服务对象,使读图者能迅速找到关注的问题,从而作出科学的判断与决策。

对专题要素,要根据其重要程度进行分类分级,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地图的简洁明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地图表现的层次感,提高信息获取的速度和质量。经过分类分级的专题要素,在表达时可以通过预设的符号库迅速找到对应的表示符号,直接使用或者进行变化修改以适应用户需求。

对于专题要素的表达,要在保证易读性的同时提高其艺术性。通过图形变化和色彩搭配表现地图的艺术美,给人良好的阅读体验。对于点状符号,通过放大符号使点状符号具有面积,同时使用饱和度比较高的颜色,从而达到醒目的效果。对于线状符号,一方面可以通过夸大线状符号的宽度,加大色彩的亮度和饱和度来突出重要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降低次要线状符号的饱和度,来烘托专题要素的重要程度。对于面状符号,不仅可以变化色相、亮度和饱和度,也可以将符号按一定的方式填充在面域内,从而突出专题。将专题要素的表示符号基于预设的符号库进行变化创新,在对部门应急工作用图的编制与更新中可以节约制图时间。

2.5 地图整饰设计

对于部门应急地图而言,快速出图和地图的质量是关键,因此对于地图整饰一般采用现有的整饰方案,依据主题选择合适的整饰设计,提升地图的美观性。

3 结 语

完善部门应急工作用图的编制与更新机制,形成标准化的作业程序,可以有效提高地图保障能力,为相关部门提供更好更快的服务。规范化的作业模式可以保证出图的效率和质量,不但简化了设计的过程,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然而,如何在保证地图现势性的前提下减少重复制图,从而达到一图通用的目的,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黄仁涛.专题地图编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

[2]祝国瑞.地图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3]祝国瑞.普通地图编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2

[4]尹贡白,王家耀,田德森,等.地图概论[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5

[5]蒙印.四川测绘应急保障服务体系关键技术与总体设计[C].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 2011

[6]张斌.GIS在城市应急救援中的应用[J].地理空间信息,2007(1):110-112

[7]王瑞璋.基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公开版地图编制技术探讨[C]. 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第十一次学术交流会, 2009

[8]杨庚印.应急地图测绘生产体系的研究与应用[J].测绘通报,2011(1):78-81

猜你喜欢
底图制图测绘
一种基于实际GIS底图的精准计费方式探究
无声手枪如何消音?
科研院所底图管理模式转型研究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小明巡山记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二向反射模型在土地覆被制图中的应用
企业底图档案的归档管理